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剑凌云古今情 ——对一具“大宝剑”的科普及微博影响简析

 木头1018 2017-01-17


还记得前一段时间河南信阳出土“牛肉汤”的网红大墓吗?


出于保护和研究目的,考古学家把它的主棺“打包外带”到了考古实验室

 

考古队员使用起重机将主棺移动到车上


元旦,期待已久的M18主棺开启工作终于开始啦~ @河南考古采用图文直播的方式公开了全过程,吸引了大批网友的关注。


其中,木棺中清理出青铜剑的消息最为引人注目。这把青铜剑位于墓主人的左手侧,长46cm,不仅剑身保存完好,外部还保留有剑鞘。
 


▲M18主棺清理出的青铜剑和剑鞘


更令人震惊的是,
在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剑身与剑鞘分离时,
剑身竟然闪现了凛凛寒光,犹如新铸一般!
 

这段“宝剑出鞘”的视频一经发布就迅速引发网友的强势围观,


视频的播放量直逼1000万,被转发接近1万,更收获了3000余条留言4万多个赞
 
▲镜头记录下的宝剑出鞘的一瞬间

随后,一组工作人员“拔剑现场”的工作照更是让网友有了身处考古实验室的实感,


大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好奇,
纷纷发出感慨,留下疑问。

其中有:

勤学好问型


小心谨慎型


中二少年型


一言不合就作诗型


在围观点赞了一圈网友留言,
又从@河南考古的回复中涨了不少新姿势之后,
小编终于想起来自己仿佛是一个文博公众号,
立志走学术科普型路线。


所以在接下来的内容里,
小编想和大家讨论两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为什么“大宝剑”历经两千余年仍然完好如初?

如果翻阅一下以前的新闻,就会发现
“寒光逼人”并不只是城阳城18号墓这把“大宝剑”特有的技能


最近正在成都“出差”的、闻名中外的越王勾践剑也是其中一员。


这件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发现时插于保存完好的木鞘之中,出鞘后剑身寒光耀目,剑刃薄且锋利。

1977年为它拍摄科教片时,经历了2400年时光的剑刃竟然一次划破了二十几层纸。实在让人为之惊叹!

越王勾践剑 春秋晚期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的越王者旨於睗剑入藏时也同样光洁如新,甚至更为耀目。


越王者旨於睗剑 战国
拨交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究竟为什么,这些青铜剑经历两千余年的时光仍然能光洁如新,不被铜绿所覆盖?难道那时的铸剑的工匠就已经掌握了现代“黑科技”?




当然不是!


其实我们关心的这个问题,考古学家也讨论了挺久。如今大部分学者认为,基本隔绝空气的埋藏环境是阻止它们生锈的根本原因 。


比如越王勾践剑被发现时,紧紧插在表面涂漆的木鞘内,剑又置于内棺,内棺外又有一棺一椁层层相套。椁室四周填有楚墓特有的密封性极好的白膏泥,墓坑上则覆盖填土夯实。


层层保护几乎阻断了墓室和外界的空气交换,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

越王勾践剑出土位置示意图


同时,由于墓室所处位置地下水位较高,使其长期浸泡在含氧量甚少的中性积水中,同样阻止了它大面积生锈。

 


城阳城18号墓的这把青铜剑也处于相似的埋藏环境之中。同样有剑鞘保护,同样置于。墓内积水的酸碱度适中,此前未被盗掘过。因而经历两千多年仍然光洁如新,出鞘时还能寒光闪现,也并非难以理解。



M18主棺与椁室


至于当时是否存在对青铜剑进行表面处理、以防止其生锈的特殊技术,现代科技检测基本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这座墓葬有什么样的背景?

18号墓所在的城阳城址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在淮河上游经营的军事重镇。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楚顷襄王退至城阳,这里又成为临时的政治中心,后世得名“楚王城”。因而,这一地区保留有十分丰富的楚文化遗存。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57年发掘的长台关一号墓和二号墓,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漆木器、丝织品、竹简等珍贵文物,震惊全国。此后,发掘和保护工作并行,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先后建立。



城阳城遗址博物馆《楚都城阳》展厅序厅


今年年初,包括18号墓在内的3座墓被盗墓者盯上,考古部门随即介入。12月上旬,墓葬的抢救性清理工作开始进行。19日,主棺被整体打包移入考古实验室。从主棺发现的青铜剑、弓和箭杆判断,墓主人是楚国武将的可能性十分大。


目前,18号墓的挖掘工作已经全部结束了,
后续的保护研究工作正有序开展。
小编的科普工作也圆满完成。

 


然而,没有停止的是@河南考古主页君搞事情的脚步。


作为一座网红级别的大墓,第三个热搜词横空出世恐怕指日可待啦~随着舆论和社会文化对考古成果的关注,各个考古所也该想办法“把宣传队建在工地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