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庸的原因,只挑自己喜欢的理论

 昵称29987688 2017-01-13

最近听到很多炫酷的道理,据说,这些道理全世界都知道,只有我不知道。我表示不服,你们肯定也不知道。

 1 

先说第一个理论,做一个测试:

现在有两个人供你选择。一个呢,非常完美,外貌出众、谈吐不俗、态度自然、事业成功。另一个呢,同样具备以上外貌出众、谈吐不俗等优点,但是他(她)有些羞涩。

你选谁?

我的一位心理学朋友告诉我95%会选择第二位,这是著名的“出丑理论”,就是说对于那些有突出成就的人来说,一些微小的失误或者缺点,并不会影响人们对他的好感,相反,还会让人们从心理上感觉到他很真诚、值得信任。而如果一个人表现的完美无缺,看不到他的任何缺点,反而会让人们觉得不够真实,降低对他的信任度。

你们听过这个理论没?

我查了查资料,这个出丑理论源于艾洛特·阿伦森做的一个试验,说有两个接受采访的成功人士,一个表现的很完美,另一个接受采访的时候因为紧张打破了咖啡杯。试验结果反而人们都喜欢第二个。

Excuse me? 这为什么叫“出丑理论”,这不是我们编剧界的“玛丽苏理论”嘛。

女二号家世好、能力强、偏偏不招男主角喜欢,但是女一号呢,总是大祸小祸不断,烂摊子都扔给男主角解决,男主角因此就觉得女一很可爱很需要人照顾,爱她爱到无法自拔。

但遗憾的告诉大家,现在玛丽苏已经不吃香了,自强自立的完美女二正在逆袭成女一,你看最近颇受好评的《琅琊榜》,郡主的设定是打天下的女将军。《伪装者》里面,大家更喜欢善良的特工女二于曼丽,《麻雀》热播,火的是敢爱敢死的李小男。



“出丑理论”有自己的合理之处,但绝不适合所有职业,比如导演。一个导演在决策中要保持绝对权威,他不需要显露出平凡的一面而使周围的人都感觉亲切、安全。相反,一位导演即使犯错,自己知道并且修正就可以了,万不可在人前软弱,因为导演的威望一弱,想扶起来,是难上加难的事。

2

再说第二个,这个理论我知道,“破窗理论”。

这是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的,“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我对这个理论不置可否,因为它听起来高大上,其实翻译过来就是我们常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破窗效应的最大谬误在于,有人认为它被延伸到经济学领域就是“破坏有益”!

人们觉得一个人砸碎了理发店的玻璃窗,这一行为虽然造成了破坏,但理发师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恶果,就将换一块完美无瑕的玻璃,而这将给玻璃生产商提供商机。生产商拿到钱之后又会购买其他生产商的产品,在乘数效应下,它给社会带来的机会是连锁的,于是结论就是:打碎一块玻璃,提供了无数金钱和就业机会,得大于失。

(以上来自百科)

据说这个理论指导着大多数的经济制度。

Excuse me?

按照这个理论,就是:破坏、损坏和浪费能带来利润。

这么说的话,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卖给农民、房产商宁肯房子荒废也不便宜出售一切就都是合理的呗。所以,1929年,密西西比河被倒成了牛奶河,巴西往大海里倒了2亿咖啡豆?

这是什么客观经济规律?如果经济危机爆发,有良知的商人免费将牛奶赠送给流浪汉,那就是破坏经济规律了?

这不过是资产家的思维。

这个思维如果被奉为真理,只会造成一个结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

再说一个拳击领域的理论。

拳击里有两种完全相悖的理论。

前者认为,面对对方击过来的拳头,最优秀的选择,是朝着前方闪躲,甚至迎着拳头。因为这里牵扯到一个势的问题,就是在气势上要压倒对方,势不能输。

与这个理论完全相悖的,是“扮猪吃虎”,招式是:面对攻击时就一味闪躲、闪躲、闪躲,等到对方完全没有耐心,等到对方心急如焚对你说:求你了大哥,出拳吧。就找准时机一击制胜。

类似这样对立的言论有很多。有人说热水洗脸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利于吸收。就有人说,冷水洗脸好,可提神醒脑、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其实世界上的話,听听就好了,因为大多是发布者按照自己的利益编造出来的。

每个人都要建立自己的主观判断。所谓的空白理论、双木桶理论、开枪理论、等待效应、稻草人理论、宿舍效应……其实都未必经过科学检验。最最正确的理论,永远来自于当事人的内心。

我的闺蜜有件事情要办,这件事她可以拖一个朋友帮忙,但她纠结的是,当下流行不是说“能用钱解决的事,千万别用人情”么,她一方面觉得很对,另一方面又觉得,为什么要浪费钱呢?她拿来办事的钱还不如用来请朋友吃饭,增进感情。

我的回答是,连科学领域里的“真理”,平均寿命只有20年,这世界哪里有什么必须遵守的道理。既然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不如活得率性些,自己想清楚了,就去做。

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