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42‖【桂林有文化】想起口水都流!我们桂林人,就好这一口酸!

 观音道场 2017-01-17
微报桂林

— 不只把报纸装进手机 —

桂林日报社官方微信平台



南宁是首府,柳州有工业,桂林呢?

桂林有文化。

桂林的文化在哪里?

天赐的桂林山水不是文化,

居住在山水中,

流连在山水间的桂林人,

他们创造了桂林的文化。

……

“微报桂林”开通【桂林有文化】系列栏目

与你一起寻找桂林的“散珠碎玉”

寻找历史文化中,桂林人祖先的故事


还记得家里的老味道吗?没有食欲的午后,母亲会从坛子里拿出酸脆的萝卜、藠头,一家人就着白粥,再来点豆腐乳,就是夏天里最好的午餐。

酸、咸、香、辣,是桂林人的饮食特色,也是许多桂林人家中少不了的老味道。今天,我们想跟你一起回味,桂林人的“酸”。

桂林人的酸辣口味


桂林是古老的移民城市,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菜蔬茂盛,人们随季节变化而常吃新鲜蔬菜。入秋,更是瓜果蔬菜丰收的旺季。因为湖南人来此定居人多为主,带来湘省食风。且毗邻的粤、黔、滇及邻近四川等省,各省的人又各自将家乡的饮食习惯和食品制作方法,融会而来。使桂林人春夏喜欢微辣、清爽的口味;秋冬爱好辣香味浓的滋味。

加上桂林又为卑湿之地,素有“雨桂林”之称,还因石山水质硬,碱性大,在家庭菜肴中,以酸味配料制作的菜肴来佐餐,尤受群众喜爱。立秋后,直到深秋,旧时各家主妇各显其能,制作各种酸菜、榨菜、腌菜、酱菜等,以备食用和做调味佳品,并为四季常备菜,相沿而成地方重要的饮食习俗。

今天要说的,便是老桂林家中必不可少的“酸坛子”


坛子越久 酸味道越正


“来尝尝,前几天才新起的坛子。”家住铁西四里的张大爷拿出了刚刚腌好的豆角和萝卜皮,一股张扬的酸味,窜进鼻子,让人忍不住咽下了好几口唾液。

桂林自古就有腌酸的习惯。嗜酸嗜辣,几乎餐餐离不开酸辣,酸辣椒、酸笋、酸菜、酸豆角都是桂林人家餐桌唱主角的菜。从前的桂林人家里,几乎都有一个瓦罐酸坛子,萝卜、豆角、藠头、姜……生脆的蔬菜都能做腌酸的材料。随便捞上几个,加些肉末、螺蛳肉清炒,就是一盘地道的桂林家常的下饭菜。如今,市场化的繁荣,所有酸菜都能在市场里买到,也只有在老房子里住着的老桂林人,还保留着泡酸坛子的传统。

“我家的酸坛子多少年?真记不清了,总之我嫁来这个家的时候,就带过来了。这种老坛子,现在很少有了。”张大爷的老伴,是个酿酸的“高手”,她告诉记者,从她还是姑娘的时候,就跟着母亲学了。出嫁了,就带着这个可以装十多斤材料的酸坛子,一起搬到了这里。

张大爷说,按照老桂林的说法,坛子越久,酿出来的酸味道就越正,所以那么多年,他家的酸坛子就没换过,里面的酸也一直没断过,味道更是街坊间有名的。



怎么做“酸坛子”?


“以前的人穷又嘴馋,瓜果也不像现在这样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比如豆角,都是2个月就没了,嘴馋的时候,想吃点瓜果,就想出来把他们腌起来吃。桂林的酸,就是这样来的。”今年已经73岁的张大爷,说起酸的来历,头头是道。

张大爷的老伴说,用传统的酸坛来腌酸,叫做“起酸坛子”。想要酸坛子里的酸水一直不坏,必须用生水,这叫做“起生坛子”,坛子里加入 高度桂林三花酒、盐、糖,再把想要加的豆角、姜等等统统放进去,不用几天,坛子里就能飘出好吃生脆的酸来。“想要坛子不倒(坛子里的酸不坏),就得养坛子,比如放些藠头、笋子进去,不用吃它们,好的坛子,都是靠它们养的。”

“桂林人,就是好这口酸,吃米粉要酸,酸辣椒、酸笋都要这个坛子,说实话,外面买的酸我是真不放心,所以它算是我们家的宝了。”张大爷说,家里的坛子,也是儿女们心心念念的美味,外孙从3岁起就在吃着酸坛子里的酸豆角长大,现在到了北京读大学,每年暑假回家,最想的还是家里的酸菜。“这个坛子,就是为我外孙起的,他马上就要放暑假回来了。”张大爷笑着说。



你家有酸坛子吗?

它今年多少岁?

你最喜欢吃哪一种酸?

做酸坛,你还有哪些窍门?

快戳文章右下角的【写留言】告诉我们吧!



作者:秦紫霞  张苑 张美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