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湿生百病生。湿气会导致人的食欲下降,同时伴随着头晕眼花、胸闷腹胀等症状,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 在我们身体上,有几个排湿口,只要找对了它们,将湿毒排出去,就能少生病。 ①腋下 腋窝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素,应常常去按揉,以疏通这口井。 ②肘窝 当你出现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问题,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一周一次,可保这口排污井的通畅,排出心肺毒素。 ③膝窝 膝窝在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平时可拍打此处5~10分钟至淤斑痧点显出,每一至两周拍打一次。 ④阴陵泉 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再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每天要用手指按揉,时间不拘,空闲的时候就可以,但要保证一天总共10分钟以上。 ⑤ 承山穴 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因为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所以,刺激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另外,《本草纲目》认为,芡实薏米茶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平时湿气重的人多喝芡实薏米茶,过不久就会发现早上醒来不觉得头重重的了,整个人也清爽了;厚厚的舌苔薄了;刷牙不恶心了;头发和脸部没那么爱出油了;水肿的情况好了很多;吃饭的时候食欲也变好了。 自制法: 取薏米仁、芡实、赤小豆各5克,用冷水浸泡5个小时,洗净后加水煮一小时,再加入1克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转小火煮半小时,饮用其汤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