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期拉稀不重视, 一查竟是肠癌晚期!

 释迦牟尼佛1 2017-01-19

  长期拉稀不重视!

  一检查竟是肠癌晚期!

  这种癌症广州发病率居全国第一!

   女子大肠里长100多颗肿瘤

  父亲得了儿子几乎都会得!

  扬州的刘女士父亲因肠道肿瘤动过几次大手术,最后带着满身病痛离世。去年下半年起,刘女士小腹部时不时地疼痛。直到去年年底,刘女士发现自己经常解出鲜红色及暗紫色血便。想到当年父亲的病症,她赶到市中医院检查。

  医生告诉记者,病人从大肠到直肠,长了100多颗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肿瘤,最小的黄豆大,最大的直径有3厘米,

  ”刘女士的弟弟也来检查,发现患有结肠多发息肉。“好在只有一两个息肉,在肠镜下就可以处理。”

  拉稀不是小事!

  别将肠癌当痔疮!

  ↓↓↓↓↓↓↓↓

  28岁男设计师拉稀十年

  一查就是肠癌中期

  大概十年前,张先生刚进大学,就开始每天拉稀腹泻,大便不成形,差不多每天一次。 当时医生说是结肠炎。结肠炎吃的药副作用比较大,张先生断断续续治疗过一段时间,觉得自己除了拉稀,也没有更多不适症状,就随它去了。

  再后来,张先生参加工作,成为一名设计师,经常熬夜,吃快餐,继续天天拉稀,直到最近的这次便血, 把马桶里的水都染红了。连续两天,张先生以为自己痔疮发作,跑到省中山医院肛肠外科检查。

  但肠镜检查结果,张先生结肠的回盲部有一个5厘米左右的肿瘤,通过病理活检,确定是结肠腺癌,大约处在肿瘤中期。

  医生说, 结肠癌对年轻人特别不友善,年龄越轻预后越差,年轻人得这种病,三年存活率不超过50%(一般癌症患者的病情稳定标准是看五年生存率)。

  小心!留心!

  才18岁!

  年纪轻轻也会中招!

  ↓↓↓↓↓↓↓↓

  18岁女孩长期拉稀不重视

  发现时已是肠癌晚期

  像张先生这样,不重视大便性状改变的年轻人大有人在,单亚兵医生说,他碰到 最年轻的结肠癌患者,只有18岁的女孩,刚上大一。

  “她也是之前拉稀,但是不当回事。女孩子么,觉得拉稀可能还减肥,更加不去管它了。后来是因为腹痛才来医院的,结果手术打开腹腔一看, 肿瘤已经转移到了整个腹腔,肿瘤把肠子都堵牢了,肠梗阻了,她才感到了疼痛。”

  正常结肠癌手术应该是把肿瘤都切除,再做淋巴清扫,但这个女孩的情况已经严重到连正常手术都无法进行, 肿瘤已经侵犯到了大血管,切掉肿瘤就意味着大出血。最后,单医生只能给她做了个姑息性手术,切除了部分堵住肠子的肿瘤,让肠子暂时能恢复通畅。

  大约5个月后,女孩离开了人世。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 广州大肠癌发病率在全国31个肿瘤登记点中位居第一。在所有癌症中,大肠癌上升最为“醒目”,发病率由十年前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死亡排名则在十年间从第五位升到第二位,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并且, 广州大肠癌平均发病率已经突破45人/10万,而全国仅为31人/10万。6类人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1、有家族遗传史

  2、喜欢吃高脂高蛋白食物

  3、长期便秘便血

  4、患肠道疾病、胆囊炎等相关慢性疾病

  5、长期精神抑郁

  6、长期熬夜大便性状改变超过一个月要引起重视

  “结肠癌只有三个不是很典型的症状,一、大便性状改变,天天拉稀或者天天便秘;二、便血;三、腹痛。在早期,很可能只有大便性状改变这一条症状。”

  医学上有一种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它将大便分为7类。(图自39健康网)

  偶尔拉稀或者偶尔便秘,这都正常,但如果大便性状改变超过一个月,一定要引起重视, 即使不是结肠癌,也一定有了基础性肠病如结肠炎等,最好及时到医院检查。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在饮食与生活习惯上预防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果蔬,少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多吃粗纤维食品,比如玉米、青菜、番薯等。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争取每天定时排便。对于便秘之人,更应该每

  天在规律的时间内培养便意。

  多运动,减少肥胖。

  如有发现异常,应及时检查。

  要找有经验的专科医师诊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