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语录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浅解:治疗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去伤胃气啊,脾胃是根本。病的很久的人治疗过程要把巩固脾胃放在第一位。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 。 浅解:治疗肝病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在脾胃入手,使脾气升清,精华之气滋润五脏,胃里消化后产生的污浊分解物,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可以使脾胃这个中宫之土,越来越旺盛,那么肝脏这颗木,就可以很好得长在脾土的这块土地上了。中医运用了五行的比喻。
 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浅解:湿气在肌肤,皮表,皮肤,肌肉的浅表层,可以用表散的治疗思维,比如薄荷,生姜之类。湿气在内脏,在肌肉深层,甚至在筋骨,相对深层的位置,可以用利尿通便的办法来排出湿气。湿气在半表半里之间,在皮表久不处理,入里面去了,在内脏久不治疗,扩散到外部的途中,这个时候,就可以解半表里的办法,古人总结了柴胡汤的思路,很不错。在这个时候,柴胡就是宝贝了啊。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浅解:外邪在皮毛,发汗就可以散去邪气,治疗好这个病了,外邪包括,风寒暑湿等,都有可能侵入体表,所以看出人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有一种症状,身体发热到,好像发红的木炭那样,这个情况,用发汗的办法,就会消除病症,后用滋阴的办法,要注意滋阴养血,养胃阴,这个时候,铁皮石斛就大显身手了,非常有用。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荣则不痛,不荣也痛。 浅解:经络气血通了就不会疼痛,哪个位置,哪个部位疼痛不堪,就是那个位置经络气血不通了。哪个地方的百姓苦不堪言,也就是那个地方的政令不通。一样的道理。谁都不能蒙蔽天理。哪个位置气血失养,也会导致疼痛的病症,如果气血充盈旺盛,滋阴充分,就不会有疼痛的感觉。哪个地方的百姓哀声载道,就证明那个地方贫困不堪,经济不好,老百姓贫穷,吃不好肚子,精神空虚。  更多接地气的原创文章,古中医文化学习,个人针对性体质分析、建议,五运六气杂说,请持续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