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五章 放下分别,持守虚静

 辷盀 2017-01-06

原文

————————五章—————————

天地不仁【1】,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2】。天地之间,其犹橐龠【3】乎?虚而不屈【4】,动而愈出。多言数【5】穷,不如守中【6】。

【注释】

1.不仁:无所偏爱。这里的“仁”并非指儒家所说的仁义。

2.刍狗:古人用草扎成狗,作为祭祀天地神灵时使用,用完则弃之。

3.橐龠(tuó yuè):用手操作的鼓风工具,即风箱。

4.屈:竭。本处采纳严复先生之见:屈音‘掘’,竭也。

5.数:假借字,“数”作“速”。

6.中:作冲讲,并非儒家所谓中正中庸,而是指虚静。

译文:天地无所偏爱,对待万物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行发展。天地之间,不正像个风箱吗?静止时保持虚空而不穷竭,发动起来就生生不息。政令烦苛反而加速败亡,不如持守虚静。

引述

天地不仁,说明天地顺任自然,无所偏私。在老子看来,一切事物,只是依照自身发展规律而运动成长,并不是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感情有目的意图的存在。

天地之间是虚空的,作用却是不穷竭的。这个虚含有无尽的创造因子,因此一发动,便成为产生万有的根源,生发万物生生不息。

天地不仁,天地虚空,无为即是顺任自然,万物反而生化不竭。多言即是有为,则不会有好 的结果。

《道德经》第五章 放下分别,持守虚静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

初读本章,我们多年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头脑很难转过弯来。神马?天地不仁义?圣人也不仁义?老子这是要讨伐天地圣人么?

非也。

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没有分别心,不会因为喜好而有所选择,对万物一视同仁。这是一种容纳万物的大格局,正因如此,万物才能各具禀性,欣欣向荣,勃勃生机。而圣人也取法天地,具备与天地同宽的胸怀和格局,对待百姓没有亲疏之分,百姓也不用为了迎合圣人而丧失本心,可以达到真正的和谐。典型反例如“楚王喜柳腰,京中多饿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越是位高权重,越应该多加自省和觉察,明白人性中的弱点,守住自我的底线,否则将很容易沦陷于自己的一己之好。

想要做到没有偏私很难,我们都有内在的尺子和准绳,用来度量自己和他人,用来对事物下一个判断,这样做的好处是处理问题简单高效,眼光却难免局限。当分别心生起,我们就难以看到事物的全貌,顾此而失彼。所以,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社会阶层,对每一个个体来讲,要想达到自性的圆满,收获内在的祥和宁静,我们需要与智慧更靠近些。

读《道德经》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老子的很多思想和主张跟传统儒家是有差异的,同样的词语可能代表不同的意思,所以用头脑中的惯性模式去理解《道德经》,很容易把自己带偏。断章取义实不可取,要弄清楚一部作品的思想主旨,须得熟读全书方可能理清思想脉落。然以《道德经》言语之简练,智慧之精深,即便熟读,或如李姐这般,几能背诵全书,对《道德经》的理解,仍然只算是在茫茫大海边拾得几枚闪亮的贝壳,倒也欣喜异常,希望与人分享,愿更多人能走近智慧的海洋,探寻更多属于你的宝藏。对此智慧宝藏的探索,以日常事物作为入口,往往曲径通幽,所谓格物致知,以小见大是也。

历朝历代,对《道德经》的理解可谓是见仁见智。然学派之争、门户之见,亦难以避免。潜心研究而有所得者因所得所悟而欣喜,但同时也要警惕傲慢和我执之心的滋生。因有所得并在实际生活中获得了验证,我们就很容易对自己的发现坚信不疑,并若遇与已见不同者,则断然否决异已。其实,从否定他人的时候开始,就已与老子的主张相左,失去与智慧发生更多连接的机会,生起了分别心,无法持守虚静,当然谈不上海纳百川,自然也难以超凡入圣。

每个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事物,所得所悟会因人而异,并没有谁对谁错,更勿评孰优孰劣。允许学术思想的百家争鸣,可以收获文化之林异彩纷呈的胜况。西方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存在即合理。无论是天下事物,还是各种思想见解,存在一定有其合理性。就像佛家所谓凡事皆有因果,也是看到了表象之下的底层逻辑,拈花一笑,是看破因果、容纳大千世界的智慧练达。

天地之所以博大,在于它对世间万物的允许和接纳,人若要修炼本心,也应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涵容不同思想和见解的存在,方可步入圣人之境。把时间浪费在争执和评断上,是对丰富和广阔世界的不信任,偏见会加固局限,也是“多言速穷”的体现。

再试着从助人成长的角度来理解本章的主旨。被人们誉为救人于苦难的现代心理咨询,有个重要的术语叫“助人自助”。意思是通过帮助来访者重建内心的力量,让来访者通过自身成长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会通过营造安全的氛围,不随便去干扰和评判来访者,尊重来访者本来的样子,让其努力进行自我探索,最后完成自我的成长。那些爱提建议和解决方案的咨询师,在不明就里的外行看来觉得很资深很权威,实则也是“多言速穷”。因为咨询师的自恋,倾向于让来访者按其建议行事,从而剥夺了来访者的自我认知和成长机会,让来访者对其产生依赖而失去内心力量。助人者,需得自己有成熟的人格,才能为求助者的成长提供动力和源泉。

老子在第十七章中说到“太上,不知有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不论是管理还是助人,最高境界是让被管理者或受助人感觉不到你的存在,看似很少作为(贵言),待成功解决问题后,被管理者或受助者会觉得一切都是靠自己做到的,这会让当事人滋生无尽的勇气和力量。本章老子说“多言速穷”,正好跟十七章“贵言,功成事遂”相对应,强调了保持虚静(“守中”)的重要性。管理者或助人者构建的是一种安全和谐的氛围,如天地之于万物,不横加干预,“贵言”而不是“多言”。如此虚静无为的方式,有能力的人才会层出不穷。

现实生活中,受生存环境和各种压力的影响,个体很难具备完全的安全感 ,更难以领受天地虚静中蕴藏的无尽可能,常有匮乏和焦虑之感,因此生起分别和评判心,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不合乎自己标准的就拒绝接纳,因缺少跟广阔世界的连接而更加匮乏和焦虑。呼吸、正念,都是教我们放下眼前诸多烦扰,回到内心去寻找力量的方法,用什么路径去抵达彼岸不重要,起点不一样也不要紧,殊途亦能同归。

我们需要时常回到生命的源头,从经典智慧中去汲取滋养心灵的甘泉,提醒自己去除分别心,悦纳生命的丰富,体验人生百般滋味, 收获人生大圆满。

《道德经》第五章 放下分别,持守虚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