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铎的书法特点

 陋室书屋2 2017-01-16
        王铎的书法特点 - 绿岛乐曲 -              绿 岛 乐 曲
 
        王铎书法在吸收更多古典养分的同时,最终选择了米芾作为自己深入传统的切入点和树立个人风格的突破口,从而创造了自家面目,五十多岁走向成熟。
        王铎草书在用笔上,早年受“二王”的影响,笔势较为平和,行笔温润,中年学习米芾后,笔势、笔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笔法变圆转为方折处增多。起笔多为方折,这类用笔特征,是以近似90度的直角顿笔入纸,然后迅速弹起收笔,下笔果断,力度较大,极大表现了草书线条的钢性!王铎在米芾笔法的基础上,进而夸张运用,激荡跳跃,方折劲挺。其次,王铎草书的笔画起笔处夸张其落笔形态,一反“二王”、米芾侧锋落笔,匀称铺毫的惯式,而发展成落笔成点,反毫平铺的运笔方法,或圆点、或方点、或侧点,与折角处突出的方折劲挺形态共同构成了王铎的笔法特征,加上笔画的挺拔劲直,形成了其刚健的线质和激荡起伏的用笔节奏。
        王铎草书行笔速度很快,提按变化明显,提按变化体现在单个线条和线条之间的变化中。线条在运行中动作比较简单明快,线条的粗细变化均呈渐变方式,没有多余的动作,表现了草书的明快爽利。王铎草书很多收笔都是顺势送出,速度感强烈。我们可以透过每根线条的组合,把笔画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线段来分析其线条组合构成的特点。王铎对一些线条组合一般都是"顿笔起、轻收笔,再顿笔起、再轻收笔这样一个跳跃式的节奏。
        一般情况下,王铎基本上是通过字型的大小和用墨的浓淡来调整节奏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在单字中线条粗细变化不大,但在整幅作品中就产生了粗线条的字和细线条的字的对比。单字中线条粗细的变化主要是通过起笔的粗与收笔的细,以及下一笔画的起笔粗,收笔细这样一种变化造成节奏变化和粗细对比的。
        王铎草书结字上主要体现在:一是正欹变化,整体字做倾斜,或左倾或右倾。二是字内倾斜。左部分左倾,右部分右倾,形成上开下合的结体形式。三是结构疏密。由线条的收放决定。线条收放主要是夸张线条的长短实现的。王铎草书字间正欹分明,联系形式丰富多变,强调欹侧,很少有字在一条中轴线上。但是不向米芾那样趋于左倾态势,而是采取左倾右倾相结合方式,有事多字或一行同方向倾斜。王铎操书字间或连或断,连则数字,断则上下呼应,错落有致。每行字的字间空间紧密,左右空间距离较大,形成了字间空间的疏密鲜明变化。
        王铎草书用墨上,王铎草书表现出对墨法的总结与继承和出类拔萃的创造才华。成片的涨墨与大片的枯墨强烈对比喻示了他雄奇高伟的艺术个性。其作品的墨量由涨到湿,由湿到干,由干到渴。中国画中有墨分五彩之说,利用墨之浓、淡、干、湿可以使画面产生出千丝万缕的变化,呈现出无穷的韵味。王铎在中国画中悟到用墨之道,并大胆的用到书法创作中,进而增强了书法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所以说他的作品的冲击力是他巧妙用墨的功劳。历史上在王铎以前没有一个草书大家用“涨墨”法,此法实为王觉斯独创。如《行书奉龚孝升文卷》是一幅典型的“涨墨”佳作,王铎利用墨的枯润、浓淡的大反差,使作品产生了动荡与跳跃。又如《行书文语轴》则用“蓄墨”涨水法,在书写中展现晕、枯、淡之效果,通篇感觉是一幅典雅的丹青画。再如其48岁所作的《临王羲之小园子帖》,这幅作品更具有涨墨的特点:整幅作品中,起首第一字“仆”字的左偏旁就完全被涨为墨团,当写至第九个字“杂”字时,其涨墨效果比第一个字还要过分,人们的视线完全被这两个突兀而强烈的墨团所吸引,并怀着兴趣读下去。更出奇的是“可”字已经涨成一个逗号形态。王铎通篇有意识的使用涨墨呼应对比也十分明显,如上部第一行第一字的“仆”字和第三行第一字的“故”字的涨墨与右下角“杂”“可”“处”“静”等字呼应,中部第二行的“往”字与的三行的“伦”相呼应,这种不同位置的参差对比,使作品在整体的视觉效果上显示出别具一格、鲜明的特点。王铎涨墨的运用使他的书风有别于典雅婉转、流美新妍的魏晋书风,他先是取法二王又与之面迥然不同。二王用笔圆转秀丽,王铎则是方圆兼施;“二王”用墨均匀润泽,王铎是涨墨浓墨干湿并用,开拓并丰富了书法用笔用墨的空间,形成了极具渲染的视觉艺术效果。他造就了书法艺术的视觉转换,也是一种审美意趣的升华。王铎的涨墨效果的使用对清代以后尚趣书法的发展,特别是近现代书法有很大的影响。
        王铎书法特点是什么 王铎字怎么评价
        王铎书法特点
        王铎,清朝时期的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如今,都是被大家视作珍宝的。而且尽管他在仕途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是他依旧没有放下对书法的热爱,一直潜心练习,从未松懈。这也就是王铎书法水平愈加高超的原因。
        王铎书法作品
        王铎的传世墨宝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别都是比较多的,像什么题词和法帖都是有一直流传下来的,比如《清史稿》和《拟山园帖》都是很有名气的在书法历史上。有一个说法叫做“先王后王”,先王指的是王羲之,而后王则是指的就是王铎,这是多么高的历史评价。
        王铎的楷书之中,他的小楷体现着淳厚又有高古的感觉,而大楷则充满了强劲刚毅的感觉。字体上严肃中却不失典雅的气质。每一笔一划都强劲有力,给人一种强烈的气势扑面而来,每一个字之间整体之间虽然聚集的靠近,但是并不显得杂乱无章,是仅仅有条,让人赏心悦目。对于行书上,王铎用笔沉着又痛快,笔触线条流畅又充满了跳跃感,文字在他的笔下在纸上疾骋。在用墨的方法上,王铎用墨可以用大胆来形容,让人感觉酣畅淋漓,而且文字之间过度很是自然。王铎草书的书写的行笔的速度是有节奏的,因为行笔速度快,所以节奏明显。文字线条的粗细变化随着节奏呈现一种渐变的方法,没有其他一丝一毫其他多余的动作,显得干脆利落。
        王铎字怎么评价
        王铎,清朝时期的有名的书画家。他官位做到挺高的位置,但是对于书法的热爱从未减少。他可以日复一日,不间断的去练习书法,只为在他的书法之中能够更加完美,追求更好,只为精益求精。
        王铎书法作品
        在中国的书法史上,有一个说法,就是“先王后王”,先王就是著名的书圣王羲之,而和他并名的后王就是王铎。另一个说法,明朝的董其昌他的书法在当时盛行一时,但是王铎则提倡取用法,开创新的书法局面,独树一帜,所以历史上将董其昌和王铎齐名,并称作为“南董北王”。
        王铎的书法上是风格多变的,他是一个书法奇才。他的字中,草书是把二王当做宗源,并且学习米芾和颜真卿的一些笔法,所以他的草书字是强劲洒脱的,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让人看字也可以看出奔腾之感。王铎的楷书则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但在此中却不乏一种典雅的气质,一笔一划间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每一个字都显的很挺拔。王铎的行书里的字体用墨大胆,但是却不失沉稳,让人感觉稳健,一种清风傲骨之气跃然纸上。字体上,王铎的行书纵横曲直,字体总的来说略长,微微会向右边倾斜,结构耐人寻味,巧拙结合。
        王铎擅长写诗文,尤其是在书法上有及其卓越的成就,他的字不同的字体会带给别人不同的感觉,时而奔放时而含蓄,所以被世人称作“神笔王铎”。
        王铎楷书
        我个人觉得,王铎的楷书的造诣在他所有的作品中算是比较低的了,比起他的行书和草书,他的楷书,我觉得只能算是一般了。不过对于我们来说,不管如何,他的楷书也是有很多学习之处的。
        清代王铎楷书《明肃府本淳化阁帖》
        纵观全局,王铎的楷书还是比较方方正正的,但是仔细一看,他的楷书“横”笔并不平整,他的横基本往右边提升,所以往往造成他整个字都有一些倾斜。他的“竖”笔也并不直,有点弯曲,后来网上翻阅资料,原来,这才是楷书的真正写法,之前我们观念上的横平竖直的写法是错误的。
        比起他的大气飞扬的行草书,他的楷书就中规中矩很多了。王铎善于临摹,将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的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相互融通。王铎的大楷跟小楷我个人以为展现除了两张不同的风格,他的大概有些许行草书的影子,大气伟岸,而他的小楷就显得质朴醇厚多了。
        王铎楷书的代表作品有《延寿寺碑》,此作也是王铎学习柳体的代表作之一,但是也是流在世上唯一一幅王铎学柳的作品了。此作将柳公权的字临摹的惟妙惟肖,不管是形态还是神韵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另外,他的楷书的代表作有《一觉庵铭》、《明肃府本淳化阁帖》等。
        1、方折起笔
        这类用笔特征,这要就是以近似90度的直角顿比入纸,一般情况下下笔果断,力度较大,采用90度的顿笔然后迅速弹起收力,多位露锋起笔。这类起笔方法是其运用最多的。极大表现了草书线条尤其是王铎草书的钢性!
        2、行笔速度
        行笔速度很快,线条在运行中动作比较简单明快,线的粗细变化均呈渐变方式,没有多余的动作,表现了草书的明快爽利。
        3、收笔
        很多的收笔都是顺势送出,速度感强烈。
        4、线条组合的衔接
        我们可以透过每根线条的组合,把笔画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线段来分析其线条组合构成的特点。王铎对一些线组合一般都是“顿笔起---轻收笔---再顿笔起---再轻收笔……”这样一个跳跃式的节奏。
        5、线条的粗现变化
        一般情况下,王铎基本上是通过单字字型的大小和整字的浓淡来调整节奏变化的。主要特点就是在单字中线条粗细变化不大,但在整幅作品中就产生了粗线条的字和细线条的字的对比。单字中线条粗细的变化主要是通过起笔的粗与收笔的细以及下一笔画的起笔粗收笔细这样一种变化造成节奏变化和粗细对比的。
        6、王铎的书法作品的体式大多数看上去有往左倾斜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