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科大师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第一人杨叔子:人生在勤,贵在坚持

 昵称815848 2017-01-14

本文共2868字,阅读约需5分钟

一位成就卓著的机械工程学家,一个有着深厚文学修养的诗人,一个在大学校长任上掀起“人文风暴”、被称为国内高校领导人中人文素质教育第一人的教育家......时至今日,“有诗酬岁月,无梦到功名”的杨叔子依然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大学生,是他们心中的人生榜样和指路明灯。


从“子曰诗云”到机械工程

生于乱世,长于乱世,是杨叔子幼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杨叔子生在书香世家,幼年时随父亲躲避抗日战火,无法入小学接受正规教育,5岁起便在革命元老的父亲杨赓笙指导下念古书。直到9岁入高小学习时,他已遍读《四书》与《诗经》《书经》,唐诗三百首与百篇古文更是烂熟于心。

进入高小,从未接触过数学的杨叔子犯了难,“加法马马虎虎,减法迷迷糊糊,乘法稀里糊涂,除法一窍不通”。这也难怪,其他同学背乘法口诀的年纪,他还在家里念“子曰诗云”。
年轻时的杨叔子

怎么办?杨叔子相信《中庸》里所讲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他相信,只要自己肯动脑筋,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够学懂。

“一天晚上,我突然就想通了,原来除法就是‘试试看’。”杨叔子记得那天“开窍”时他难以抑制的兴奋。此后,他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并逐渐痴迷其中。到高中毕业时,数学竟已成为他成绩最好的一门课程。

1952年,国家百废待兴,怀揣工业报国梦,数学成绩总是第一名的杨叔子报考了武汉大学机械系,院系调整时,该系并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

谈起大学时光,杨叔子脱口而出的一个词是“艰苦”。“因为从天资上讲,我这个人不太适合学工科。”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门门优秀的杨叔子,面对机械工程学必备的动手能力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杨叔子知道,想要成人成才,必须克服困难。他为自己总结的成功四要素中,首先一条便是“人生在勤,贵在坚持”。 

华工第一位中科院院士

大学即将毕业时,杨叔子接到系里通知,让他留校任教。初上讲台,杨叔子就感受到了某种挫败。“一上课不少同学就走了,讲话太快了,大家听不懂。”

为了当一名合格的教师,杨叔子下了一番苦工。除了讲慢一点,再慢一点之外,杨叔子会提前将整堂课的讲授过程都思考一遍。哪儿该慢,哪儿该停顿,哪儿该提问,甚至连每一块黑板该如何书写,他都会提前作好安排。有条不紊的课堂教学,渐渐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80年代初,杨叔子在华中工学院

1980年,杨叔子成为系里的学科带头人,47岁破格晋升,成为当时湖北省最年轻的两位正教授之一。

杨叔子成为正教授,中间还有个故事。

评正教授前,学校到我所在教研室找了正、副两位主任,征求意见,问杨叔子同志能否胜任教授工作,两位主任都坚决地讲‘可以’。”杨叔子回忆道:“要知道,他们两位主任也都还是副教授,而且是我的老师,改过我的作业,指导过我的实习。”

“德不孤,必有邻。”每每说起这段往事,杨叔子就会想到孔夫子的这句教诲。“尊重别人,依靠集体”,这是杨叔子从中总结出的经验

1981年底,杨叔子被公派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后,杨叔子谢绝来自美国大学聘请,毫不犹豫回到母校。当时,他的工资一年只相当于600美元,而在国外,一位教授年薪至少数万美元。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回国?”杨叔子反问:“为什么不回国?”

  留学开拓了杨叔子的视野,更让他看到了差距。1984年底,杨叔子与师汉民教授以及同事接下了一项世界难题——“钢丝绳断丝在线定量检测”。经过他们的反复试验,仅花一年工夫,就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解决了这个世界难题。直到今天,这项技术在国际仍处于先进水平,不仅运用在钢丝绳上,也运用到了油田的抽油管上。

  如何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监测与诊断,成为现代工业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杨叔子迅速进入这一领域,做起机械设备的诊断“医生”。杨叔子与同事、学生一起,推进了机械设备诊断学的体系、内容与诊断方法,研究还涉及发电机、汽车发动机、舰艇发动机等等。凭着这些创新成果,1991年,58岁的杨叔子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成为华中理工大学第一位中科院院士。

语文不及格不发毕业证

  1993年,时任校长的杨叔子收到一封学生来信,信中说:“中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不及格,不能获得学位,我赞成,因为改革开放要用外语;但是学生在日常写作中错别字一大堆,用词不妥,造句不通,文章不顺,竟然也可以拿到学位。请问校长,这应作何解释?”

杨叔子将这封信带到了校长办公会上。

在他的提议下,一个我国高等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决定诞生了:不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不合格者不予颁发学位证书。同时,系列人文讲座也在他的倡导下开始创办。

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文风暴”由此发端,并迅速席卷全国,清华、北大、南开等名校纷纷加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大潮。
1995年人文讲座现场,同学们围在杨叔子身边

多年后回顾,这封来信是“天赐良机”。杨叔子早已痛感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和人文素养的缺失,尤其是在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内,问题尤为突出。

“文理分科培养出的是1/4人,甚至是1/8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在许多公开场合,杨叔子都毫不留情地直陈其弊,“分科太细,甚至学工的不懂理,更不懂文,学机械的不懂电气,学制造的不懂汽车,如何能有交融和创新?”

多年来,他对自己的博士生有一个广为人知的严格要求,就是博士论文答辩前要先背《老子》,后来又加上了《论语》的前七篇。

这一“另类”要求也给杨叔子带来了不少争议,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浮躁、焦虑和压抑,他坚信自己是对的,“背是形式,最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浮躁的心宁静下来,让人的精神升华起来”。

杨叔子坦言,这其实是在补中学,甚至小学的“课”。多年奔走大学、中学讲坛,他有一个一以贯之的观点,那就是“要先育人,后制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全家人吃了30年食堂

2014年时,有记者到学校采访杨叔子时发现,彼时已81的杨叔子依然很忙:2月26日,在北京工业大学主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讲座;3月3日,在南昌大学主讲《踏平坎坷,成人成才》讲座;3月5日,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华诗词写作班讲授诗词赏析;3月7日,为6位博士研究生分别进行单独交流辅导……这是他一周工作的不完全统计。

记者只好见缝插针,等到开始采访,问院士:您这样高龄了,为什么还这样忙啊?杨叔子的1600度近视眼镜后闪烁着睿智,他哈哈大笑:“我老伴的说法,我就是爱无事生非,总是给自己安排做不完的事啊。”
杨叔子始终坚持工作

在他的博士生眼里,杨叔子一年到头几乎都在工作,只要没有外出讲学,早上7点50分必定来到办公室。在他的家人眼里,他是个工作狂,每天晚上到11时都不愿休息。

为了节约时间,杨叔子从1956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结婚,到有女儿,全家人吃了30年的食堂,直到女儿1986年结婚后才有了改变。

时至今日,杨叔子依然践行着他常说的“人生在勤,贵在执着,贵在坚持。”今年的一次讲座上,他依然精神抖擞地勉励在场的年轻人:“与其明天被动的被动,不如今天主动的被动,今天主动的被动,就一定会转化为明天的主动。”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代大家,成于天资,更成于执着,成于坚持。

本文综合自《中国科学报》、《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北京科技报》相关稿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