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山水画家左永生先生

 百了无恨 2017-01-07


读左永生先生山水画

/马萧

陇东的山水,雄壮、苍凉、大气。所谓“横有八荒”的说法,形容此地最为确切。古来陇东的画家,或是以描绘陇东而得享大名的画家,殊不多见。今人描绘陇东而有所成就者,以我浅薄的见识,左永生先生当是其中一员。

先生籍贯甘肃庆阳,生于斯长于斯,自幼及长,所见莫非陇东的山川,所爱者,陇东山川亦是心中首位。爱之深切,情不自已,唯有诉诸笔墨,吐胸中丘壑而后快。但是从自然到笔墨的转换,绝非易事。国画工具简单易得,看似不如西画的繁复和考究,然而其中的变化多端,却在西画之上。要谙习国画的特性,起手即是临摹前人,揣摩墨色和运笔。起于热情,经于冷静,经行此二者平以衡之。

先生爱好书画,本是天性。年轻时未能入科班学习,只是业余勤奋,用功临摹,尤以李可染先生为楷模,咀嚼其笔致墨韵,渐有所悟。县城中的三五画友,互通有无,珍惜而难得,偶尔雅集,是彼此最早的批评家和鉴赏家。这是中国文脉的可贵,也是国中屡屡能从草野中滋生大师的根由。民国有湘潭的齐白石,近世有南昌的黄秋原,俱是意料之外,却又属情理之中。

享誉乡里,毕竟只是开端。以如今交通的便捷,文艺的繁盛,走出去,自然是先生的不二选择。无论是游历名山大川,或是以画会友,虚心求教,均是他提升自己的必由之路。

先生的笔墨功夫,还得益于他的老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冯华先生。先生较冯华年长二十余岁,仍能执弟子礼,虚心求教。冯先生感慨之余,当然也是倾平生所学,为其指点。两位画家,相忘年岁,亦师亦友,是为当今艺术界的美谈。国画注重传统,古人的笔墨和今人眼中的自然,同样重要。先生因陇东浑厚的山川而移情于李可染先生,又渐次将目光向古代一一追溯,范宽、李成、荆浩……北宗的脉络在他笔下梳理得清晰了,每一落笔,即是陇东高原上与他相看两不厌的山石树木,又是他同古人倏忽神遇的川泽丘壑。

国画家年届七十,才算是将到中年。先生格外用力绘事而产量丰厚的创作阶段,也正是他退休后的时间。单位的工作,照料家中诸事,是每一成年男子必须的担当,分解消磨了他戮力于绘画的时光,却不能泯灭他自幼年便滋生的壮志。果然,这十年,其作品数量愈见丰沛,质量愈见练达,其做人与作画的境界愈见超拔。

更为可贵的是,先生对于传统图式的吸收运用,更为自由随心,远不见疲惫枯竭的迹象。厚德载物,厚土育人。陇东高原之于左永生,是他作品和才思的源泉;他的回馈,是以赤诚的笔墨,再三捕捉故乡山山水水的精神,为之写照,甚至是——如他景慕的可染大师那般——为每一山川树碑立传。

——2014225日于北京

 

梅花香自苦寒来

——读左永生先生的画

/施磊

古稀之年的左永生先生所创作的山水画,使人耳目一新,令人震撼。他所取得的成就与他长期坚持、孜孜不倦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先生出生于甘肃省庆阳肖金的农户之家,六岁丧父。母亲含辛茹苦,白天下地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夜晚纺纱织布,换些零钱,供养着三个年幼的孩子。儿时的左永生除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主要的兴趣爱好就是画画。那时家里穷,买不起纸笔,只好辍学在家,白天随母亲下地干活,晚上母亲织麻纺线,他却在昏暗的油灯下画画,从不间断。

他虚心好学的态度,受到著名山水一级美术师冯华先生的青睐,并被收为徒弟。从此,他在绘画的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闲暇时,先生深入全国名山大川写生,临摹李可染大师作品,追求大师的风格,通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画风。

山水画有较强的传统性,强调通源流、师法古,先生在这一点上很有认识,并在实践中思考法、理、意、象的融会贯通。他的作品主要以黄土高原为题材,表现出高原浑厚、沧桑、粗犷的神韵。先生的山水画又有很强的创造性,用传承为手段,以创新为目的,领会大师绘画技巧与精髓,力求入古出新。在寻访的山川中写生,既有量变的积累,更有质变的升华,创作储备了鲜活的素材,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

古稀之年的左先生,在绘画道路上执着地坚持,厚积薄发,其山水创作风格、情韵已渐入佳境,我们期待先生将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2014315日于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