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 城 小 店 } 肉饼蒸鲞、香干肉丝、酒糟带鱼 明档现包、绞肉现剁 要的就只是老底子那份好味道 如今的杭州街头,满是日料、西餐、东南亚菜馆……想吃杭邦菜,反倒难得和什么似的,外婆家排队太长,宴西湖预约不到~ 但是红烧肉就着米饭、贴着肉饼蒸鲞,才是我们杭州人心里想要的样子啊! 现在,杭帮菜大佬吴国平在他从小生长的地方,开了升级版的“外婆家”,只为传承最最老底子的杭帮菜! “统统给我煸锅,不要翻锅!这种花把势,你们翻给谁看?”餐饮教父一声训斥,本想“炫技”的厨师们,只得老实的一勺一铲的煸起锅来。 是啊,老底子在家烧菜,哪里有几个翻锅的?老老实实煸炒出来的菜才好吃! “机器绞肉?统统扔掉,给我安单一刀一刀剁出来!手工剁出来的好吃多了,我妈妈剁的别太好吃,有汁,带嚼劲。老底子哪户人家家里有电动绞肉机的?” Uncle吴说:“要叫杭儿风的厨师团队们先想想,初心是什么。” 在法国连吃几天米其林三星的Uncle吴,下了飞机赶忙要了一碗片儿川,生滚鲜汤的一碗面上桌,也不怕烫舌,哧溜哧溜的几口,雪菜、冬笋和高汤。 “我的胃都活过来了~”他笑着,连呼过瘾。 在波光下就着“西湖水”吃完一餐饭,再配上昏暗的灯光,几个人的座位,别有一番意趣~ 海丰餐厅关门多年之后,杭州终于又有了一个“靠位儿”的地方了。 吴uncle记挂着这股味道,想要开家属于杭州人的地道餐厅。 “杭州人爱热闹,好吃的东西都想要去喝头口水。热潮就像一股旋风,哪里最热闹,我们就会说:闹,杭儿风咯~” 连杭儿风这三个字都是吴国平亲手写的 还像个孩子一样追问好不好看 “杭儿风”,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是老底子杭州人开饭店的一种念想。 人是活在记忆里的。小时候闻惯了妈妈的灶台气,长大了就算是吃山珍海味、豪华法餐,也抵不住家乡从小吃惯的味道,抵不上妈妈烧的一块红烧肉。 从餐厅落地窗望去,是拓宽过的延安路。 如果说杭州有十大网红路的话,延安路肯定是第一的。从两车道到双向六车道,到那座会摇晃的天桥到浙医大爆破…… 唱一遍《延安路上走九遍》,终究只是青春的缩影…… 外婆家的老搭档、设计师沈雷,就用简单勾勒的装修,从夕阳到霓虹灯亮感受杭州的变迁 。 小时候家里吃杭帮菜,用本土的食材煸炒本帮的美味,上菜便勾起脑海里的记忆,小辰光家里头有趣的场景,如数家珍。 明档里的老阿姨,麻溜的包着蛋饺、千张结,做的是我偏爱的硬菜,全家福! 小时光吃的杭三鲜升级版,现包蛋饺、千张结、新鲜的大明虾,听说还用了丁磊两头乌的发皮,简直是顶配。 那个手打肉丸相当Q弹 就拍两张照片的功夫,肉丸都没了… Uncle吴得意的说:“65块钱的香干肉丝你们吃过没?我专程跑去吃过,味道来的个好。” “你们想晓得来哪里?不告诉你们~除了这个价格,另外都被我搬回杭儿风了。” 那我们只能在杭儿风吃了~ 整碗,只用了猪壮儿小蹄髈下那一点点的瘦肉。 很多菜馆里香干肉丝是没有放笋的,笋的价格多少高呀,我们笑称杭儿风里个碗香干肉丝,冬笋丝比香干丝还多,吃着才觉得过瘾。 吃到这个叫化鸡的时候,上面铺着一层红纸,就像从前把外面包着荷叶撕开~掀开红纸的时候用小锤子三敲,说健康、长寿等祝福,然后端走… 用刀切开鸡背,热气便溢了出来。经肥育后的阉鸡皮脂淡黄色,肉质细嫩鲜香,吃起来也不会柴,卤汁收的正好! 这种菜难做,一天也做不出几份,卖完只能等明天了。
这尾酒糟带鱼,没拿上台面的时候,便散着酒香,鼻子不好的人都瞬间通气了,选了三指宽的舟山带鱼,也是下了一番功夫。 要知道这些年带鱼的价格水涨船高,要吃到一尾好带鱼也不容易,配了10年陈的花雕酒,酒汁入味到带鱼里,一口下去香嫩多汁。 用了萧山的献鸡,最难掌握的是火力,不能太旺,鸡肉老和生就看这十来分钟。 从前条件不是很好,过年前家里人都会去买两只鸡,煮熟了后,泡进虾油卤儿里,吃个虾油鸡在当时也算是件奢侈的事~ 一开始没送入嘴的时候还以为是山药,其实是糯糯的年糕。拌成松散的糕粉。笼屉内刷上花生油,轻轻铺上糕粉。 以前的我总喜欢在冒气的时候就去捞一块,每每还烫坏了手。味道甜甜的,比吃西式甜点更符我们的胃。 酒单上只卖西湖啤酒。想想当年西湖啤酒稳坐杭州啤酒第一把交椅的那个年代,也是杭州人可以集体致青春的时光。 大排档、大酒楼里吃饭谁不是吆喝几声“老板,X罐西湖啤酒”!哪有现在千岛湖、雪花什么事情。 看来在杭儿风也是把记忆坚持到了底 看着水墨画一样的西湖老照片,一出神,就想起了小时候流着口水,等着一桌饭菜上来的光景。 吃一顿有回忆的菜肴 喝口本地啤酒,聊聊当年吹的牛 都是穿越时光的“杭儿风”
● 它——在——哪——儿 杭 儿 风 地址 | 延安路385号嘉里中心 5楼 人均 | 100元左右 营业时间 | 11:00-21:00 福利来了!Uncle吴邀你评选“你心目中的杭州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