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趣横生婴戏图

 芝润斋 2017-01-08
 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把表现孩童的绘画取名为婴戏图,画面上的孩童活泼可爱、憨态可掬,或玩耍、或嬉戏。中国古代婴戏图最早出现在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到了宋朝,婴戏图频频出现在瓷器和绘画上。儿童的各种神态表情,被描绘的十分传神。
明清时期是婴戏图的鼎盛期,从简单的一两个幼童形象发展到百多个幼童,幼童神态各异。婴戏图的流 行,反映了当时的民众心理。传统的封建社会又把传宗接代的观念深入人心,因而寓意连生贵子、五子登科、百子千孙的图案,就成为瓷器常见的装饰图案。雍正、乾隆两朝的官窑瓷器,婴戏图画工严谨,多见儿童衣纹清晰,眉清目秀,动作天真烂漫,惹人喜爱。用婴戏图描绘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的桃园美景和太平盛世。当时的官窑瓷器婴戏中的儿童姿态多样,动作夸张,画面多呈热闹愉悦的气氛。
[转载]妙趣横生婴戏图



这件仿清乾隆粉彩婴戏图天球瓶,孩子们在郊外活动嬉戏,他们有的燃爆竹,有的骑竹马,有的耍龙舞鱼,有的吹奏乐器、敲锣打鼓,气氛十分活跃。孩童着色鲜润,体度如生,极为惹人喜爱。几个孩子一起玩,又叫群婴戏,孩童形象折射出社会的安定,烘托出节庆欢乐的气氛。

    婴戏图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以放风筝、婴戏莲、放花炮等多见,小童天真烂漫,姿态各异,稚趣可爱,通过对孩童嬉戏场面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人们祈盼多子多福的美好意愿。

[转载]妙趣横生婴戏图



    这件仿清乾隆粉彩开光婴戏纹瓶,瓶腹三面开光绘婴戏图,孩子姿态各异,活泼灵动,人手一样吉祥物,或如意、或金鱼,婴戏图周围用粉彩绘缠枝花纹样,颈部和足上各绘焦叶纹一周。此瓶造型精巧,纹饰层次清晰,画工精细,色彩搭配自然和谐。

    多子多福、儿孙满堂自古以来是中国人对幸福的一种诠释和向往,表现孩童嬉戏场面的婴戏图也比比皆是,儿童在嬉戏中生动活泼的姿态,专注喜悦的表情,不仅能让人们心生怜爱,仿佛也使人们回到了童年,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童稚世界的无忧无虑和童年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