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痤疮治疗勿一味清热

 山之人nery6fyq 2017-01-11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为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认为,痤疮是血中有血热存在,是由五脏蕴热,注入血脉,加之经络中血气不和,外来湿邪、热邪损伤人体血液,导致痤疮。中医遵循辨证施治,以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为首要目标,调补脾胃、升阳散火同时进行。


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


痤疮好发于面颊、额部、颊部和鼻唇沟,其次是胸部、背部和肩部,主要见于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痤疮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炎症明显时可伴有疼痛,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和囊肿结节。


粉刺是痤疮的早期损害,加重时可形成炎症丘疹。丘疹可为粉刺发展而来的炎症性丘疹,皮损为红色丘疹。脓疱可在丘疹的基础上形成绿豆大小的脓包。如果炎症继续发展,就可形成大小不等的暗红色结节或囊肿,挤压时可有波动感。


肺经蕴热型 

清肺凉血为主

中医学认为,面鼻为肺胃二经所主,若素体阳热偏盛,肺经郁热,又复受风邪,则发“肺风粉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腑气不通,湿热上攻于面部,则亦发痤疮。主要表现为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象浮数等症状。 


施治:治疗以清肺凉血为主,常用的方剂是清肺汤,水煎服。鱼腥草滴丸、蛇胆丸口服。


脾胃湿热型  

清热利湿为主

主要表现为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或有脓液,颜面出油光亮,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


施治: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常用的方剂是清胃汤,水煎服。清胃丸、芩连丸口服。或在水盆滴8~10滴艾婴康,然后用清水洗净,可滋养肌肤、祛湿、止痒。


血瘀痰凝型  

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

主要表现为痤疮日久,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脉涩。此型多见于结节型或长期的慢性痤疮患者。患者湿痰较甚,气滞血瘀,热毒痰瘀胶结致皮疹经久不愈,皮损色暗红,质硬,或质软有弹性。舌红或暗红,边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或涩。 


施治:治疗以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常用的方剂是逐瘀汤,水煎服。逐瘀丸、活血丸口服。 


冲任不调型  

调和冲任为主

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小腹胀痛,或经来皮疹增多和加重,舌红、脉弦。偏阴虚者,常伴腰酸痛,五心烦热、口干渴等。偏阳虚者常见四肢不温,平素畏冷,面色白,唇淡,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减,舌暗淡,苔白,有齿印,脉沉。 


本型常见于青春期后发病的患者。冲任隶属于肝肾,月事来潮前,经血充盈,易为肝气所激惹,气有余便是火,火性炎上,炼津为痰,形成痤疮,故患者皮损常经前加重。肾主封藏,肝肾藏泄失调,可致月事紊乱,内分泌失调而发痤疮。肾还有阴虚、阳虚之分,如患者伴有手足心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多由于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治以滋阴降火;如患者伴有手足凉,行经腹痛,月事有血块,多属肾阳虚,虚阳浮越,治以清上温下,引火归原。又因肝肾同源,故在治疗上应兼顾彼此,滋肾阴不忘清肝火,温肾阳同时暖肝阳。 


施治:治疗以调和冲任为主,阴虚者常用滋阴汤,水煎服。知柏丸、珍珠丸口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