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歷史文化古跡——甘肅武威天梯山石窟(一)【圖文】

 還舊樓主. 2017-01-07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广善寺。位于武威城南50公里处,地处中路乡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乾隆《武威县志》:“大佛寺,城东南一百里,有石佛像,高九丈,贯楼九层,又名广善寺。”这在<法苑珠林>等佛教经籍中都有记载。石窟造像别具一格,或石雕或泥塑,其规模宏伟壮观,精美绝伦,千姿百态,可与敦煌莫高窟媲美;大佛含笑,高30米,右手指向磨脐山,雍容典雅,庄严肃穆,有气吞烟霞,挥斥乾坤之势。据有关史料记载:此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于公元412年至439年之间开凿的。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2013年复原修葺之后的天梯山石窟大佛窟塑像
   天梯山石窟是在天然洞穴的基础上创凿的,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东晋元熙八年(412)十月,蒙逊由张掖迁都于姑臧,称河西王,设置官署,修缮宫殿,建起城门诸观。同时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及能工巧匠劈山开路,伐木毁林,开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不久其母车氏病逝,特在窟中为其母先雕凿5米高石像一尊,形似泣涕之状,表示忏悔。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1995年的天梯山石窟大佛窟

    因历代战乱,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是地震),石窟残损严重,特别是1927年的大地震,对天梯山石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九层贯楼和大部分洞窟顷刻间震毁,许多塑像受到损失,幸存比较完整的有8窟,大佛坐像安然无恙。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被围堰大坝保护的大佛窟
 
    石窟里面有北魏、隋、唐时期的汉藏手写经卷,唐初绢画菩萨像,唐、五代、西夏(宋)、元、明、清各代塑像、壁画、经卷等。天梯山石窟虽地势险峻但蕴藏丰富。佛教兴盛是五凉时期凉州文化发展的一大特征。此窟的开凿,引起佛教界注目,使西域高僧接踵而至,他们在凉州讲经说法,翻译佛经,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 1959年,修建黄羊水库。为了保护文物,甘肃省决定将天梯山石窟的壁画、塑像全部迁移,在经过详细调查、清理、记录、拍照、临摹等工作之后,将塑像、壁画及其他文物全部搬迁到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1959年12月4日,天梯山石窟勘察搬迁工作队部分队员和常书鸿队长在第13窟大佛前合影。前排左起:张学荣、李承仙、孙纪元、何静珍、张鲁章、倪思贤、窦占彪、任步云。后排左起:段文杰、万庚育、翟广炜、常书鸿、丁桂昌、赵之祥、李贞伯、孙儒僩

    据历史记载,439 年,北魏灭北凉,从姑臧迁宗族吏民3万户到平城,其中有僧侣 3000 多人。这是个非常大的数字,既反映凉州的人口众多,也说明佛教的兴盛。这 3000 僧人实际上就是“凉州模式”的创造者,推动了北魏崇佛风气日渐兴盛。北魏灭北凉结束河西地区140余年割据而繁荣的局面,曾经盛极一时的凉州佛教及艺术受到重创,凉州僧人纷纷外流,除迁平城外,部分向西迁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进敦煌佛教的兴盛,使敦煌成为继凉州之后河西佛教中心,并推动河西石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高峰──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发展。敦煌石窟中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艺术风格相似,说明天梯山石窟开凿及其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直接影响到敦煌及河西石窟。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搬迁前,文物工作者孙儒僩在测量第13窟大佛造像
    迁往平城的工匠、僧人里不乏高僧法师。据《释老志》和《世祖纪》、《高祖纪》记载,凉州僧人师贤到平城之后,任道人统(管理宗教事务的官职),并在公元452年建议并亲自主持,开始造帝王化佛教石像。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当年,文物工作者在测量天梯山石窟总立面

    公元460年,师贤去世,凉州高僧昙曜继其职,改道人统为沙门统,继续主持造像工作,并在平城近郊开凿云冈石窟。他只用短短几年(460~465年)就完成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昙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云冈石窟最宏伟的雕像与代表作。后经历代开凿,使云冈石窟成为中国最大石窟群之一,雕造富丽,为全国石窟之冠。据《魏书·释老志》记载,魏文成帝拓跋睿和平年间,由凉州僧人昙曜主持,开凿石窟五所,即第16到20窟。之后陆续兴建,前后历60年,无数雕塑家在53个洞窟里雕刻佛像、飞天等5?1万多件。其间最主要工程完成在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之前。这些宏大精美雕塑,是雕塑家们智慧和艺术才华结晶,而凉州僧人及工匠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佛教文化与石窟寺艺术方面,北凉与北魏是源流关系,即北凉为源,北魏为流。据《魏书·释老志》记载,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是继云冈石窟之后开凿。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从这时起,历经东魏和西魏、北齐直至明清,营建规模宏大的龙门石窟群,同时还开凿巩县石窟和附近的几座石窟。龙门石窟建造艺术风格,无不体现着天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特点,具有强烈的南朝文化与中原传统汉文化色彩,又有浓厚的北方文化因素。因此,天梯山石窟称为石窟之鼻祖是当之无愧。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当年,文物工作者在测量第18窟

    史料记载,莫高窟始创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前凉升平十年(366),炳灵寺石窟169号的题记是公元420年,天梯山石窟创建于412~439年。从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比莫高窟迟一些,与炳灵寺石窟基本相当。但这两个石窟尤其是莫高窟影响非常大,一提石窟,必称莫高窟和云冈、龙门。但北魏时期的莫高窟并不有名,也没有对云冈、龙门产生直接影响,反而是凉州僧人及其天梯山石窟,声名显著,对莫高窟和敦煌佛教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专家们一致的看法是,莫高窟虽为中国内陆最早的石窟艺术开创地,但它正式开窟建寺的时间要从420年北凉灭西凉之时算起。莫高窟历史上出现的开凿盛期是北魏孝明帝时(516~528年)。这时随着洛阳的一批官宦、僧侣和工匠的进入,中原汉风在这里开始流行。而这已经是天梯山石窟开凿100年以后的事。从以上的简单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石窟的影响过程应当是:天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这里并非有意贬低莫高窟而提高天梯山,而是从影响和源流关系上探索出中国石窟的一种发展脉络,用事实说明,真正影响中原石窟风格的非天梯山石窟莫属。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当年,文物工作者在临摹第2窟的明代天王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文物工作人员在临摹第2窟唐塑明妆菩萨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文物工作人员在揭取第1窟中心柱上的明代纸印千佛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文物工作人员在凿取第6窟壁画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正准备搬运第3窟大佛(唐塑明妆)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吊运第3窟大佛像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在临时栈道上搬运第2窟剥下的大块壁画时的情景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武威天梯山石窟近景-1959年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保存天梯山石窟文物的库房一角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文物库房中的塑像残件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文物库房中的塑像残件-菩萨面部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文物库房中的塑像残件-菩萨面部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文物库房中的塑像残件-莲花座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文物库房中的佛头残件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文物库房中的文物残件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1960年文物勘察、搬迁时的资料信息资料卡片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文物库房中等待修复的佛头残件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国五)(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