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准】浅谈早期胃癌

 penazy 2017-01-08


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生命,幸福一个家庭。

——王贵齐



赠你一点知识

早期胃癌定义

        

        指肿瘤位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


早期胃癌(o型)的内镜形态学分类标准:


       高于2.5mm的隆起型(0~I型)、深度>1.2mm的凹陷型/溃疡型(0~III 型)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平坦型(0~II 型)3种。平坦型又分为表浅隆起型 (0~IIa型)、表浅平坦型(0~Iib 型)、表浅凹陷型(0~Iic 型)3个亚型。对于混合型病变则分别记为0~IIa+IIc、0~IIc+III等。现在已作为维也纳分型,国际广泛使用。示意图请参考早期/食管癌部分。


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EUS判断标准:


       黏膜内癌表现为黏膜层和(或)黏膜肌层增厚、结构模糊、欠规则、缺损,但黏膜下层清晰、连续、完整。


       黏膜下癌表现为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层次紊乱、两者分界消失:黏膜下层增厚、中断;黏膜下层内较小的低回声影;但固有肌层清晰、连续、完整。


日本早期胃癌内镜下微创治疗指征:


        黏膜内高,组织学高分化,没有溃疡形成,直径小于2cm,不伴有淋巴结转移。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是1%~3%,黏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是11%~20%。巴黎分型中提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亦适用于黏膜下癌,但癌细胞浸润黏膜下层的深度要求≤500μm(即符合下图中的情形1或2)。



胃癌TNM分期中T、N、M的定义(UICC/AJCC 2009第7版)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价

TO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侵犯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

T1a 肿瘤侵犯黏膜固有层或黏膜肌层

T1b 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   肿瘤侵犯浆膜下结缔组织,不侵犯脏腹膜或邻近结构

T4   肿瘤侵犯浆膜(脏腹膜)或邻近结构

T4a  肿瘤侵犯浆膜(脏腹膜)

T4b  肿瘤侵犯邻近结构

 

区域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价

NO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1~2个淋巴结的胃周淋巴结转移

N2   累及3~6个胃周淋巴结

N3   累及7个或更多胃周淋巴结

N3a  7~15个胃周 淋巴结转移

N3b  16个或更多胃周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不能评价

MO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




病例中心




病例:男,77岁


主诉:进食不顺,食欲减退2个月


胃镜:近端胃小弯侧可见一大小约2.5cmX2.0cm的表浅隆起型病变(距门齿 43~45cm),表面黏膜粗糙 、糜烂。诊断:近端胃早期癌或癌前病变。


超声内镜:病变处胃壁增厚,以黏膜层增厚为主,最厚处约为2.5mm,病变处胃壁的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及浆膜层尚完整。超声探测范围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诊断 :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位于黏膜层。


手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总大小为3.1cmX2.9cmX0.2cm


组织病理学:胃黏膜腺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周围黏膜局部腺上皮 轻度不典型增生,伴肠上皮化生。侧切缘及基底切缘未见异常。


【点评】近端胃早期癌(早期贲门癌)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临床上较易漏诊,在内镜检查时除了需要正位仔细观察外,还需要反转位观察。通过作者等研究发现此病变90%位于交界线顺时钟位至3点位,在检查时需要重点仔细观察上述部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