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榆厢这地方有来头!

 天士也 2017-01-13


  【阅读提示】

  春秋时期,是一个万国林立的时代,众多诸侯国并存,这主要源于周代的分封制。周灭商后,天子分封天下,《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荀子·儒效》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这些诸侯国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而使面积大小不一。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春秋时期的今商丘区域,也是存在诸多诸侯国,如宋国、戴国、葛国、沙随国、鄫国、横邑、蒙邑、棘邑、犬丘邑、谯邑、纶邑、空桐邑、盂邑、黄邑等。就在此时,大约在今睢县榆厢岗一带,还存在一个小国——滑国,系周天子分封下的伯爵国。不知什么原因,滑国迁到了今偃师市东南部府店镇一带,后被秦所灭。滑国是滑姓的发源地,今睢县亦是滑姓的祖籍地。至汉代,在此置滑亭。

  回望三千多年的沧桑,当时滑国是如何在榆厢岗一带建国的呢?在这里又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到了两汉时期的滑亭又是怎样的建制?笔者踏上这方热土,听当地的文史学者介绍着古国往日的辉煌,思绪也随之进入了遥远的历史长河。
                                      滑国故城遗址古城门

  漫漫黄沙寻古国 姬姓滑国西周封

  在深秋的季节,驱车行驶在榆厢的乡村道路上,两侧不断向后的林带,仿佛闪回的时光年轮,引人回望三千多年前的春秋古国。睢县史志办主任余宏献告诉笔者:“滑国这个小国毕竟距离现在时间太久了,当地村民不一定了解。”果不其然,在笔者采访的过程中,榆厢岗一带的民众对滑国根本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好在余主任提供的史料丰富,使探寻春秋时期的那段历史有了扎实的依据。

  余宏献拿出《中国历史地图集》,指着春秋时期“郑宋卫形势图”说:“滑国位于睢县的西北部,东有葛国、宋国,北有戴国,其位置与典籍中记载一致。”魏嵩山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记载:“滑国:西周,春秋方国之一。原在今河南睢县西北。后徙都于费(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公元前627年灭于秦。”

  滑国最初是如何在睢县一带建立的呢?其建国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当周武王完成兴周灭纣的伟业之后,曾经大行封建,把自己的子弟亲戚分封于全国各地,作为周天子王室的屏藩。当时在众多的诸侯国之中,有一个爵位为伯的滑国,也是由周文王的后裔所建。诸多古籍对此记载颇详,如:《英贤传》指出“周公之后”;《万姓统谱》也指出“周公族后有滑氏,汉有滑兴”;《曲阜姬氏家谱》载“周公次八子伯爵分封于滑,为滑伯”。八子所封为鲁、凡、蒋、邢、茅、胙、祭、滑。滑之始封时间当为周公旦死后成王执政之时,即公元前1100年左右。
  滑国的始封地,学术界虽有言为滑台或言豕韦氏之旧墟,但更多的是言襄邑(今睢县)之滑亭。《后汉书·郡国志》:“襄邑,有滑亭。”《续汉书郡国志汇释》:“杜预曰:滑,郑地,在陈留襄邑县西北。”章惠康、易孟醇主编《后汉书今注今译》:“滑亭:春秋郑滑邑,东汉设亭,故址在今河南民权西南。”程发轫先生在其著作《春秋左传地名图考》第二篇《春秋地名今释》和第三篇《春秋地名检查表》中均认为滑国在睢县西北。顾栋高在其《春秋大事表》表七之二中也言:“案《后汉·志》襄邑有滑,此杜氏所本也。今归德府睢州有滑亭。”竹添光鸿《左传会笺》亦用顾说。

  建都襄邑附庸郑 西迁灭国肇滑姓

  春秋之际,若干诸侯小国,处于大国之间,欲求自保,不得不有所投靠凭依。滑国,作为郑国附近的一个小国,在今睢县西北榆厢岗一带建立后,经常受到邻国的侵扰。在春秋初期,它并没有被郑国吞并,而是成为了郑国的附庸国。此时,史书上记载滑国发生了一件事情。

  《春秋》载:“庄公三年冬,公次于滑。”注曰:“滑:郑地,在陈留襄邑县北。”《左传》载:“庄公三年冬,公次于滑,将会郑伯,谋纪故也。郑伯辞以难。”即是公元前691年的秋天,鲁之同盟国纪国始乱,齐国欲灭纪国。齐、纪对立为敌,由来已久。纪国距齐都临淄东南不过百余里,齐欲扩张,则势必灭纪。故纪与鲁盟以求庇于鲁,而鲁弱,不能救也。于是这年冬天,鲁庄公带领护卫进入滑国,想叫郑厉公来商量援救纪国的事,但却被郑厉公拒绝了。

  鲁庄公在滑国住了多长时间呢?从《春秋》《左传》所载“次于滑”“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来判断,至少住了三个晚上以上。因为军队出发住一个晚上叫“舍”(古代计算行军里数的单位,三十里为一舍),驻扎两个晚上称为“信”,三个晚上以上为“次”。总之,鲁庄公在郑国的附庸国滑国内求助郑国出兵援纪国,等了好多天还是遭拒绝,于是很尴尬。

  郑厉公为什么会拒绝鲁庄公呢?《左传》记载的理由是“辞以难”。因为当时郑国的情形,是在迭经变乱之后,尚值分裂动荡之时:先是厉公为祭仲所逼,出居于旁邑栎,当时鲁、宋、卫、陈等国也曾出兵援助,想帮厉公夺回郑国,可是没有成功,而昭公忽复入郑,不久就被其臣高渠弥射杀。继位的是子,不到一年,又为齐襄公所杀。接着是子仪继位。厉公在栎,靠着宋国武力的支持,子仪也无法奈何他。郑国成了一国两君的局面,而郑国的正统地位以及国际的同情却在厉公这方面。这些事情,都详载《左传》桓十五、十八年传及《史记·郑世家》。鲁庄公就在郑国如此局面下与厉公谋纪国,厉公因为自身尚在困境,更兼不愿得罪齐国,所以没有答应。

  根据史料记载,齐伐纪(纪国在今山东寿光市境),鲁庄公赴滑谋郑救纪。鲁国在今山东曲阜,郑在河南新郑,方向是东北达西南。鲁庄公去郑,当不会西绕滑台(在今滑县),而襄邑之滑亭正为路过之方位。从而亦佐证滑国所在地当时正在今睢县西北。再者,对于此事件,《公羊传》《谷梁传》皆将“次于滑”记载为“次于郎”,这是为何?张以仁先生在《春秋郑人入滑的有关问题》中认为:纪国位于齐之东南,而郎、滑两国,都在鲁的西南,郎地在今山东鱼台东北九十里,距曲阜百余里远近;滑则在河南睢县,距离曲阜总有五百里以上。到庄公三年,郑厉公突还在栎,约当今河南禹县,距离曲阜将近八百里。郑国在当时内忧动乱的情形之下,除非厉公有求于鲁国,否则不会远出百里地来到鲁国的郎邑和庄公作此会谈,而事实上此事主动在鲁国,而最后厉公又没有答应,足证在滑的可能性比较大,在郎的成分比较小。

  到了鲁庄公十六年(公元前678年)的时候,《春秋》载:“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侯、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杜预注:“滑国都费,河南缑氏县也。幽,宋地。”这次会盟主要是共同尊周,是滑伯仅见的一次参盟。由此可知,此时滑国已由襄邑(今睢县)迁至缑氏(今偃师)。但滑国具体何时何因迁于缑氏,因史料的缺乏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公元前691年至公元前678年这个时间段内。 滑国西迁之后,骑墙听命斡旋于郑、卫之间,直至被秦国所灭。至今河南偃师东南30公里的府店镇滑城河村附近有春秋滑国故城遗址,该遗址位于一片平地上,现存南城墙、北城门、东界碑,东北和东南靠山,而平地向西北扩展与洛阳盆地连接。三面环山,不失为小国建都的理想之地。然而小国毕竟还是太弱,在列强争霸时没有老大保护就只能面临被吞并的结局。姬姓滑国灭亡后,后人以国为姓,形成滑姓(如滑兴)、滑伯姓(如陈留汉有滑伯堪,为齐悼王中尉)。

  故地两汉置滑亭 基层系统护安宁

  滑国西迁之后,襄邑依旧留下“滑”之地名。“滑”,按《说文解字》:“滑,从水,从骨;形声兼会意,谓骨中有水,曰‘髓’。髓,滑而不凝滞也。”其义有四:水名、国名、地名与邑名,又姓也。两汉时期,在古滑国之地置滑亭,属陈留郡襄邑县。清光绪十八年《睢州志·古迹》:“滑亭:《春秋传·庄公三年》:‘次滑’。即其地。”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河南五”:“ 滑亭在(睢)州西北。《春秋》庄三年,次于滑。杜预曰:襄邑西北有滑亭。”

  秦代及其以后,实行郡县制度,行政系统实行郡、县、乡、里四级,并配合什伍制度,来严格维护基层社会的稳定。而“亭”正是基层组织结构中的一种。《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又《后汉书·百官志》云:“乡置有秩、三老、游徼。亭有亭长,以禁盗贼。本注曰:亭长,主求捕盗贼,承望都尉。”可以说,汉初乡里制度的建设基本上是在秦朝的框架下进行的。地方行政机构为郡辖县,县下设乡,乡辖亭。滑亭,正是当时的基层管理组织。

  关于亭的性质,历来研究者说法不一。主流观点充分肯定“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的看法,认为县、乡、聚、亭都是上古方国的残留,多有城墙围绕,其性质相同而规模各有差异。在出版的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史与秦汉史教材中大多依据此种观点。另有观点认为,亭与乡、里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系统,亭的设置目的是徼循防盗等。《汉书·高帝纪》注引应劭所言:“亭设有亭长、亭佐、亭父、亭候、亭掾、亭卒、求盗等。他们职掌范围明确,如亭长为亭之主管者。亭佐帮助亭长理事。亭有两卒: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另有专职的亭候,负责候迎、送护客舍邮递事务。如顾炎武引应劭《风俗通》云:“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同样的记载也见于《汉旧仪》:“设十里一亭,亭长、亭候;五里一邮,邮间相去二里半,司奸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