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的道与佛祖的空

 耽读斋 2017-01-10

 

老子的道与佛祖的空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有一位智者,姓李名耳,字聃,大家称他为老子;印度有一位觉者,名乔达摩·悉达多,大家称他为佛祖。他们虽处于不同时空,但是,同样在探寻着这个宇宙的奥秘。

 

老子思想的理论基础

《道德经》五千言,阐述了如何治理国家,更准确地说是如何构建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这是关乎一个国家的国体,是一个社会大环境的问题。那么,它的理论基础在哪里呢?

通过《道德经》,我们可以了解到,老子的理想国的思想来源于对“道”的认识,而“道”则是人们对宇宙奥秘的认识与探索的总结。那么,“道 ”究竟是怎样的呢?

 首先,“道”是先于万物而产生的。

《道德经》第四章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说,对于“道”,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好像是在天帝之前就存在了。

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有物混成”这里的“物”也就是指“道”;“先天地生”,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产生了;“可以为天地母”,是指万事万物的存在离不开“道”的作用。

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很明确,先有“道”,然后是在“道”的作用下生出万物。

这说明老子认为宇宙的规律“道 ”是在万事万物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其二,“道”的存在的特殊性,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刻地发挥着它的作用,而且具有独立性,不会因万事万物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冥兮窈兮,其中有信。”“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若有若无,若无又若有。但它在背后操控着这个世界的一切。

在二十五章中也讲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这里指出了“道”的存在是“寂兮寥兮”,而且它的特性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它具有独立性,并且是反复地运动着,不会停止。

其三,“道”当中有对立统一的特性,有自己独特的动态发展变化的模式和新旧传承模式。

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讲到了,“有”与“无”这两者是同时对应地出现的,但是名字却不同。这里的“玄之又玄”,可以理解为“有”与“无”相互缠绕,同时存在,就好像是搓草绳一样,向前发展。在《道德经》当中,有许多对应的名词,如有无,阴阳,难易,长短,高下,等等。

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见,这“道”当中有阴阳之分,而且这阴阳还会相“冲”,这说明“阴”与“阳”有各自的特征与需求,它们会躁动。对于“冲”,可理解为类似于在做买卖时双方在讨价还价一样,最后达到“和”,和谐的状态。就好像是达成了双方都能认同接受的价格,然后可以顺利地交易一样。

四十章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说明,有中生无,无中生有,阴中生阳,阳中生阴。这是道的新旧交换模式。

以上经文体现出了道的阴阳对应互根互生,阴阳动态平衡和谐为美,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不二的整体的特征。

其四,由道而生出的万物有生有灭的特性

五章中说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苟,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苟。”“刍苟”, 用草扎成狗的样子,是指古代的一个祭祀用品。在使用之前大家很珍惜它,但是在祭祀之后就丢弃它。说明这“刍苟”是一种可贵可贱的东西。“天地不仁”,“天地”可以理解为“天帝”、造物主等,她们没有什么仁爱,在“道”的作用下,万事万物可贵可贱,有生有灭,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里的“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在“道”的作用之下,万事万物有生老病死,这是自然的事情。

 总之,老子通过对宇宙中存在的万事万物的生长、衰败,消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出宇宙中的奥秘,“道”在万事万物背后的操控。

“道”是先于万事万物的产生而产生的,它的存在让人难以捉摸,但是你又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同,无时不刻地发挥着作用。道有自己的个性,不受外在的任何事物影响,而且道一直是处在不停地反复运动当中。

“道”的运动模式是双核互动的,而不是只有孤立的单核模式。这双核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吸又相斥。之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与阳是作为一个整体同时产生出来的,阴离不开阳,阳也离不开阴,不存在孤立的阴,也不存在孤立的阳。阴阳具有对应互根互生性。

但是,有中生无,无中生有,阴中生阳,阳中生阴,会有一种生灭转化。

其实,变化是事物存在的前提,如果一个事物是不会变化的话,哪么,时间对他来说就没有意义了。时间是对变化的一种记录,因为有变化所有才存在。如果时间对某物没有意义的话,此物也就不可能存在。所以,老子说要“顺其自然”,确切地说顺其自然地变化,而不要阻碍事物的合理地变化。

怎样的变化才是合理的呢?或者说,怎样的新陈代谢才是合理的呢?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是一种和谐状态,阴与阳代表事物矛盾对立而又共存的两方面,它们的利益关系是此消彼涨,但又不可分离,双方经过“冲”后而你情我愿地在一起,处于和谐状态。但这个和谐的状态会受到新变化的冲击,变得不合时宜,又有新的事物出现,新的事物取代旧的事物,占主导地位,同时又形成一种新的和谐状态,这样重复着向前发展。这正是道的规律在发挥着作用。

所以,除了“万物负阴而抱阳,”这种关系之外还有一种关系就是新旧的传承。所以,在“道”的作用下,任何事物都有和谐的一面,又有每时每刻有生灭的一面。

老子在《道德经》当中强调阴阳共存的这种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以及矛盾双方和谐的关键在于双方可以“冲”,也强调了生灭,所以老子会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以“道”的理论作为基础,再去思考如何效法前者而构建一个理想国!所以,老子所构建的理想国主要是要解决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圣人与百姓的关系。这可以参照神与这个世界的关系,神无为而道运作,所以,圣人无为,以百姓心为心。第二,如何让“道”在人类社会发挥作用。这可以参照“道”是如何在存在的世界中发挥作用,同样让“道”在一个社会当中发挥它的作用。

 

佛祖究竟讲了些什么

佛祖认为,这个宇宙当中存在的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之所谓“五蕴皆空”,也就是色、受、想、行、识的本质是“空”。“五蕴”可以理解为宇宙当中存在的万事万物,等同于佛经当中的“相”。

什么是“空”呢?“空”是万事万物所共有的本质属性,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反过来,万事万物都有空性,而这空性存在于事物内在,又操控着事物的变化。而事物有所变化又显示出空性在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大家要理解“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不是指男女之色,而指一切具体的客观存在。)“相载空出”,“空相不二”这些道理。

佛祖也是通过对宇宙中存在的万事万物(相)的观察才能了解到这空性的存在。所以,任何事物都有成、住、坏、空不断变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根本的原因是其本质当中的空性在不断的变化,从而促使事物的存在有所变化,这不断变化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前提。

所以佛祖讲“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也就是在某一个时点上,生、老、灭会同时存在,时点的叠加,就形成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何事物无时不刻都在发生变化,所以,“因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存在都是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呀,所以没有落脚点,没法停留。理解了这些,才能生出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

因此,世事无常,如《维摩诘经》所说:“没者为虚诳法坏败之相,生者为虚诳之法相续之相。”其实一切只是骗骗你的,没掉的东西,是因为没法子骗下去了,而新生出来的东西是又接着来骗你。因此,“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祗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化,乱起乱灭,不即不离,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从古往今来,所有的一切就像性空之花,乱起乱灭,无所谓即或离,这才知道,一切众生本来都具有佛性(空性),生死涅槃,犹如昨日之梦。

再接下来,“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无故,无取证者。”所以,在实相中,确实是没有什么菩萨和众生的分别,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和众生其实都是幻化。幻化本来是虚无缥渺的东西,因此不存在什么取证的人。   

说到这里,大家要明白佛祖为什么在《金刚经》中说道:“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因为众生如幻呀!

所以佛祖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果大家保持着万事万物是有的,是确实存在的观点;不能彻悟这一切存在都是假的,是骗骗你的话,是不能了悟如来大道的。大家要知道“相载空出”的道理,看到相,但要看透相,破相不着相,从而了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才能达到大彻大悟的佛境界。

我们再来看:“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未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灭尽,不入断灭。善男子,乱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未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这是在《圆觉经》中佛祖对普贤菩萨所说的话,强调修禅悟道要破相。

我们来看:“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寿命,认识颠倒,实为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幻体重执虚妄,贰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

以及《圆觉经》中说道,“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如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就是处在无明的状态,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呀!人人是由于着相执妄,便生憎爱二境。如果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就是大彻大悟的话,那该是多么好的事情呀!佛祖也就没有必要花这么多的时间去说法。所以有时候我在想,其实所在的问题对于佛祖来说都不是问题,但要让众生明白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却成为佛祖所要解决的大难题。

前面讲到了,佛祖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那么换一种角度来说,如是抛弃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有众生可抛弃。或许骑着牛一走了之是最高境界,可是佛祖不忍心这样做,因为他还是爱着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虽然实无有众生可爱。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因切成病,所以菩萨、佛祖也是挺可怜的。《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居士对菩萨提出要求:“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可是面对着芸芸无明众生,想要全部普度到彼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呀。当佛祖和菩萨们看着众生们“未明而逝”,心里会是怎样的滋味呢?我想“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无”的佛祖和菩萨们必定会有沉重的失败感,也会深深地自责。所以佛祖从开悟后就不停地去讲法。《世说新语》中有一句话:“庾公尝入佛图,见卧佛,曰:‘此子疲于津梁。’于时以为名言。”佛祖因为普渡众生而终于累倒了。可见佛祖也是个工作狂,蛮拼的。

《金刚经》中讲道:“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经过佛祖对须菩提的一番讲解。须菩提大彻大悟了。虽然是法喜充满,但是还是痛哭流涕,声泪俱下,说道:“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那么,为何须菩提在开悟之后的反应是大哭一场呢?这是因为佛祖的慧智告诉须菩提,万事万物包括他的存在只是在空性作用之下的一个因缘巧合的幻化,“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纵然你须菩提活了一百岁,终逃不了一个死字。如果一个人明白了这些,也就能了生死了。

记得我在讲《金刚经》的时候,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脑子里面浮现出佛祖与须菩提两个人在对话,看到须菩提泪流满面,自已的眼泪也不知不觉的流出来。是的,这就是宿命,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宿命,谁也改变不了。

有一次听课,老师讲到,有一次,他去某个地方,门卫问了他三个问题,“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老师被问傻了,一个也答不上来。这个世界的一切究竟是什么?又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呢?其实,释迦牟尼佛所思考讲解的就是这个问题。结果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简单地讲,佛祖认为所有存在的一切,都不过是在空性作用之下的“相”,而“凡所有相,皆是虚幻”,一切的存在都因为是在空性的作用下而存在的,所以终将“成住坏空”,总有生老病死,缘聚则施,缘灭则寂,犹如空花,乱起乱灭,如果你能理解“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也就是说你明心见性,可以成佛了。

那么我们怎么看待这些观念呢?佛祖也已提出正确的态度,那就是:“不尽有相,不住无相,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不要老是否觉得,我已大彻大悟了,原来一切都幻化,我什么都无所谓,这样也不对。有些东西你也要有所谓,知道最终是不可得,但也要有所谓,就像佛祖知道自己说法是白说,“犹如幻师对幻人所说”,但是他还要说,但在说的时候又不要太在意这些东西,也要知道其实这一切最终都是幻化。

老子的天道与佛祖的空性

细读佛经与《道德经》,我们会发现,其实,佛祖与老子的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他们对于自己所面对的问题,都是非常认真仔细地,理性地去观察与思考,通过对这宇宙规律的总结,来合理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认为有一个神,一切都是这个神的作为,只要大家敬拜他,他就会护佑我们。作为二千多年前的人,能够做到这些,实属不易。

其次,既然他们都是对宇宙的奥秘进行探索,那么所得出的理论体系有着惊人的相似。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这道不就是佛家所讲的“空”吗?这“万物”不就是佛家的“五蕴”,或者就是“相”吗?

我们再来看老子对“道”的特性的描述,“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大家会发现,这些用来描述“道”的内容完全可以用来描述“空”,而且是有助于大家更进一层加深对这虚无飘渺,而又挥之不去的“空”的理解。

佛祖历尽千辛万苦而觉悟,对于生死问题有所破解,并耗其一生,苦口婆心地向大家宣扬,而老子在《道德经》中对生死无常的事也做了解释,基于对道与万物的关系,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苟”,把人以及万事万物的生死无常说得一清二楚了。

大家再来看《道德经》的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不就是对万事万物“犹如空花,乱起乱灭”的感慨万千吗?

我们把“道”改成“空”,把“德”换成“相”,把“势”变成“缘”,就读出了佛家的味道。

“空生之,相畜之,物形之,缘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空而贵相,空之尊,相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空生之,相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其实,前面“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讲的是空相之间的关系,而后面“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所讲的是空的特性,那种特立独行的,不为相世界的分别而有所区别的特性。

第三,虽然佛祖与老子的思想体系是一致的,都是基于对宇宙的奥秘的总结与归纳。各自形成了“空相体系”和“道器体系”,但是由于切入点不一样,所以,发展的方向也是不同,佛祖因受生死无常的刺激,他用这一体系来了悟生死,以求得解脱;而老子所看到的是乱世,因此他是侧重于从如何生活的方面来应运这一体系,以寻求国泰民安,自然发展。

但是,诡异的地方是佛祖要让人破相,要放下,不要执迷于眼前的东西,因为你越执迷,越放不下,越不能觉悟,当一个人对佛法不能充分理解时,又沉迷于五欲的享乐之中的话,对于了悟佛法,是很难的。而佛祖认为了悟生死,也就是自己究竟是什么,得大解脱是最幸福的事情,比任何的物质享受都要高一等。

可是,老子虽然知道一切终究是不可得,但是,每个人都要生活呀,要吃穿住行。这就要着相,要拿起来了,所以,老子的方向是如何让相世界不那么混乱,百姓能安居乐业。

佛祖与老子拥有类似的理论体系,一个往生死方向,一个往生活方向,这本身是宇宙的奥秘所决定的。理解这个宇宙中的奥秘,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坦然面对无常生死。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能知生活,了生死,这才是完美的人生。

如果人类能做到这两点,老子和佛祖的一番心血也没有白费了!造物主神若是在天有知,也会欣喜不已!

 

 

                      吴小潭

2017/1/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