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思邈对《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的研究

 乐山有大佛 2017-01-15

仲景临证重视脾胃,在《伤寒论》中有很好体现,其脾胃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深有影响,历代医家通过对其著作的研究,使其脾胃学术思想得以彰显,隋唐时期孙思邈为其中代表医家。因治伤寒“至于仲景,特有神功”,而《伤寒论》“寻思旨趣,莫测其致”,孙思邈“遂披《伤寒大论》,鸠集要妙”,于《千金翼方》第九、十两卷中全面收载了仲景《伤寒论》的所有文献。为了便于备急检索,他将仲景原文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式重新进行了编排; 同时,他又列各经病状六篇,详细记载了各经病状; 列伤寒宜忌诸篇,指导临床治疗。我们通过对《千金翼方》九、十两卷文献的研究,可窥孙思邈对仲景脾胃学术思想继承研究之大要。



 

1 以方类证,明治脾胃诸方适用范围

 

在仲景“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的启示下,孙思邈遵循仲景方证相应原则,对《伤寒论》通过“方证同条,比类相附”这种以方类证的方式,将与同一处方相关的条文汇集在一起。此方式便于比较分析,对揭示仲景学术思想深有裨益。脾胃病证诸方证的总结,能使学者明晰治疗脾胃病证诸方适用范围,更好地将治脾胃病证诸方用于临床。

 

如承气汤类方,是临证中通下胃腑结实的主要方剂,它的适用范围如何,孙思邈通过以方类证的方式,使学者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千金翼方·卷第九·伤寒上》“太阳病用承气汤法第五”中,孙氏总结太阳病篇中承气汤适用方证为九证、四方。认为太阳病“不恶寒,但热者”、“阴微者”(阳盛阴微) 、“过经而谵语”“小便利,大便反坚”者、“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其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时自极吐下者”、“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谵语者”、“发其汗不解,蒸蒸发热者”、“腹满者”、“微烦,小便数,大便因坚”等八种情况可以分别选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 而若“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者”,则宜桃核承气汤。如此将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和桃核承气汤四首相类而组成不同的方剂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我们对四方的临证适应范围清晰明了,便于临床选方用药。

 

孙氏通过将相关条文放在一起进行类比研究的方式,使后学者一目了然,能很好服务于临证脾胃病证治疗时的选方用药。为后世研究仲景学术思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



 

2 总结病状,明脾胃病证临床病证治疗

 

孙思邈列各经病状六篇,详细记载各经病状,其中列有“阳明病状”和“太阴病状”两篇。从众多医家观点来看,《伤寒论》之六经主要指足经,阳明病则主要指胃,太阴病则主要指脾,孙思邈所列此两篇便于我们了解脾胃病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如在“太阴病状第一”中,对太阴病证临证表现、治疗、预后,在仲景文献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其总结太阴病证为: “太阴之为病,腹满吐,食不下,下之益甚,时腹自痛,胸下坚结”、“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脉浮而缓,手足温,是为系在太阴,太阴当发黄”、“腹满时痛,为属太阴”,将太阴病证临床情况集中展现出来。对太阴病治疗总结出: 若“脏有寒”,“当温之,宜四逆辈”; 若“脉浮”,为病在表,还未入脏,则“可发其汗”。而“太阴病,欲解时,从亥尽丑”、“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为欲愈”和“伤寒小便自利,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烦,暴利十余行,必自止,所以自止者,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则是对太阴病预后文献的总结。上述文献切合脾病临床实际,便于对脾病清晰认识。

 

经过孙氏对太阴、阳明病状的总结、归纳,使后世对脾胃病证的诊治认识更清晰,其为脾胃病证的辨证治疗提供了便捷的门径,也为研究《伤寒论》中脾胃病证提供了文献研究的方法及基础。



 

3 伤寒宜忌,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孙思邈又设伤寒宜忌诸篇,指出治疗宜忌,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治疗方法。

 

如在宜下第六中他说: “大法秋宜下。凡宜下,以汤胜丸散。凡服汤下,中病则止,不必尽三服。”指出下法常用的季节为秋季,在使用下法时应以使用汤剂为主,在服用泻下汤剂时应中病即止。这对掌握使用下法的基本原则有重要指导意义。再如其对宜下的证候总结中有下利一症,而宜温第七中亦有下利一症,通过其所总结的文献,学者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哪种情况该用下法,哪种情况该用温法。今列其总结的文献示例: 当用下法的下利有“三部脉皆浮,按其心下坚者”、“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不欲食者,有宿食”、“下利瘥,至其时复发,此为病不尽,宜复下之”,对里实结滞所致诸下利,用下法通下里实结滞; 当用温法的下利则为“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先温其里”、“下利,脉迟紧,为痛未欲止”、“下利,脉浮大者,此为虚,以强下之故也”、“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者”、“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其脏有寒故也”、“下利,欲食者”,对太阴、少阴虚寒所致下利,则当以温里的方法治疗。通过这样的文献汇集研究,我们对临床脾胃病证的诊治更清晰,能更合理选用治法方药。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孙思邈对仲景《伤寒论》文献的归类总结,在揭示仲景脾胃学术思想方面,为后世研习仲景脾胃学术思想、临证运用仲景脾胃学术思想提供了便捷的门径; 同时这种对文献进行归类整理研究以揭示其内在本质的方法也是值得后世借鉴的,对后世医家研究《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也是很有启发的。

 

【本文来源:刘琼,伍红梅.孙思邈对《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的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1):99-1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