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岐黄医案解第十辑·低热·解

 叶开360 2017-01-07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一则低热验案。

经过几日的思考,相信大家对这则病案已有了自己的见地。

本栏目开设的目的在于引导大家分析,开拓临床思路,在不违背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大家各抒己见,观点相互碰撞,可以说无对错之分

提供的所谓“正确答案”无非是已经临床验证的众多思路之一。

中医的奇妙之处在于,虽各家侧重径庭,着眼相异,遣方用药皆有不同,但临证中常常可以殊途同归。







黄XX,女,39岁。

初诊日期:1976年11月6日。今年“五一”节后受凉得病,寒热往来,热度在38℃以上,以后服药热度下降,但始终未退净,半年来每天低热(37.2℃~37.3℃),鼻干而塞,口干怕冷,到后半夜烦热不得眠,面赤,头及手足出汗而全身无汗,口渴欲饮,咳嗽痰多如自沫,大便秘结,脉迟细,舌色尚正,中心苔黄,舌边起滤泡。





本案节选自《金寿山论外感病》,是中医名家金寿山老先生的一则验案。金先生在外感病的辨治上尤有建树。本案为一则复杂的低热案例,病程漫长,治疗经过多变且合理,层层辨证,步步为营,效如桴鼓。金老对《伤寒》《金匮》及温病学说尤有心得,本案辩证得审视应用古法古方,是一则值得推敲的经典医案。以下为金老诊治过程:


此病历时虽久,仍属寒邪失于汗解,寒郁化热,邪在气分流连。外感之病,非骨蒸潮热也。当表里双解之,仿防风通圣散。方用柴胡4.5克,黄芩9克,知母9克,生石膏12克,焦山栀9克,淡豆豉9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鱼腥草30克,赤白芍各9克,炒枳壳9克,制大黄9克,姜半夏12克。(三剂)。

复诊:1976年11月10日。服药后得畅汗,大便亦畅通,以不怕冷,口干亦减,痰已减少,尚觉鼻干,右颈部有肿胀感。除邪务尽,仍从原法,用柴胡4.5克,葛根9克,黄芩9克,焦山栀9克,淡豆豉9克,制大黄9克,赤白芍(各)9克,炒枳壳9克,姜半夏9克,鱼腥草30克,杏仁9克,夏枯草9克,生甘草3克(三剂)。

三诊:1976年11月14日。外邪已解,低热已不复作,尚有咳嗽,并出现脚抽筋。其他诉述烦多,难以缕述。意欲食复不能食,如寒无寒,如热无热。盖由久病致郁,百病一宗,悉致其病,《金匮》所谓百合病“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后见者,各随证治之”,殆即指此等情况而言,脉细,舌淡,苔薄腻。拟解郁缓肝化痰。用淮小麦30克,炙甘草6克,炒白芍15克,桂枝3克,炒枳壳4.5克,瓜蒌皮12克,桔梗3克,杏仁9克,生牡蛎30克(先煎),夏枯草9克,半贝丸9克(分吞),姜竹茹4.5克,谷麦芽(各)9克(七剂)。

药后胃口开,睡眠安,咳嗽止,诸证悉除,再用原方加减续服七剂而愈。随访病人伺候低热不再发作,逐渐恢复健康,并上班工作。


按:外感发热原为中医所擅治,邪在肌表,多数来说,可以一汗而解,往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问题在于汗需得法寒用辛温,热用辛凉,挟风者透风于热外,挟湿者渗湿于热下,此大法也。若不讲汗法,一见发热,不问是寒是热,便用清凉解毒,往往迁延时日,甚则造成坏病。失汗之热,已非一般解表剂能治,需用柴葛(或仅用柴胡)解肌透表,仍能汗解。

其次,中医判明寒热,不能仅看热度高低,本案热度虽低,而热象则重,病机由于寒邪失于汗解,故用祛邪治法,重用寒凉,看似割鸡用牛刀,实则尤其必要。但由于其热是由寒邪所致,必须兼以透表,豆豉、柴胡,透表药也。次诊热象已减,故去石膏、知母之沉寒,改用入阳明经药之葛根,合柴胡以解肌热。三诊时出现百合病见证而不用《金匮》治百合病之方,因百合病原方,偏于凉润,与当前脉细舌淡见证有所未合,故不用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