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吃萝卜夏吃姜,就能不劳医生开药方?

 生活感悟馆 2017-01-17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真的能不劳医生开药方吗?

     中医认为萝卜是凉性的,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萝卜有“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 的功效,所以正好能解胃中烦热;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多种功效。“冬吃萝卜夏吃姜”这种说法,并不是说冬天只吃萝卜,夏天只吃姜。实际上,萝卜和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只是冬季要适当多吃萝卜,夏季适当多吃一些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原因何在?

一是因为气候的原因。夏季气候炎热,阳气蒸腾于外,与此同时,在里的阳热反而虚少,比如夏天井水凉,冬天井水热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夏季,人体“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很容易生腹泻之疾;冬天的情况正好相反,阳气向里向内,处于收藏状态,在外的阳气虚少,在里的阳气积多,因而表现为天寒地热。对应于人,则为“阳气在里,胃中烦热”。简而言之,夏季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吃生姜可以温胃健脾;冬季阳气在里,胃中烦热,吃萝卜可以清解积热。

另一方面,是人们的饮食习惯。由于夏季炎热,人们往往贪凉饮冷。而过食寒凉、吹空调过冷过久,都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这时喝一点生姜汤,可起到散寒祛暑、开胃止泻的作用;冬季人们习惯进补,相对活动较少,因而体内易生痰热。此时进食萝卜,具有清热化痰,消积除胀的作用。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描述:“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在农历中,夏季以五月为代表,阳气在于外,天气炎热,体内的阳气不足,易生冷生寒,心烦口渴,却易腹泻。冬季以十一月为代表,阳气在于内,天气阴冷,体内阳气积多,胃中烦热,却易便秘。

“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谚语采用了古代常用的一种互文的修辞手法,冬夏泛指一年四季,实际上是指四季常吃萝卜和姜,对身体有益,健健康康自然无需药方。谚语重点提醒人们在炎热的夏季多吃姜,生姜性属辛热,温胃健脾,可以改善内虚;寒冷的冬季多吃萝卜,萝卜性属甘寒,可以清解积热。这与中医的阴阳调和理论极为合拍,以此二物调理身体,可以达到现在所说的食疗功效。

很多谚语都是我们祖辈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积累的知识,自有科学道理。要想“不劳医生开药方”,我们需要掌握“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合理方法,先来说说生姜的“食用说明”:

第一,生姜分为两部分,生姜肉和生姜皮,两者药性药理大为不同:姜肉是热性,姜皮是良性。平时炖汤做饭时,生姜尽量不要去皮,以免过犹不及,导致上火;但是如果患了风寒感冒,想喝上一杯红糖生姜水缓解病症,生姜最好去皮,以免阻滞生姜肉发表散寒的功效。

第二,生姜性热,对于风寒感冒或者胃寒引起的呕吐,生姜红糖水会有作用;但对于热感冒或者中暑引起的症状,生姜就只能“火上浇油”了。

第三,不宜多吃。这点应该没什么疑问,不论什么时候,“过犹不及”都是金玉良言。

萝卜的“食用说明”就简单很多:

第一,萝卜可消积滞、化痰清热、下气宽中、解毒。但萝卜为寒凉性食物,体质偏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第二,萝卜主泻且性寒凉,不宜与很多补食同用,比如人参。另外萝卜和胡萝卜不同,胡萝卜主补,二者也不宜同食。

第三,不宜多吃,理由同前。

推荐以下几种食疗方法:

醋泡姜每天3片醋泡姜。生姜切片,把切好的姜片放到玻璃瓶子里,倒入米醋或陈醋,没过生姜,密封保存,放到冰箱,冷藏一周。每天3片。

功效:温胃散寒,活血止痛。长期食用效果更好。

姜糖水生姜带皮切5片,放入滚开的水中,3分钟后加入红糖当茶饮。功能:解表发汗,散寒止痛;姜汁牛奶:姜汁1汤匙、鲜牛奶200毫升、红糖适量,将姜汁、牛奶和红糖混匀,隔水炖熟饮用。

功效:温胃、健中、散寒、安神。

山楂布渣叶青天葵煲青萝卜山楂10克,布渣叶10克,青天葵6克,青萝卜1个,蜜枣1个。青萝卜去皮,切成小块,上述材料洗净,水1500毫升,煮开后放入上述材料,煮开后改为文火熬煮1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消食去积,化痰下气。三种材料相搭配,对于防治冬天食滞感冒以及时令流感很有帮助。

白萝卜黄豆煮白贝白萝卜500克,黄豆50克,白贝100克。上述材料洗净,水1500毫升,先煮黄豆30分钟,再放入白萝卜同煮20分钟,下盐调味,最后放入白贝滚10分钟后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尿。黄豆、白萝卜有很好的清热利尿功效,并能解酒毒,白贝滋阴,三种食材搭配,有助于缓解咽喉上火、口腔溃疡、口干等症状,有一定的护肝解酒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