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每天背点《伤寒》,我已经背诵54天啦!

 圣手书生fahdq3 2017-01-15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三两(辛温) 桂枝三两(辛热) 芍药三两(酸寒) 细辛三两(辛热)甘草二两(炙,甘平)通草二两(甘平) 大枣二十五枚(甘温)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吴茱萸二升 大枣二十五枚(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二两半(去节,甘温) 升麻一两一分(甘平) 当归一两一分(辛温) 知母十八铢(苦寒) 黄芩十八铢(苦寒) 萎蕤十八铢(甘平)芍药六铢(酸平)天门冬六铢(去心,甘平)桂枝六铢(辛热)茯苓六铢(甘平)甘草六铢(炙,甘平)石膏六铢(碎,绵裹,甘寒) 白术六铢(甘温) 干姜六铢(辛热)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干姜(辛热)黄芩(苦寒)黄连(苦寒)人参(甘温)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译文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译文:

手足厥冷,脉象很细,好像要断绝一样的,主治用当归四逆汤。

评析:

本条讲血虚寒凝致厥的症治。

本症的手足厥冷,是血虚寒凝,不能荣于脉中,所以脉细欲绝;四肢失于温 养,所以手足厥寒。假使不是脉细欲绝,而是脉微欲绝,那就不是本方所能主治,必须用通脉四逆汤,着重回陽救逆。本症大多因平素血虚,外感寒邪,气血被寒邪所遏,流行不能通畅所致,故用当归四逆汤以养血益营,温 通血脉。

当时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 服一升,日三服。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译文:

若病人体 内素有寒饮停滞,而又见上症的,治疗可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评析:

本条讲血虚营寒兼有寒饮的治法。

本条紧接前条诸症,假使患者平素有久寒或寒饮宿疾,在使用当归四逆汤时,应当再加入散寒涤饮降逆温 中之吴茱萸、生姜以治其久寒,即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张锡纯谓“内有凝寒,重加吴茱萸、生姜,温 通经气”,并辅以清酒,扶助药力,散久伏之寒凝。根据临床 所见,本症常兼有巅顶痛、干呕、吐涎沫,或寒疝症瘕等症状。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二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大枣二十五枚(擘)。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 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①,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注释:

①内拘急:腹中挛急不舒。

译文:

大汗淋漓,而发热仍不退,腹中拘急,四肢疼痛,又见腹泻、四肢厥冷而怕冷的,是陰盛陽亡的征象,主治用四逆汤。

评析:

本条讲陽虚陰盛寒厥,表虽未罢,亦当急温 其里。

大多数注家皆认为本条症候是陰盛于内,陽亡于外。大汗出而热不去,是邪气不从汗解,陽气反从汗亡。陽气外亡,则经脉失却温 煦,于是内则腹中拘急,外则四肢疼痛。陽虚寒盛,所以同时伴有下利、厥逆而恶寒。治当破陰回陽,故用四逆汤主之。细看原文内容,并不尽然。从“热不去”来看,表明是原有症而不是续发症,当然原有症的性质也能改变,但是与“恶寒”联系起来分析,陽气外浮不应有恶寒,现在热不去仍有恶寒,可见当是表症未罢。即所谓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大汗出,一方面邪不去而表症仍在,一方面陽气大伤,因而发生内拘急、四肢疼、下利厥逆等变症。其次,如果发热为陰盛陽浮,则应当用通脉四逆汤,而非四逆汤所能胜任。既然热不去不是虚陽外浮,而是表症未罢,何以不先解其表,却用四逆汤温 里?这在论中已有先例,如“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由此可见本条是表里同病先里后表的治疗方法。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译文:

因大汗出,或严重腹泻,而手足厥冷的,用四逆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因误治而致陽虚厥逆的治法。

大汗大下,皆能使陰液亏乏,陽气耗损,严重者,每多导致亡陽。如“太陽篇”中“太陽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即是因过汗而陽虚液脱。又如“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救里宜四逆汤”,是因误下而陽虚下陷。本条因汗下太过,陽气外亡而致手足厥冷,所以亦用四逆汤急救回陽。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①结在胸中②,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注释:

①邪:这里指停痰食积等致病因素。

②胸中:概指胸胃。

译文:

病人手足厥冷,脉忽然出现紧象的,这是实邪结在胸中所致,应有胸脘部胀满不适,虽然饥饿却不能进食等症状,治疗当用涌吐法,可用瓜蒂散。

评析:

本条讲脉乍紧是因胸中实邪阻滞,陽气不得四布所致,故宜瓜蒂散涌吐。脉乍紧为邪结,如热痞症的脉浮而紧,紧反入里,则作痞;大结胸症的脉沉而紧,皆属于邪结。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①,必作利也。

注释:

①水渍(zì)入胃:此处胃实指肠,即水饮渗入肠中。

译文:

伤寒病,四肢厥冷,而又心下悸动,是因水饮所致。应先治其水饮,当服茯苓甘草汤,然后再治其厥。如果不这样,则水饮浸渍渗入肠中,必致发生腹泻。

评析:

胃虚水停致厥的症治。

厥冷的原因很多,有因热、因寒、因血虚、因陽微等不同,治疗时必须针对这些致病的因素,才能获效,所谓不治其厥而厥自治。本条肢厥是因胃有寒饮,陽气被遏,不能外达四肢所致,故除厥逆而外,尚有水气凌心的心下悸可资佐证。《金匮·痰饮咳嗽篇》也有“水停心下,甚者则悸”的记载。厥与心下悸并提,就是“水厥”的辨证眼目。肢厥由于水气,自应先治其水气,水去则厥自愈,所以用茯苓甘草汤温 胃散水,而不用其他治厥方剂,这是治病必求其本的又一范例。假使不知先治其水,就违反了治病求本的原则,不仅不会收效,水气势必下渗入肠,而续发下利。因此,先治其水,不但水去厥除,而且寓有防患未然的积极意义。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①不至,咽喉不利②,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注释:

①下部脉:尺脉而言。亦有称足部脉。

②喉咽不利:咽喉疼痛,吞咽困难。

译文:

外感病六七天,峻下以后,出现寸部脉沉而迟,尺部脉不现,手足厥冷,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唾吐脓血,腹泻不停的,属难治之症,主治用麻黄升麻汤。

评析:

本条讲邪陷陽郁、寒热错杂的证治。

病至六七日,邪气已当传里,若表邪犹未尽解的,仍应解其表邪,如表解而兼有里症的,则当攻其里,这是先表后里的治疗原则。设不先解表而径用攻下,其病不仅不除,反致正气益虚,邪气内陷。本症即是大下后的变症,手足厥逆,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颇似陰盛陽虚,然而陰盛陽虚,不应有咽喉不利,唾脓血等症。据症析脉,就可断定这种脉的变化是邪陷陽郁的缘故,陽气内郁不得外达四肢,所以手足厥冷。下后陰陽两伤,陰伤而肺热络痹,故有咽喉不利,唾脓血的上热症;陽伤而脾寒气陷,故有泄利不止的下寒症。本证邪陷陽郁,肺热脾寒,治热则碍寒,治寒则碍热,泄实则碍虚,补虚则碍实,故曰“难治”。针对这样复杂的症候,只有复方才能胜任,症情虽然复杂,但毕竟有其主要方面,邪陷陽郁就是病机的重点,所以治以发越郁陽为主,兼清肺温 脾,滋养营血的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芍药六铢、天门冬六铢(去心)、桂枝六铢(去皮)、茯苓六铢、甘草六铢(炙)、石膏六铢(碎,绵裹)、白术六铢、干姜六铢。

右十四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 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今尽,汗出愈。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译文:

外感病四五天,腹中疼痛,若腹内有气转动下行趋向小腹的,这是即将腹泻的先兆。

评析:

本条说明欲作下利的先兆。

在下利将作之先,其腹中之气,必有下趋之势,且发辘辘之声 ,其腹痛亦是随气向下,因此,为即将下利之兆。所谓四五日,乃假定之期,此时病者如里陽不足,陰寒转甚,水谷不得正常运化,即会下趋为利。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①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注释:

①寒格:上热为下寒所格,致饮食入口即吐,故称“寒格”。

译文:

伤寒病本因虚寒而腹泻,医生又误用吐、下的方法治疗,以致中焦虚寒更甚,反而格热于上,因之吐泻更加厉害。假使饮食入口即吐的,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误治形成寒格的变症及其治疗。

本自寒下,是追溯治疗以前的病情,原有下寒上热症候,从条文中“寒格,更逆吐下”来看,正说明致误的原因,所以,单就下寒来解释是不确切的。“若食入口即吐”,是辨证的关键,王太仆说:“食入即吐,是有火也。”据此可见此症不仅肠寒下利,而胃热气逆尤重,所以治取苦寒重于辛温 的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本症与戴陽症虽然都是下寒上热,但病机完全不同。戴陽症是下真寒而上假热,本症是下真寒而上亦真热,而且以上热为主。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两升,去滓,分温 再服。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译文:

虚寒腹泻,有轻微发热,口渴症状出现,且脉象弱的,是邪气已衰,陽气来复,预示疾病即将痊愈。

评析:

本条讲陰盛下利将愈的脉症。

本条下利是虚寒症,所以当出现微热而渴时,即为陽复之兆。脉弱又表明邪势已衰,脉症合参,故知病将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译文:

腹泻脉数,并有轻度发热汗出的,病即将痊愈;假使又见脉紧,为病仍未解。

评析:

本条讲寒利将愈的脉症及未解的脉象。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 ,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陰负趺陽①者,为顺也。

注释:

①少陰负趺陽:少陰即太溪脉,趺陽即冲陽脉。少陰负趺陽,谓太溪脉小于趺陽脉。

译文:

豆瓣还陽腹泻,手足厥冷,无脉搏跳动的,急用灸法以回陽复脉。若灸后手足仍不转温 ,脉搏跳动仍不恢复,反而微微喘息的,属于死候。若足部的太溪脉和趺陽脉仍有搏动,而趺陽脉大于太溪脉的,为胃气尚旺,属可治的顺症。

评析:

本条讲厥利无脉,灸后的两种转归。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与“少陰病篇”中“利不止,厥逆无脉”颇同,但彼由陰盛与陽药格拒而致,尚伴有“干呕烦”等症,本条无格拒之因,可见症情尤为严重,是时用汤药来挽救其陽,恐怕是缓不济急,所以用灸法急救。如果灸后厥回脉还,就可转危为安。如果灸后手足依然不温 ,脉象依然不见,反而增加微喘,是陽竭于下,气脱于上,多属死候。假使未发生微喘,手腕部脉虽未还,只要足部脉未绝,尚有转机,尤其是趺陽脉胜于太溪脉,症势虽然严重,仍有治疗的余地,所以说,“少陰负趺陽者为顺也”。少陰负趺陽,为什么为顺?因为趺陽为胃之经脉属土,太溪为肾之经脉属水,一主后天,一主先天,少陰脉负于趺陽脉,表明胃气尚好,则生化有源,即所谓“有胃气则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