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眩晕症的中医按摩治疗方法

 yyhz 2017-01-08

    眩晕的“眩”指的是目眩,眩晕的“晕”指的是头晕,因为目眩和头晕常同时出现,故统称“眩晕”,现代医学认为,眩晕是对于空间的定向感觉出现障碍或平衡感觉出现障碍。眩晕可并发于其他疾病之中,耳朵、眼睛、神经、颈椎等部位的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血液病、代谢病等全身疾病均可伴发眩晕,眩晕也可单独出现,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常见于老年人,身体虚弱的年轻人亦可患此病症。

    症状提示:眩晕症患者轻者低头闭目养神片刻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以致不能站立,还常伴有恶心呕吐、心悸、出冷汗等症状。

    按摩原理: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属肝,但可涉及肾、心、脾等脏。忧思过度使肝阴耗伤,肝火偏亢,以致眩晕;肾脏虚亏,或者久病伤及肾阴,亦可引发眩晕;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致使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开,血虚则不能上容头目,故导致眩晕;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损伤脾胃,以致湿聚生痰,痰湿交阻,导致眩晕。按摩治疗本病,可根据病因治疗,或清肝火,或补肾阴,或调补气血,或健脾和胃,或祛痰化湿。

一、手部按摩

1.拇指按揉神门穴3~5分钟,两手交替,以感觉胀痛为宜。神门穴常被用来治疗心脏和各种精神类疾病。经常按摩此穴能镇静安神、补益心气,对眩晕症有治疗作用。

2.拇指按压中渚穴3~5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双手交替按摩。中渚穴所在的经络经过耳朵,故经常按摩中渚穴对耳源性眩晕症有治疗作用。

3.拇指掐关冲穴3~5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按摩关冲穴可调补气血,另外关冲穴还有泻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血失调所致的眩晕。

4.拇指按揉内关穴3~5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经常按摩内关穴可调节体内阴阳、脏腑、气血,缓解头晕、呕吐等眩晕症状。

5.拇指点按手三里穴50次,力度适中。手三里穴属大肠经,与胃经相通,此法可调节肠胃功能,健脾和胃,可治疗因脾胃虚弱引起的眩晕。

6.拇指点按手部耳反射区5分钟,以透热为宜。此法可调节内耳前庭平衡功能,使平衡器官恢复功能,解除眩晕。

7.拇指按揉手部颈项反射区5分钟。此法可解除颈部疲劳的紧张状态,从而缓解头痛头晕的症状。

二、足部按摩

1.拇指掐按厉兑穴l~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厉兑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终止穴位,经常按摩此穴可起到醒脾健胃的功效,可促进脾胃升清降浊和运化食物的功能,缓解脾胃虚弱所致眩晕,还可改
善恶心、呕吐的症状。

2.拇指点按涌泉穴3~5分钟,以感觉局部发热为宜。经常按摩涌泉穴可补肾气,增强体力,缓解眩晕的症状。

3.拇指按揉丰隆穴50次,力度以略感胀痛为宜。经常按摩此穴能起到调和脾胃的功效,可加强气血流通,促进水液代谢,降低甘油三酯含量,对耳源性眩晕有显著疗效。

4.拇指平推足部内耳迷路反射区,直至眩晕解除。推揉内耳迷路反射区可调节内耳前庭平衡功能,使平衡器官恢复平衡功能,故对眩晕有缓解作用。

5.拇指捏足部小脑、脑干反射区l~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经常按摩此反射区可起到养心安神、醒脑开窍的功效,在治疗眩晕上有非常好的效果。

三、耳部按摩

1.拇指、食指捏揉耳部神门穴1~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神门穴具有镇静止痛的功效,经常按摩此穴对眩晕症有缓解作用。

2.拇指、食指捏按耳部结节区1~3分钟。按摩结节区可平肝熄风、清热泻火,对头痛、头晕等眩晕常见症状有缓解作用。

3.食指点压耳部皮质下反射区1~3分钟,以感觉发热为宜。此法可益肾补脑、醒脑开窍、镇静安神,对于治疗眩晕症效果不俗。

4.食指按压耳部肾反射区l~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此法可补益肾气、清热解毒,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眩晕症。

附:眩晕症患者的日常养生

1.眩晕症每遇疲劳、郁怒等诱因易反复发作,故本病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动静结合,节制房事,戒绝烟酒,养成起居规律的良好习惯。

2.眩晕患者不可从事高空作业,尽量避免游泳、观水、乘船和各种旋转度大的动作和游戏,必要时可服用乘晕宁、清眩丸等药物,以预防眩晕发作。

3.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选择适当的运动方法以达到调节周身气血、恢复脏腑功能、减轻症状的目的。

4.定期进行血压检查,早发现异常变化早进行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