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温阳三方与心衰辨治

 乐山有大佛 2017-01-15



心衰在临床非常常见,病势凶险、变化快,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中晚期出现的严重综合症状之一,其心悸气短、纳差乏力、呼吸困难、水肿等表现与《伤寒论》中的部分论述十分接近。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巨著,其辨证论治原则及所载的许多方药,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笔者细研经典,应用著名的“温阳三方”辨治心衰效果显著,略抒于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1 心阳虚是心衰的基本病机

 

中医学认为,心为火脏,居于胸中,属阳中之阳,心之阳气充沛,推动有力,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运动,血液才能在脉中正常运行、周流全身。心阳亏虚,失于温煦与推动,则血脉凝泣不行,如《素问·调经论》言: “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因此慢性心系疾病损及心阳者多。心衰之突出表现即为心之阳气虚衰,病位在心,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心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则水湿内停,发为浮肿; 水气凌心射肺,则胸闷心悸、怔忡; 心阳虚不能化气行血,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则气血亏虚、血行瘀滞、神不守舍。因此,心衰的基本病机特点是阳虚为本,血瘀水湿为标。著名老中医颜德馨也认为: “有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尤其中晚期患者,病程长,阳虚无力推动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致血瘀水停,呈现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象。



 

2 温阳法是治疗心衰的关键大法

 

温阳法也称温法、温通阳气法,是指通过扶助人体阳气,以温里祛寒、回阳,从而消除里寒证的一种治法。中医温阳法治疗心衰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论述,如“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提到心衰的病机为心( 手少阴) 阳气不足,血脉不通,治宜温通。在此思想指导下,后世理论不断完善发展,并出现了以温通心阳之“桂枝甘草汤”为祖方的温阳类方,至今仍在临床应用。张氏等对2002—200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心衰的中医临床文献进行研究后发现,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方主要是真武汤、生脉散、桂甘龙牡汤、苓桂术甘汤。除生脉散外,其他三方均为温阳方。临床用药分析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周鲁等对近40年中药复方治疗心衰的文献进行用药分析后发现,药物使用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茯苓、黄芪、葶苈子、桂枝、白术、制附子等,温阳益气利水类药物使用频次列前,可见温阳是治疗心衰之关键环节。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以附子、桂枝等温阳药物为主组成的温里方剂,大多具有强心、抗休克、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温胃解痉、镇痛、镇静等作用,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心肌重构等有重要影响,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衰症状,减少住院次数。

 

3 温阳三方与心衰辨治

 

3.1 苓桂术甘汤温脾利水治心衰

 

中医历来重视脾胃理论。脾居中焦属土,主运化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灵枢·口问》言: “胃不实则诸脉虚”; 《金匮要略》中提到“四季脾旺不受邪”,重视固护脾胃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尤其是许多慢性重症患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对于心衰病人而言,随着疾病发展,脾阳受损,失于健运,水饮停于中焦,心脾同病,症状加重。因此在心衰的治疗中,配合健脾法尤为必要。《伤寒论》名方“苓桂术甘汤”即温心阳,又固脾土,在心衰的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方出自《伤寒论》第67条,主治“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之水停中焦、心脾阳虚证。方中茯苓为君,甘淡性平,健脾利湿以化饮,桂枝为臣,入心助阳,温通血脉又化饮,苓、桂相伍,一利一温,效果显著; 佐以白术,健脾燥湿,脾气健运则湿邪去而不复; 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诸药相合,温而不热,利而不峻,无论是阳虚还是水停,均有较好治疗作用,即使肾阳虚者,也可通过脾肾先后天之间相互资生的密切关系而治疗,方证对应,综合效果极佳。



 

3.2 真武汤温肾利水治心衰

 

在心衰患者中,尤其是中晚期患者,心肾阳虚是常见的证候类型,多伴有水肿,病情笃重。心阳虚衰推动无力则血脉不行,肾阳虚膀胱气化不利则水湿内停,肾阳亏虚则心阳失济,心肾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真武汤”温肾利水,对于该型心衰患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本方出自《伤寒论》82条和316条,主治“太阳病……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或“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之肾阳虚衰、水饮泛滥证,对于心衰晚期,水邪内停之心肾阳虚证尤为适宜。方中附子辛热,温肾壮阳散寒,较桂枝温通之性更烈,能通行十二经,为温阳主药; 配生姜助其温通,且能散水气; 白术、茯苓健脾利水燥湿; 白芍敛阴和营,并制姜、附刚燥之性。五药合用,功擅温肾阳利水以济心阳,心阳得助,则症状可得以改善。然而从证候与临床角度来看,心衰晚期,病情复杂,证候并非一端,尤其肾为一身阴阳之根本,主藏精,内藏真阴真阳,病损及肾,常易出现阳阴互损、阴阳皆有不足的情况,而真武汤方中虽有芍药反制,毕竟辛温燥烈,易于伤阴,方证并不完全对应。因此,临床上用真武汤治疗心衰常有加减,效果虽著,却少有单方长期使用者。

 

3.3 桂甘龙牡汤温心潜镇治心衰

 

《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载: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表明心主神志,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功能,亦有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若心阳虚衰出现心神浮越之悸而烦者,可选用“桂甘龙牡汤”以温通心阳,镇惊安神。本方出自《伤寒论》第118条,主治“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之心阳虚心神浮越证,由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四药组成。本方与“苓桂术甘汤”均有桂枝与甘草。“桂枝甘草汤”出自64条,主治“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之心阳虚证。桂、甘相合,辛甘化阳,且桂枝倍用于甘草,以利温复心阳,温顿服之,为温壮心阳之祖方,加入潜镇安神之龙骨、牡蛎,温心阳兼潜镇安神,诚如《伤寒贯珠集》所言: “桂枝、甘草,以复心阳之气; 牡蛎、龙骨,以安烦乱之神”,若辨证准确,效如桴鼓。然从临床使用来看,桂甘龙牡汤使用时间一般不长,因方中龙骨、牡砺为贝石类药,性质沉重,易碍胃气,在应用本方同时,也常常加入消食和胃之品。另一方面,心衰患者一般病情重,证候复杂,除心阳虚外,也可能及脾及肾,可能存在血瘀、水停等多种因素,单用温阳一法就可能出现疗效不佳的情况。因此在心衰的临床治疗中,本方不及上述两方应用广泛,即使应用,也常辨证加减。



 

综上,心阳虚是心衰的基本病机,温阳法是治疗心衰的关键大法,尤其是《伤寒论》温阳三方在心衰的临床治疗中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与更深层次的研究。但心衰病机复杂,多为本虚标实之证,痰瘀水湿夹杂呈现,临床应详加辨证,适当配合益气、活血、利水之药,则效果更为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