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降低研发风险与成本,提升10倍成功率?

 格物方可致知 2017-01-10

《吕氏春秋》里有个小故事,话说有次大张伟和薛之谦去颐和园划船玩儿,大张伟一个不小心把剑掉入河中,就掏出小刀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剑掉下去的地方,一会到岸的时候我就在这跳下去找剑。”当船停下时,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结果么…自然是被朝阳大妈给举报了。

这个就是小伙伴们耳熟能详的刻舟求剑的故事。

如今,时代的小舟已经驶入移动互联网的河道,作为餐饮企业至关重要的研发部门,又该如何与时俱进呢?

 

流程优化与资源配置


要降低研发的成本与风险,提升研发成功率,就需要从当前现状入手。

传统的研发,大致分为产品研发阶段、产品测试阶段、产品上市阶段三个流程。

虽说产品上市阶段才是最终成型产品,但实际操作层面,绝大部分如产品名称、出品形式、产品规格、产品定价、操作标准、产品卖点啥都在产品测试阶段前基本定稿。

在资源配置角度,60%左右在产品研发阶段,30%左右在产品测试阶段,剩下10%左右在产品上市阶段。

整个流程里,在产品上市阶段以前,研发的结果都是未知。

也就是90%资源都处于对结果的未知,这就是传统流程最大的风险。

 

其实,研发的产品,是一个种子种入土壤并生长的过程。

最终成功与否,和种子、土壤以及两者之间的兼容度都密切相关。

研发的产品好比是种子,土壤就像是消费者的客观回馈。

咱们要做的是,在种子进入土壤之前,最大化减少瞎BB,没有经过土壤检验的产品,每个模块都是动态未最终锁定的。

好产品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测试出来的。

如果把产品研发阶段和产品测试阶段合二为一,也就是把消费者的测试前置到产品研发阶段,把研发阶段的有关产品的每个模块,尽可能地让消费者共同参与,研发人员能够获得第一手的回馈信息,对于整体研发效率和准确性有极大帮助。

 

研发一碗牛肉面


1、研发目标:

研发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

a)加强品牌认知,通过持续的产品的连接形成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记忆;

b)提升产品效率,通过新品的面世,提升门店经营效率,优化成本结构。

如果做不到a,产品销售越好越伤品牌,长期影响客流;

如果做不到b,产品销售越好利润越低,长期影响生存;

如果要实现可持续经营,a、b两点必须兼顾。

研发目标的达成与否,直接影响到品牌经营结果。


2、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是以产品构建一个产品系统。

互补性越强、重叠度越低的产品结构效率越高。

产品研发是以替代或互补的方式,对产品结构进行升级。

a)核心产品的替代式研发;

b)附属产品的互补式研发。


3、产品属性:

例:一家经营20余年的牛肉面连锁品牌,计划推出一款比当前招牌产品更高单价的替代式精品牛肉面。

由于产品测试阶段前置到产品研发阶段,关于产品的这些属性,由消费者和商家共同完成定义。


 

产品的高感知点


产品研发的核心是,准确找到对于消费者的价值感。

由于视角不同,唯有通过消费者参与的方式不断探寻。

研发及品牌相关部门,需要将测试阶段消费者回馈中较为集中的高感知点的内容进行放大与强化。

如:

消费者对于牛肉汤、牛肉、面条的不同回馈,则可以从出品器皿、服务、空间设计等不同维度进行资源强化配置。

在获取高感知点之后,以高感知点为核心,进行产品体验的整体设计。


△此图重要,戳开多看几遍



全文总结


话说有只小白兔去钓鱼,连着3天没有鱼儿上钩。

小白兔很是纳闷~~



△图 来自猫扑 mop.com


门店就是生产与销售产品的场所,研发的结果决定了门店的经营结果。


本文重点是解决如何避免小白兔式闭门造车的无效产品研发。

1、研发流程优化,让消费者参与研发与迭代的过程;

2、研发资源重新配置,让整体研发风险大大降低;

3、重点在高感应区打造产品,避免进入消费者无感/低感应区。


其实,聪明的你会发现,这样一圈跑下来,离实现爆品,也就不远了。




餐饮品牌融资

公众号里就找

餐饮业那些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