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1 王立于沼上章。

 chenliwei80 2017-01-06


01王立于沼上章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立在池塘边上,一面观赏着鸿、雁、麋、鹿,一面问道:贤德之人对此也会感受到快乐吗?孟子回答道:只有贤人在得到珍禽异兽后才能够感受到这种快乐,不贤的人纵然拥有珍禽异兽,也不会感受到快乐的。《诗经》上说:‘文王规划建筑灵台,基址方位经过仔细的安排,百姓踊跃地赶来建造,灵台很快就建造好了。文王劝百姓说不要急,但是百姓干活却更积极。文王巡游到灵囿时,母鹿自在乐悠悠,母鹿肥美有光泽,白鸟熠熠(yì yì)地振动着洁白的羽毛。文王游观到灵沼,鱼儿满池地欢喜跳跃。’

1.      梁:即 “魏”,梁惠王即魏惠王。
2.      沼:水池。
3.      鸿:大雁。
4.      麋():鹿的一种。
5.      贤者:有道德才能的人。
6.      乐:快乐,以此为乐。
7.      后:在(得到珍奇异兽)之后。
8.      虽:即使、纵然。
9.      《诗》:即诗经。
10.   经始:开始规划建筑。灵台:台名。
11.   庶民:众多人民。攻:建造。
12.   不日:比喻很短的时间。
13.   亟():急切,迫切。
14.   子来:如子女趋事(侍奉)父母,不召自来。形容民心归顺。
15.   王:指周文王。
16.   灵:有‘美好’意。囿(yòu):养动物的园子。
17.   麀(yōu)鹿攸伏:母鹿安然得其所地躺卧着。
18.   麀鹿濯濯(zhuó):母鹿身体养得很丰满叫做濯濯。
19.   鹤鹤:鸟羽洁白貌。
20.   于():表示感叹的意思。
21.   牣(rèn):满也,充~其中。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文王依靠民力建造起了高台深池,但人民却很高兴,把他的宫殿叫做灵台,把他的池沼叫做灵沼,为他能享有麋、鹿、鱼、鳖而高兴。古代的贤君与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快乐。《汤誓》中说:你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灭亡啊?我们要与你同归于尽!人民要与他同归于尽,纵然拥有台、池、鸟、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到快乐吗?

22.   为(wèi):制造。
23.   偕乐:同乐。
24.   汤誓:为了一举消灭夏桀,临战之前,商汤发出了隆重的动员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汤誓
25.   时:犹言“这个”。害():同‘曷’,何时。丧:灭亡。
26.   予:夏民自称。汝():你,指夏桀。偕(xié)亡:共同灭亡。

魏惠王

(400-319),后称梁惠王,姬姓,魏氏,魏武侯死后,魏罃与公子缓(魏缓)争立君位成功。

《汤誓》译文

王说:“来吧,你们各位!都听我说。不是我小子敢于贸然发难!实在是因为夏王犯了许多罪行,上天命令我去讨伐他。”

“现在你们大家会问:我们的国君不体贴我们,让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却去征讨夏王?’这样的言论我早已听说过,但是夏桀有罪,我敬畏上帝,不敢不去征讨。”

"现在你们要问:夏桀的罪行到底怎么样呢?夏桀耗尽了民力,剥削夏国人民。民众大多怠慢不恭,不予合作,并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消失?我们宁可和你一起灭亡。夏桀的德行败坏到这种程度,现在我一定要去讨伐他。

“你们只要辅佐我,行使上天对夏桀的惩罚,我将大大的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决不会不守信用。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誓言,我就让你们去当奴隶,以示惩罚,没有谁会得到赦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