分享

蒙邦达马铃薯全程植保高产栽培技术

 飞扬AB 2017-01-05




(一)土壤选择

1、地势平坦、土层深厚(40cm以上),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土或壤土;

2、弱酸性PH5.5~6.5最适宜,4.5~8.2均可,含盐量低于0.01%;

3、有灌溉和排水能力;

4、避免与茄科和根茎类作物连作,前茬作物没有使用莠去津、氯磺隆、烟嘧磺隆等除草剂;

5、昼夜温差大、无霜期、大于10℃有效积温;

6、起垄栽培促高产,一般垄高15~20cm,垄宽80~90cm 。

(二)播前准备

1、耕地最好耕深35cm左右,深耕30~33cm比13cm增产15~20%,深27cm左右比13cm增产10~15%。

2、施肥马铃薯喜欢高钾、中氮、低磷的复合肥,建议施肥如下:

底肥:翻转犁深耕地后每亩地撒施有机肥100~200公斤、复合肥50~100公斤(有条件增施农家肥2~3方),然后用旋耕机旋耕一次,把土打碎打细(便于播种),在播种时再次使用硫酸钾型复合肥每亩100公斤作为种肥。 

3、耕前适当造墒避免播种后浇水湿度低造成烂种和黑痣病。

(三)种薯处理

1、种薯选择选用优质脱毒种薯是高产的关键。

2、出库催芽   

根据播期确定种薯的升温计划,保证合适的种薯年龄,一般在播种前7~10天出库,切种芽长以大部分种薯“露白”为宜。在散射光下晒种,温度15~20℃,使芽子成紫绿色。白天四周放风,夜间棉被覆盖,保证不能受低温、冻害或雨淋。

3、种薯大小与切块方法

壮龄期切芽,35~50g为宜,每个薯块有1~2个芽眼,充分利用顶芽优势。

a、50克以下小薯可整薯播种。

b、51~100克薯块,纵向一切两瓣。

c、100~150克薯块,一切三开纵斜切法,即把薯块纵切三瓣。

d、150克以上的薯块,从尾部根据芽眼多少依芽眼螺旋排列纵斜方向向顶斜切成立体三角形的若干小块,并要有2个以上健全的芽眼。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尽量带顶芽。切块应在靠近芽眼的地方下刀,以利发根,同时,应注意使伤口尽量小,不要将种薯切成片状和楔状。

4、切刀消毒用75%酒精10~30秒或0.5%高锰酸钾5分钟,由于酒精易挥发、高锰酸钾易氧化,需每四个小时更换一次。

5、药剂拌种用70%甲基硫菌灵100克加10克链霉素加2公斤滑石粉办匀后拌300~350斤切好的薯块,或用50ml靓盾或适乐时加1L水喷种薯。


6、切块保存  

温度 14 ~16 ℃、通风良好、相对湿度90%以上;观察幼芽生长情况,必要时进行倒垛;如不能播种应立即用遮阳网遮挡,防止阳光暴晒灼伤,影响幼芽生长;在北方春播天气不稳定,夜间注意保暖;切种后3天以内播完,不要堆积时间太长。如果切后堆积几天再播,往往造成芽块堆内发热,使幼芽伤热。这种芽块播种后出苗不旺,细弱发黄,易感病毒病,而且容易烂掉,影响苗全。

(四)播种

播种时期8~10cm土温在6℃以上播种。北方一作区一般在4月中旬到5月初;中原二作区在2月中旬到3月初;南方冬作区在11月份。

播种深度不同类型的土壤播种深度不一致,一般在8~14cm,粘土浅些,沙壤土可深些。覆膜种植,膜上最好再覆盖2公分的细土,利用芽的顶力自动破膜。

播种密度种植密度根据土地养分状况、品种特性而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控制马铃薯块茎大小和保证马铃薯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

沟施药剂防止地下害虫及丝核菌对出苗的影响,选用合适的药剂喷雾种薯和垄沟后覆土。

注意事项播前应反复测试实际播种密度,并作必要调整,使其与计划吻合;驾驶员技术要高,行驶速度不宜过快,确保播种质量;机播结合垄间距宁大勿小;出现空杯或一杯多块现象时,应调整播种机有关部位;随机清理播种杯内部,减少与杂物堆积;随时观察喷头有无堵塞情况,每次加种时观察药液桶,及时补充;如有当天播种剩余种薯,夜间加盖草帘和塑料布;播种以后土壤墒情对出苗影响很大,要经常进行检查。

(五)杂草控制

1、苗前除草每亩赛克9~12g+金都尔60g+30L水或田普160~200g+30L水,两者均有药害发生,田普主要对生长点抑制。

2、苗后除草宝成5~6克,禾本科2~4叶,阔叶草5cm以下,赛克45~100克,阔叶杂草

精稳杀得50~100ml,禾本科,高盖30~50ml,禾本科2-4叶

(六)中耕培土

全生育期中耕可进行一次或两次。中耕松土,使结薯层土壤疏松通气,利于根系生长、匍匐茎伸长和块茎膨大。出苗后至开花前,再进行一次覆土,起大垄优点

(1)避免出现植株旺长、高温匍匐茎窜箭现象;

(2)起大垄避免高温,薯块可正常膨大;

(3)马铃薯始终在疏松土壤里生长,薯皮光滑、薯型漂亮,避免雨水过大浸泡土豆。

(七)灌溉控制

实际需水量主要取决于品种、气候条件、土壤质地等因素。一方面在块茎形成初期保持合适的湿度时,疮痂病的出现就会减少;另一方面,应该避免收获期过量灌溉,以避免表皮皮孔扩大。同时必须避免土壤湿度的变化,以避免块茎形成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

(八)各生长阶段的病害控制

1、幼苗期  

      茎叶生长、根系发育、匍匐茎形成、伸长及花芽分化。

*水肥管理苗高7~10cm每亩追施尿素10~15kg,间隔10天再追一次,主要在苗期使用,迅速提苗,这一点是高产的关键。株高20cm左右及时喷灌水,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60~70%;

*中耕培土苗出齐后结合除草进行中耕起垄,深趟浅培,培住第一片单叶即可,垄台尽可能大,为块茎膨大创造有利条件;

*虫害防治蚜虫(吡虫啉、吡蚜酮)、地下害虫(毒死蜱/阿维菌素)

*病害防治主要防止黑痣病、早疫病等苗期病害

*防治方案

易护

32.5%苯甲嘧菌酯

30ml/

绿护

芸苔素、吲哚乙酸、脱落酸、茉莉酮酸

40ml/

蒙邦海藻

海藻酸钠+微量元素+胶冻样芽孢杆菌

100ml/

无涯

70%吡虫啉

10g/

2、发棵期-块茎形成期  

      茎杆快速拔高,分枝及开始扩展,茎顶孕育花蕾,匍匐茎停止生长,块茎形成。

*水肥管理此期是决定马铃薯单株结薯数量的关键时期,前期保持田间持水最大量70~80%;后期田间最大持水量60%;注意补充硼、锌、钙、镁等中微量元素肥;

*中耕培土此次培土要厚,趟成宽肩四方垄,控制植株徒长、促进块茎发育;

*虫害防治蚜虫(吡虫啉)、地下害虫(毒死蜱/阿维菌素)

*病害防治晚疫病、早疫病,枯黄萎等真菌性病害,黑胫环腐等细菌性病害;

*防治方案

a

疫盾

10%丙硫唑+65%代锰

100g/

无涯

70%吡虫啉

10g/

蒙邦海藻

海藻酸钠+微量元素+胶冻样芽孢杆菌

100ml/


b

金霜

80%烯酰吗啉+5%吡唑醚菌酯

20g/

疫捷

30%苯甲吡唑醚菌酯

50ml/

无涯

70%吡虫啉

10g/

蒙邦海藻

海藻酸钠+微量元素+胶冻样芽孢杆菌

100ml/

3块茎膨大期  

      地上部茎叶停止生长,块茎体积重量快速增长。

*水肥管理此期马铃薯对水分最敏感需水量最大,田间最大持水量80~85%,应及时补充钾以及锌、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注意保护茎叶防止早衰,延长叶绿时间,使植株健壮增加干物质含量,提高产量和质量;

*虫害防治蚜虫(吡虫啉)、地下害虫(毒死蜱/阿维菌素)

*病害防治主要是晚疫病,早疫、炭疽;枯黄萎、细菌性软腐(农链)等。

*防治方案

a

霜疫杀手锏

6%苯噻菌胺+8%氟吡菌胺+0.5%小檗碱

50ml/

细菌快克

3%中生菌素+林可霉素+新植霉素

50ml/

无涯

70%吡虫啉

10g/

靓杰

10%丙硫唑+65%代锰

10~15ml/

N-P-K+TE

20-20-20+TE

100g/


b

金霜

80%烯酰吗啉+5%吡唑醚菌酯

20g/

灭菌王

0.5%几丁聚糖+冰醋酸

80ml/

易护

32.5%苯甲嘧菌酯

50ml/

无涯

70%吡虫啉

10g/

磷酸二氢钾

98%磷酸二氢钾+TE

100g/


c

疫盾

10%丙硫唑+65%代锰

100g/

灭菌王

0.5%几丁聚糖+冰醋酸

80ml/

细菌快克

3%中生菌素+林可霉素+新植霉素

50ml/

无涯

70%吡虫啉

10g/

靓杰

10%丙硫唑+65%代锰

15ml/

N-P-K

20-20-20+TE

100g/


d

霜疫杀手锏

6%苯噻菌胺+8%氟吡菌胺+0.5%小檗碱

50ml/

无涯

70%吡虫啉

10g/

磷酸二氢钾

98%磷酸二氢钾+TE

100g/

注意事项:尽早开始用药,施药间隔期要紧密,一般情况7~10天一次,高风险时5~7天,甚至3~5天、在降雨或灌溉前喷药时选择保护剂 。

4、淀粉积累期   

      茎叶停止生长,植株下部叶片开始衰老变黄,茎叶倒伏回秧,块茎体积不再增大,干物质快速积累。

*水肥管理此期需水量不多,为防止土壤板结,田间持水最大量50~60%左右即可,避免皮孔张开,防止病菌侵入,增加块茎耐贮性。注意补充钾肥,不宜再用氮肥,防止出现贪青现象。

*虫害防治蚜虫(吡虫啉)、地下害虫(毒死蜱/阿维菌素)

*防治病害晚疫病关键期,及早疫等

*防治方案

a

金霜

80%烯酰吗啉+5%吡唑醚菌酯

20g/

疫捷

30%苯甲吡唑醚菌酯

50ml/

细菌快克

3%中生菌素+林可霉素+新植霉素

50ml/

磷酸二氢钾

98%磷酸二氢钾+TE

100g/


b

霜疫杀手锏

6%苯噻菌胺+8%氟吡菌胺+0.5%小檗碱

50ml/

灭菌王

0.5%几丁聚糖+冰醋酸

80ml/

磷酸二氢钾

98%磷酸二氢钾+TE

100g/


c

金霜

80%烯酰吗啉+5%吡唑醚菌酯

20g/

易护

32.5%苯甲嘧菌酯

50ml/

5、成熟收获期  

      地上部茎叶自然干枯,块茎进入休眠状态即生理成熟。

非生理成熟需要收获可提前选择机械杀秧或化学杀秧。

病害防治针对种薯田杀秧后喷药至关重要,既可以保护地下薯块,避免病菌随雨水下渗感染薯块,降低染病率和库损率。

防治方案

灭菌王

0.5%几丁聚糖+冰醋酸

100ml/

(九)收获

将收获好的马铃薯迅速分选、装袋和转移到遮光、避雨和防冻的地方保存起。要避免块茎在烈日下长时间曝晒,以防形成龙葵素而降低食用品质。

薯农请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适当调整用肥、浇水、打药、收获等方案,如重茬地块或土壤带菌严重的地块请配合微生物菌肥或菌剂来防治土传病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