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良资产处置风云榜

 黄肥虎 2017-01-06

导读:虽然经过多年变迁,不良资产行业常用的处置手段并没有根本性改变,传统模式依然是不良资产处置的必经之路。为了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各显神通,使出了浑身解数。

随着经济下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在淘宝的司法拍卖平台上,将不良资产包上架进行拍卖;应对核销不良压力,扎堆发行二级资本债……为了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各显神通,使出了浑身解数。

背景:不良率可能继续攀升至2%

普华永道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已披露不良贷款情况的29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达到1.13万亿元,较去年年末上升10.06%。不良贷款率则由去年年底增长0.04%至1.66%。其中,五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达到1.73%,同比上升0.03%,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同期不良贷款率则分别为1.61%、1.15%、1.06%。

普华永道认为,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以及逾期贷款均保持增长趋势,因此不良贷款率尚未见顶,并未全部暴露出来。事实上,上半年核销处理的不良贷款超过1000亿元。如果下半年没有大规模的核销或处理,不良率有可能继续攀升至2%。

截至6月底,五大国有银行的关注类贷款率最高,达到3.74%,相比之下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同期关注类贷款率则分别为3.3%、2.44%、2.83%。

渠道1、各类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出炉

为此,目前各家银行都在想方设法加快处置不良资产。

上周,国内首单不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面世。建行发起的“建鑫2016年第二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市场申购,成为继对公不良贷款、信用卡不良贷款、个人经营性不良贷款为基础资产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后,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又一创新。

据悉,“建鑫二期”9月27日设立,发起机构为建行,发行规模共15.6亿元,分为优先档和次级档两个品种,其中,优先档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为12亿元,次级档资产支持证券规模为3.6亿元。

据统计,本期证券入池资产7980笔不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债资信ABS团队指出,入池不良贷款的抵押物分布于19个省份的82座城市。基础资产笔数很多,地区分散性很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产池回收的波动程度。

业内人士称,作为国内首单不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建鑫二期”的发行不仅开辟了银行批量“消化”不良住房抵押贷款的新渠道,也可为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处置不良资产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随着经济下行,银行不良率不断攀升。作为一种批量处置不良贷款的重要途径,不良资产证券化在今年重启。本期产品“出炉”后,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类型已涵盖对公信贷不良资产、信用卡不良资产、小微贷款类不良资产和房贷不良资产。

渠道2、淘宝拍卖不良资产

除了不良资产证券化,淘宝拍卖成为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又一渠道。

据悉,此前银行的不良资产包转让主要通过批量转让的方式进行处理。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主要批量转让给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但是中小银行议价能力低,资产处置的打折程度狠,不良资产的批量转让成为“鸡肋”,因此银行积极寻求新的不良资产包处置渠道

因此,淘宝的司法拍卖平台上,不少银行将不良资产包上架进行拍卖。记者发现,在淘宝司法拍卖平台上,目前共有10个资产包正在拍卖,起拍价在2000万元左右。不过,这些资产包大多已经是第三次拍卖,也就是说,前两次均流拍,第三次拍卖也是变卖前的最后一次竞价,价格也大多已经为资产包实际债权金额的四折至六折,但依然少人问津。

如某股份制银行南昌分行享有的江西顺本实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债权资产,债权金额3088.38万元。房产全部为商铺,评估价值为4014.70万元。这笔拍卖的最终起拍价仅为1600万元,也就是四折,可至今仍无一人报名。

渠道3、扎堆发行二级资本债

为了应对核销不良压力,一些中小银行使出的招数是发行二级资本债。

据统计,6月份以来,已有19家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661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据中债登二级资本工具发行文件显示,股份制银行中的民生银行和浙商银行,分别发了200亿、1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利率分别为3.5%、3.6%;城商行中的河北银行和兰州银行,分别发行了35亿、25亿元二级资本债,利率分别为3.75%、3.8%。地方农商行扎堆发行的二级资本工具,期限均为10年,利率在4.3%-5.15%之间。如江苏如皋农商行发行6亿元二级资本债,利率为4.3%。

普益标准研报认为,中小银行扎堆发二级债补资本,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进入2016年以来,商业银行核销不良贷款的力度明显加大,消耗了大量二级资本。上半年,上市银行共核销与转出不良贷款2451亿元,同比增长55.3%。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规定,对于高于拨备覆盖率的最低要求拨备,可计入二级资本,由于拨备核销数量较大,对二级资本产生了较大影响。

虽然经过多年变迁,不良资产行业常用的处置手段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很多传统模式依然是不良资产处置的必经之路,相信未来新兴的处置模式也会层出不穷。

来源:  专注不良资产 作者:同花顺财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