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其实在10~15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一项前瞻性糖尿病研究显示,患者在被诊断为糖尿病时,胰岛B细胞功能只剩下正常的50%,其后胰岛B细胞功能以每年4%~5%的速度下降,以此推断,在糖尿病诊断前10~15年,胰岛B细胞已开始逐渐下降。 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就是高血糖的开始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在糖耐量正常时就可见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如果不加以干预,胰岛B细胞功能进一步受损,就会发展成糖尿病。 从血糖高到出现糖尿病症状,平均长达7年但是血糖高不易被察觉,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在这期间,改变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改变不良环境因素,均有助于延缓糖尿病的发生,降低患病率。 所以,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的筛查是减少糖尿病的最佳策略。 哪些是高危人群?
糖尿病前期早干预,糖尿病发生率减半耐糖量减低阶段,是糖尿病发展的“必经之路”。处于此阶段的高危人群,就如站在分岔口上:如果放任不管,必然发展成真正的糖尿病;若从饮食、运动和药物干预方面打“预防针”,可使糖尿病发病率降低约50%,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前期可表现为糖耐量受损(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IGT的诊断切点为:7.8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2hPG)<11.1毫摩><7.1毫摩> 早期干预,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目前,糖尿病前期干预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即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等。 控制饮食,主要是控制热量的摄入,降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糖类比例和维生素含量。做到主食、蔬菜、肉类等合理搭配。具体可以到糖尿病家庭调养公众号底部菜单糖友圈,在饮食板块计算自己的科学饮食方案。 运动能降低血糖,中等量运动的降糖作用可以持续12小时左右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其他代谢指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运动疗法适用于大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最好保证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爬山、游泳、骑自行车等,要避免剧烈和对抗性的活动。 |
|
来自: donglianghua >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