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献先生无一钱 故应琴鹤是家传|楹联|古琴

 棋罢不知人换世 2017-01-13
赵抃(谥号清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北宋时,衢州人赵抃三次入蜀任官。他为吏清正,独以一琴一鹤一龟自随。青白江本命湔江,为纪念赵抃,始改为“清白江”,喻他清正廉明,心如清澈的江水一样明净,当地人还建立起一木结构的高楼,名曰“清白江楼”。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九:“赵阅道为成都转运史,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鹤,坐则看鹤鼓琴。”昨日,著名琴学家、国家一级作曲家唐中六,为记者讲述了赵抃与古琴的故事。他坦言,古琴音乐本质上是文人音乐,文风盛则琴乐兴。古琴修养让赵抃具有了在官场中洁身自好的人生观,为其清正廉明提供了基础。

  赵抃将古琴思想融入施政方针之中

  “赵抃从京城赴任来蜀时,‘乃独以一琴一鹤一龟自随,想其清政可知,及再帅蜀纵鹤放龟,想又以此为累矣,自是渠清入妙处。’一个知县,不携妻儿,只身携一琴一鹤一龟从政,可是少见。”说起赵抃这位传奇清官的故事,唐中六兴致勃勃。他向记者介绍说,赵抃为吏清正,尤其在三次治蜀期间,身帅以俭,使川中奢靡之风为之一变,以至宋神宗对赵之后的新任成都知府,都要提到他治蜀的成功经验,勉励其要很好地向赵抃学习。大文豪苏轼平生看得上的人并不多,亲手为其树碑立传的更是屈指可数,赵抃便是其中一位。苏轼为赵抃写了一篇很详尽的碑传《赵清献公神道碑》。在《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中,苏轼还写道,“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家传。谁知默鼓无弦曲,时向珠宫舞幻仙。”这是对赵氏治事清廉及琴艺传世情况的记录。

  唐中六告诉记者,赵抃在治事中,以德施政,将其悠缓深邃的古琴思想融入到施政方针之中。当他离任返京时,仍束身一人携一琴一鹤轻车徒步,备受百姓赞扬,所以人称他为赵清献。可在京城宰相任上被诬又罢官返蜀,当他再次赴蜀时,已将龟鹤放生,只携古琴一床。可见他是与琴相依为命。他向记者介绍说,至今崇州仍有为纪念赵抃而建的“琴鹤堂”“瞑琴待鹤之轩”“琴鹤桥”“肇志堂”等建筑。他说,在那红墙合抱、翠柏环绕的“琴鹤堂”内,时时飘逸着袅袅琴音,系着后人对赵清献的崇敬之心。“肇志堂”内立有赵抃塑像及崇州历史上的名人塑像。赵抃身前横一床古琴,右侧一只白鹤紧紧依偎着他,幽静的琴音与象征着洁身自好的鹤,衬托着赵抃以琴治政的清白。

  张孔山在龙藏寺中授课

  新繁龙藏寺历来为川西一著名古刹,居住过不少高僧上人。自古该寺文化氛围浓厚。现存唐宋以来多幅著名壁画于寺院厅壁,这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积淀。由于长期受高僧上人文化熏陶,除佛教经典传承外,寺庙内诗歌、音乐的传承也是该寺庙一大传统。这里也是川派古琴的第一个活动中心。唐中六告诉记者,在清代,以龙藏寺“潜西精舍”为中心,常有各路名人、雅士汇聚于此。丁宝桢、何绍基、完颜崇实、顾复初、叶介福等名人雅士广交际,言友谊,常雅集于龙藏古寺听琴吟诗。他们的活动多记载于由龙藏寺主持雪堂编著、龙藏寺刊刻的《潜西精舍诗稿》和《绿天兰若诗钞》等诗集和文集中。

  唐中六说,龙藏寺主持雪堂,既是著名僧人,又是著名诗人。由于他通音律,对寺院音乐倍加提倡,对古琴音乐情有独钟。雪堂曾提出:“琴于音乐中为声,大雅也。吾甚好之然不能作为,吾心性、气质不能和平也。”为赞颂雪堂对琴乐和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播,时任湖北荆宜施道道台、四川金堂人何元普还为龙藏寺山门撰写了楹联:“寺院分二门,那山门何异这山门,门外有虎皆贴伏;琴诗合一钵,小衣钵终归大衣钵,钵底无龙不皈依。”

  一些琴人常常会琴于精舍,一些著名琴家也在寺中教授僧众琴艺。著名琴家张孔山及弟子唐彝铭、叶介福等便在此教授了僧徒星槎、汉陛。这两位僧人后来不仅成为雪堂在该寺的继承人;还由于琴艺高超,竟然放弃龙藏寺主持之位,游方汉江、江浙一带挂牌收徒授琴,成为一代著名琴家。

  唐中六透露,由于琴艺在寺中兴盛发达,清同治七年寺内一处幽静处建成龙藏寺“妙音阁”,实为弹琴听琴之所。龙藏寺大雄殿,殿间横壁旧称“琴壁”。《新繁县志》记载:相传大雄殿有琴壁,拍之则鸣。至今犹传“琴壁龙藏,铁笠清凉”之语。如今龙藏寺也是中外古琴迷们争相踏访之地。本报记者 王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