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hjmhjmhjmm 2017-01-19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春潮夹带着急雨在傍晚时袭来,野渡无人只有空船在随意漂流。

  【出典】   韦应物  《滁州西涧》

  注:


  1、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2、注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时韦应物任该州刺史。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至宋时此河已淤塞。 

    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黄鹂:又名黄莺,善啼鸣。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没有固定的梢公。  

     横:指随意飘浮。


   3、译文1:

    我爱怜那滁州西涧青葱而又幽雅的春草,高高的树丛里传来黄莺鸟的鸣唱声是那么地娇妙。黄昏时分的雨裹挟着春潮急速地涨满了西涧。野渡口的小渡船,斜横在黄昏的雨中,西涧显得格外的静悄悄。

   译文2: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译文3:

   我特别喜欢长满青草的涧边闲行,那枝叶茂密的树上有几只黄莺在低吟。春雨挟着春潮到晚来更加奔腾迅急。荒僻渡口的小船儿悠闲地横在水滨。

   译文4:

   喜爱西涧边丛生的细草,茂密的树丛中黄鹂欢快鸣叫。黄昏的春雨使潮水涨得快,一只小船横漂在荒寂渡口。

   译文5:

   我最喜爱滁州西涧旁自生自长的萋萋野草了,是那样幽静而又富有生机;岸上有黄鹂鸟儿在茂密的深林里鸣叫着,是那样优美动听。春天傍晚一阵春雨袭来,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杳无人踪,只有一只小船儿空自横在河边上。


   4、韦应物(公元737~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担任过江州刺史、左司郎中和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韦苏州”。韦应物青年时代不拘小节,豪傲放荡。安史之乱后,他流落失职,才开始发奋读书,并在多处担任地方官,目睹了百姓疾苦和社会弊病,思想渐趋成熟。

    韦应物的诗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留下了“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残霞照高阁,青山出远林”等流传千古的佳句。

    韦应物被认为是效仿陶渊明最神似的一位诗人,《蔡觉夫诗话》中有云:“渊明诗,唐人绝无知其奥,惟韦苏州,白乐天尝有效其体之作,而乐天去之际亦远甚。”。确实,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景致优美,高雅恬淡,清新自然。他在担任滁州刺史期间所作的诗《滁州西涧》,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借景述意,为后人广为传诵。


   5、《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作者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接下来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是说: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春潮”与“雨”之间用“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结尾句。用“无人”一说明渡口的‘“野”。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韦应物为诗好用“自”字,“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野渡”句当作如是解。舍此,便与一二句相悖谬了。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高棅《唐诗品汇》:欧阳子云:滁州城西乃是丰山,无西涧,独城北有一涧水极浅不胜舟,又江潮不到。岂诗人务在佳句而实无此景耶?谢叠山云:“幽草”、“黄鹂”,此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春潮带雨晚来急”,乃季世危难多,如日之已晚,不复光明也。末句谓宽闲寂莫之滨,必有贤人如孤舟之横渡者,特君不能用耳。此诗人感时多故而作,又何必滁之果如是也。刘(辰翁)云:此语自好,但韦公体出,数字神情又别,故贵知言,不然不免为野人语矣。好诗必是拾得,此绝先得后半,起更难似,故知作者用心。

    此诗在今人王兆鹏、邵大为、张静、唐元等的著作《唐诗排行榜》排名第20名。该排行榜以“古代选本入选次数”、“现代选本入选次数”、“历代评点次数”、“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文学史录入次数”、“互联网链接次数”六个指标为统计分析,反映一千多年来的综合影响力。其中古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第9名,现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第16名,历代评点次数排名第90名,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排名第77名,文学史录入次数排名第31名,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排名第58名

   6、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初春时细雨纷纷,雨后的天空像是刚刚被清洗过一样,十分明净清洌。


   蓄水煮茶,采雨酿酒。我们所期冀的生活,无外乎是忙碌一天后回到家中,妇人做好了喷香四溢的饭菜,吃完晚饭后便闲坐在庭院中与邻里说着日常闲话。黄昏时分的乡村非常清静,薄烟袅绕,间或能听见欢快的鸟鸣。远处,还有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老人牵着老牛抽着旱烟,慢悠悠地走在乡间小路上。


   韦应物的山水诗风自成一家,闲雅清淡,含蓄高妙。这首《滁州西涧》字句隐秀,诗人用春日雨景来彰显内心隐秘情分,层层布景,步步道情。又用无关痛痒的急雨意象,道出了自己内心一丝稀薄的感伤。


  整首诗打眼望去,极素朴寻常。但经过岁月文火的慢慢锤炼打磨,画面又极幽静。幽草、深树、春雨、野渡这些不惊不乍的意象点缀,充满着隽永的韵味。溪涧边青翠的野草以蓬勃的态势生长,岸边繁茂的树林深处时不时传来几声婉转的黄鹂鸟声,十分悦耳。


   韦应物唯独喜欢这一株阒寂生长的幽草。春日的群芳百卉韦应物都不爱。他爱的,是生命力顽强的野草。山谷中的野草偏居一隅,性格孤高淡泊,不趋炎附势于烟火红尘中的繁华热闹,世俗名利。这株溪涧边生长的幽草,它活在山水田园深处自持修行,修炼好每一次春风吹来时的清雅绿意。


   山林中的野草不会与其他繁花争媚斗艳,因为名利终究会成空。只有恬淡高雅的旷然飘逸情怀才能生生世世流传。所以,这株野草亦是韦应物高雅的自况。同时,在《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中他还写了“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携手相与还”,以此表明自己心中筹划已久的归隐情怀,想在深山竹林中过着简单自足的幽居生活。


   薄暮时分,晚霞云影。


   滁州城西边,原本被捕鱼人用柳枝系在树上的渔舟,也不知怎么地挣脱了束缚,兀自横斜在河水中,随着波纹轻轻地晃动。故而诗中“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最出彩、最独树一帜的妙句。


  “急”字喻明身处朝政水深流急,难以掌控,也常常是身不由己。而一个“自”字凝练得特别精妙。兴许诗人托物言志,想表达内心渴望的无拘无束,不必听从别人安排,能过自由自在的悠闲生活。


   雨水节气过后,蜜蜂忙着采蜜,鸟儿忙着歌唱,花儿忙着绽放。河中的水流也愈来愈旺盛,像钱塘江涨潮时那般湍急。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评价韦应物的诗歌风格时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


   彼时,公元781年,唐德宗李适在位时,韦应物被封为滁州刺史一职。可此时,韦应物愈来愈厌倦官场上的明争暗斗,厌恶世俗里的鲜衣怒马。他特别希望能得到解脱,得到山水清音的沐浴。故而这首诗不仅是对春日的喜爱,亦是借物抒情表达自己厌倦朝政的蝇营狗苟,渴望幽居田园,得到人生圆满。


   我知晓,这世间的繁艳、辉煌、盛丽,你都不要。你要的,何其简单,又何其奢侈。你是想与相爱之人携手退步红尘深处,对浮生世事不闻不问,当一个袖中藏清风、鞋底踏明月的山中闲人。可是身不由己啊,你忧国忧民,是廉洁清明的好官,你还要为百姓为社稷谋福祉。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想来陶渊明躬耕田园的生活,为韦应物心中的念想作了最好的解答。《滁州西涧》最后落笔所写的春雨是清寂的、孑然的、哀戚的,因为他尚且处在朝政中,心想出世却身不由己。韦应物笃信佛教,所以在他的思想中难免会有寂寂无为、独善其身的空静想法,认为繁华是镜花水月的空,山水田园才是洗涤身心疲惫的良药。岁月始终是恩慈的,终于,韦应物圆满了心中的渴慕,过了一段半仕半隐的幽居光阴。


   佛家有言,说万事为幻象,万物皆空。想来也是,若我们以虚寂的眼光看待声色犬马的繁华,无非是翻手覆手都为一场竹篮打水的空,是抓不住的,只会让自己的灵魂愈加浑浊不堪,在红尘之中不断地迷失自己。


   但我所理解的空,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我们所抓住所拥有的事物是能让身心恬淡澄净的,或者说是一种内心清净成空的属性状态,不把世间庸碌的琐事挂在心头,也不执念于已经过去了的事物。能以通彻沉潜的清空状态来审视当下,珍惜当下。


   是了。花开无声,白云清寂,流水无言。这世间的喧哗与清净皆是我们内心所升起的对比,而禅一旦成为了对比化、概念化,则不是禅了。我们若是少了事事攀附对比的心态,以淡然的眼光来看待,自由自在,心中无对比后带来的结果烦忧,兴许身心会清凉许多。


   我问佛:如何才能成佛?


   佛说:佛就是我们自己,清净心即是佛。我们要懂得感恩,哪怕是面对逆境,遭遇批判我们的人,仍要感谢他们提高了我们的修行。我们还要以清澈的目光来看待周遭的一切,让内心如一面明镜澄净通透,如此才能照天、照地、照众生。心中无挂碍,自有清风来。


   我问佛:贪嗔痴如何放下?


   佛说:是贪嗔痴构成了我们,也是我们的存在才有了这世间的种种欲望。我要你看破、放下、自在,以清净莲心来解开心中的结。而不是执念、挣扎、苦恼。


   我问佛:何为迷津?


   佛说:万物皆空,本无迷津。你若内心贪恋浮华而放不开,便是迷津。佛不是你一世的普度者,自己才是自己的解铃人。


   我们佛:尘缘当何解?


   佛说:所谓的缘分,是以奈何桥下的水作为照见。来是明镜台,去是惹尘埃,一切随遇而安,随情而解。


   是的,我们心中要有莲花道场、有禅、有清净心,以水不断渗透的状态滋润心中的淡泊无尘。若心中少了这些,纵然周遭都是清风明月,花好月圆,也只是庸俗无用的陪衬,因为你连内心的明月都尚未用清风拂拭干净。


   禅是一缕清风,亦如掬清凉之水,浇灌心中的俗垢,拂去苦恼的尘埃。于此世今生,我们每个人都要为生活而奔波谋生,别唾弃少许人的蝇营狗苟,因为人人都有身不由己的时候。淡然地看待这个世界,兴许就不会有过多的愤懑埋怨。


   只愿我们在面对世俗之事时,少一点儿浮夸之心,多一些淡定,别忘了灵魂是为什么而出发,别忘了清醒的力量,别忘了参禅是为了感悟生命意义的本质。( 选自《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

 

   7、人生的跋涉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渡口,没有哪个渡口是你的专用码头,泊着一条只载你一位乘客远行的船。斜风细雨,天色将晚,你一路踉跄,远远看见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樯桅林立的津渡。那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图早已遗失在遥远的梦中。河流湍急,烟雨迷茫,你在人流中拥挤,不停地寻找顾盼,总期待登上一条更安全更可靠的大船,直挂云帆,通江达海,成就人生一段辉煌之旅。


   现实与梦想往往有些距离,很多时候人生会在一条不起眼的河流、一个不知名的码头起步。人生之旅永远复杂得带有神秘色彩,没有一成不变的终点,也不知道行程中会经历什么,也许这正是人生奇妙而美好所在。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你得和这一船人共渡这段历程。


   你静下心来,打量着这些陌生人,从那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开始,你得耐心地走进他们的心灵。人在旅途应该与人为友。你必须确立一个信念:每一个同船者都很重要。也许他们中间会有人成为你人生的良师和知己。你能否从他们的精神世界中获取生命的养份,完全取决于你的修行。


   可惜,我们生活在一个喧嚣的时代,以致于我们的内心经常会涌动一种莫名的浮躁。浮躁会诱使你的目光死死盯在对岸的渡口:那里是否泊着一艘新的行将启锚的渡船?你无时不在追求辉煌的人生之旅,分明刚刚落座,却已想尽快下船,以开始新的远行。你会完全忽视同渡的船友,没有时间和心情与他们作些微的寒喧,他们似乎已不复存在。你唯一的念想是莫错过对岸渡口那趟远行。古人讲,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大抵指的这种状态。


   从此岸到彼岸的过渡或许要花一生的时间。在人生的旅程中,生命与生命相处是相互取暖的。冷漠会让你丧失身边所有的温暖。生活中我们总是看到一些人匆匆上船、匆匆下船,马不停蹄,一路奔波,生命中没有片刻小憩,永远来不及与同行人打个招呼。到了人生的最后码头,除了来去匆匆的脚步,没留下太多的回味。


   更有甚者,内心的焦虑将你的感觉扭曲。你会极其阴晦地审视与你同船过渡的每一位乘客。在你的眼里,这些结伴同行的路人,可能都是你人生的对手。你一一鉴别,他们之中,哪一位会挤上应该属于你的那条船。你心急如焚,焦虑地等待及早登岸,抢先拿到下一趟的船票。这种周而复始无穷无尽的焦虑最终会将你本已微弱的幸福之光全部湮灭。


   也许,你是一位高贵且有品味的过客,对那些世俗的追名逐利持着一份淡泊和超然,你的目光既不在于对岸的泊船,也不在于同船共渡的船友,你专注河流、山脉、森林那目不暇接的醉人风光。你沉湎于内心世界的静思,在内心深处构筑着自己的精神殿堂。或许你只是默然独坐,顾影自怜,希望在自我封闭中来寻找或打通人生的某些暗道机关。


   如果这是一段平淡的历程,船到码头,各自下船,每个人又去开始自己新的旅程,也许对那些和你一同过渡的人也就淡忘了。尽管我们不知道错失了什么,而我们似乎并不在意。只有我们经历了急流险滩,惊涛骇浪,亲眼目睹一船人相扶相持所唤起的巨大力量,才会使我们真正感悟:同船过渡原本是须得几世修行又一生享用不尽的造化。


   我们不必等到危险来临时再去认识朋友,再去了解一直就在你身边的同伴。同行者本来就是兄弟姐妹,心与心足可信赖,命与命直须托付。上天给了这个机缘,只是你的心不在他们身上。错失,导致生命缺损。

 

   8、自古以来,借雨来抒写自己情愫的诗词不计其数。雨的湿润缠绵,浸润了古往今来无数诗人词客的心灵,也浸透了浩繁厚重的历史诗卷。


   最早将雨声写入诗中的应该是诗经中的《风雨》了: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到了诗歌盛行的唐代,诗歌中沐浴“风雨”的景象不一而足,各臻奇妙:“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雨,成为诗人们主观情感与客观自然对象在诗中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国人自古就有的那种“静观万物,默察于心”的丰富细腻的情感体验与感受。


   将雨声在诗中提炼为一个独特的有色有声有韵味的诗意意象的,是写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孟浩然。唐代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曾讲了这样一个诗词故事:“浩然尝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云‘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坐嗟其清绝,咸搁笔不复为继。”这大概是“雨滴空阶”最早在文学中出现的雏形了。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千古警句,确是的评。“淡”、“滴”如画龙点睛,千年之后,仍令人叫绝。这两句如龙之鳞爪,在空灵中闪现光芒,深刻地影响了后人。


   让雨的这个意境成功延伸的是晚唐温庭筠的《更漏子》一词: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清新蕴藉,不事雕琢,一洗花间词惯有的铅华与浓艳。尤其一个“空”字,动中显静,衬托雨声“滴到明”,显出离情之深,而在极度的清幽寂静中,无眠之意终未道破,它不同于晚唐李后主那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般的浩荡感伤,显得格外含蓄深挚,湿润缠绵。难怪清朝陈廷焯曾评曰“已臻绝诣”,“结三句开北宋之先声。”的确,温庭筠的词虽是从孟浩然的诗句中脱化而出,但却用精妙之笔点染出了另外一番幽深缠绵、清新空灵的艺术新境界。那“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雨声,自此浸润了无数人的心灵,并由此开启了宋代诗词中独有的“雨声诗意”之旅。


   有宋一代,诗词中的“雨声诗意”之境如缕不绝。例如“雨打梨花深闭门”、“细雨梦回鸡塞远”、“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等句,均意境深远,令人反复回味。而晏几道的“卧听疏雨梧桐,雨余淡月朦胧,一夜梦魂何处?”黄升的“此情谁会,梧桐叶上疏雨。”万俟咏的“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许听,空阶滴到明。”周紫芝的“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蒋捷的“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周邦彦的“小帘朱户,桐阴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虞世南的“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等句,虽然沾染了各自不同的心境,但词意词境无不从温庭筠的《更漏子》中脱胎而来,真是:一枝梧叶,不知多少雨声!


   雨,其实也是一种自然的美景,启迪着诗人们去捕捉那一幅幅清丽的画卷:“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小雨芊芊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欲滴”。


   雨,还可以启迪诗人们美丽的想象和别出心裁的比喻:“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


   雨,寄托着诗人们人生处境中各种不同的感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大自然普通简单的雨声,有时会融入诗人们怒澜般的情海波涛。更多的时候,会伴随诗人们走过一段缠绵清寂的心路:“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破萍面”;“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细听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每一个有名的词人,都在他的诗词中留下过关于雨的体会。


   《冷斋夜话》中记载了苏轼的一则故事:“东坡友爱子由,而味着清境,每诵‘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在贺铸的《半死桐》中,这种“夜雨对床”的怀念举动,上升为悼亡的绵绵悲痛:“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也许这其中包含着太多的感伤,苏轼又恨这样的“夜雨对床”,他另有词:“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这样的情景,在宋词史上与苏轼并称的辛弃疾的词中也有反映:“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夜雨对床”自此成为一个怀念亲友的“成语”。


   诗意的雨声,不但滴穿了整个宋代的词史,而且顺着历史的脉络一路湿润蔓延下来,直到清代,纳兰性德还在悼亡的哀婉中不厌其烦地化用这一意象:“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而曹雪芹则在《红楼梦》中写道:“秋风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俨然是一曲繁华谢幕时的末路悲歌了。

 

   9、在我们的生命里,始终漂荡着一艘远行的船,这船从我们的出生起锚,至我们老死化为尘土而停止航行。那就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情感。在中国的诗歌史中,船也和明月、清风、百花、落叶等一起,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象。由于船有着它特定的生活意义,所以它被赋予的情感也是丰富而深沉的。


   不知道为什么,船从一开始进入诗歌中的时候,就与忧愁烦恼相伴了,而且从此以后,那沉重的乡思也装满了船舱。《诗经·邶风》中有一首《柏舟》,写到了一位因为家庭矛盾而泛舟河流的妇女的心情:“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妇女和家人出现了情感矛盾,她为了散心,便登上船随意荡舟河流,因为这样的心事闹得她彻夜难眠,甚至以酒浇愁也不行,而今连泛舟也似乎并无大用。普通的船装载了朴素的情感,装载了一个质朴的妇人淡淡的忧愁。《诗经》时代出现了我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诗中出现的情感似乎也在她的身上出现过:“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经·卫风·淇水吟》)驾船出游散心,排解心中的郁闷不快,似乎也是那个时代的妇女惯常的做法。这就跟现代妇女心情不好就出去买服装或者做做美容一样。


   往后的文人诗歌中,借舟船以载离愁和乡情也成为了一种构思习惯。船是一种路途的工具,在船上有太多的游子幽思,有太多的江湖孤独,船自然就该承载那家园之思,亲人之念了。“美要眇兮宜脩,沛吾乘兮桂舟。”屈原在《湘君》一诗中写到的桂舟,其实也装载里自己对心灵的家园那无尽的牵挂,对屈原而言,他的家就是国家,就是楚国的都城,他要修饰容貌,乘舟前行,就是为了追求那心灵的家。“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杜甫后半生是漂浮无定的半生,对他来说心系国家之事过多,思想家园的时候反而少,但《秋兴》中的这一心情表白,完全证明了他无时不在思念家乡,关心亲人,无奈时事艰难,人如那无舵的孤舟,天涯茫茫,只能任意西东。文人们不比得村夫野老,他们求得满腹经纶,本来就要出来求功名,离家的愁思其实并不稀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孟浩然虽然心存隐士之志,但终究难以摆脱功名的纠缠,所以也跟杜甫等人一样,飘零天涯,作客他乡,于那船行船止之间,自然也难消心中乡思。飘零者如此,苦守寒室的家人又何尝不思念天涯游子呢?“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剪梅》)李清照这几句诗与《诗经》中的内容有些相似,但她并不是去排解家庭纠纷引来的烦恼,而是因为独自在家难耐寂寞,要去乘船消解内心的那份愁绪。但是,毕竟是独自荡舟,兴许眼见鸳鸯双飞,白鹭嬉戏,反而会增添内心的愁闷。“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真落得这样结果,还不如别去荡舟了。这不成了“荡舟消愁愁更愁”了吗?


   船是回家的脚步,也是闯荡江湖心跳的节奏,或静或动,或沉寂或洒脱,那都是男儿心绪的记录。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这船上载着的是李白摆脱流放夜郎命运的喜悦和轻快的心跳。“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这船上装着的是韦应物挣脱俗事的清闲和沉思。“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卢纶《晚次鄂州》)这舟中是浪迹江湖,谋生养家的艰辛和疲惫。“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这舟里是看破红尘,诀别宦海的潇洒和轻狂。“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范仲淹这一叶小舟上是渔夫的风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那孤舟内是隐者的寂寥。“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李商隐《安定城楼》这扁舟彰显了一个狂傲不羁的青年对功名世俗的厌弃和鄙视。“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那两三航船又流露出了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船所承接的是人的个人遭遇和心灵的旅行,有多少种船只,便有多少种情感。


   当我们置身江河湖海的岸边,我们会为那一片日边归来的孤帆感慨:多美的景致啊!是船只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的诗歌内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船与江河一起所构织的美丽风景永远是最美的画卷,它讲述着沧海桑田的变幻莫测,它播放着游子闺妇所承受的情爱煎熬。有江河湖海就有船只的存在,有船只的存在就有倾诉不尽的人世衷肠。


   人间几多悲欢事,沧海有情满船舱。那一艘亘古的帆船,从远古驶到现在,又朝着未来的湖口驶去,那里面搭乘的是一群多情的儿女,有男……有女……

 

  10、总习惯一个人独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不可以不想,我就是我的,外面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镜花水月,早晚都成空。努力构织于诗意般的生活,总是那么多愁善感,不知不觉的恋旧,禁不住别离。长久以来都在包裹着自己,甚至不愿意破茧而出,去经历风雨,于是就习惯了用外表的沉默去掩盖内心的孤寂。“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或许就是最好的诠释吧。冥冥中的火,奈何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或许前世是水做的吧。那么喜欢雨雪天,一个人撑着油纸伞漫步,喜欢那种意境美,就好像走进了戴望舒的雨巷。或许是诗读的细腻的缘故吧,不知不觉的就陷入了感时伤春的境地。或许这又是我逃避的借口吧。


   我试着努力的冲出去,用表面的玩世不恭来掩盖内心的自己。此时好像什么都可以不在乎,一些看似幽默诙谐的话语在我这里脱口而出,那游戏人生的态度越来越盖过本来的自己。“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我沉醉其中,不愿停下,更不愿醒来。我怕,怕自己再把自己锁起来。今时才知,我只是从消极出世走向了更深的消极颓废中,并没有冲出来,反而陷入了泥潭中。心中被太多物欲所掩盖,最终又失去了本我,看似入世,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我还是回去吧,所谓的由本我到超我,原来错啦,我并没能做到,反而失去了本我。我已经不认识现在的自己啦。但是,虽如此,我也不知回去了,又能如何,只好一切随缘了。


   好久没去梳理自己的生活,现在似乎已经变的一团糟。转念想想,又何必要再去苦苦地挽救黄昏,还是回身挥杖迎接东方新升的旭阳吧!望尽青山故园路,竟是走不尽长路,你也好,我也好,自寻道,向前找,自有人间道。佛道都倡导:以出世之情怀,行入世之事业。人生何时不修行,自渡……

 

   11、很久没有听古筝曲《春江花月夜》,今天偶然想起,她还沉寂在我的脑中,思绪悠远。


   如今虽身在冬季,但听着那悠悠的琴声,不觉间仿佛置身于春夜的湖边。弯弯的月儿升上枝头,月影映照湖中,微风习习,暗香浮动。琴声跳跃,雨声叮咚,醉卧于湖边庭中,思我所思,乐我所乐。琴声悠悠,时而舒缓,时而急促,如断了线的玉珠,起伏跳跃,又如川江流水,连绵不绝。闭上眼睛,春江花月夜呈现在脑中的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卷,我很想点缀其间,带着她一起漫步其间。


   夏雨属荷,秋雨属菊,冬雨属梅,却怎么也想不出春雨属什么,或许此时最能诠释春的就是琴声了。心很久没有这么安静过了,然而却又感觉到有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孤寂。不过,孤寂很快就被这悠悠的月夜琴声打破,去品味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雅,又有一份“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恬淡。整个人以融汇在琴声里,轻舞飞扬。


   春江花月夜独吟,高山流水觅知音。沏上一杯清茶,春的幽静,夏的炽热,秋的丰盈,冬的凛冽,我都一一品味。生活就如这杯茶,感觉自己就像那浮沉的茶叶,置身于水中,慢慢浸泡。一杯清茶,一首曲子,一个人,今夜无眠。


   春江花招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我还是睡着了,安静地躺在你的左边,你在我的右边枕着我,轻轻地,吹灭了最后一盏灯。夜静了,琴声还萦绕在弦上,流淌在心里,飞到梦里,你听到了吗?

 

  12、雨后的黄昏,不知名的渡口,摇曳的芦苇荡隐隐地传来一两声蛙鸣,哗哗流淌的河水层层地漂洗着漫天的彩霞,河边垂柳青翠的叶子上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微风吹来,飞起无数闪亮的水花。“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渡口的生活,虽然没有荣华富贵,但也自给自足。小船是他们的家,飘摇动荡是他们的生活。


   野渡无人,作为一个渔人,可以撒网垂钓,可以任舟自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面对蓝色的天,白色的云,流动的水,看鸟飞,听蛙鸣。偶尔应声渡船,看着来来往往的渡河人忙着自己的生计,依旧不急不忙摇橹,一次又一次地渡河,渡着熟悉和不熟悉的人们,听着或喜或悲的故事。夕阳西下,余晖斜照,茫茫的水面仿佛梦一样的空灵,一瓢河水,一网鱼虾,一缕炊烟,就是渔人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野渡,孤舟,春潮,晚雨。聆听起伏跌宕的萧曲,感悟那种超越时空的悠远,心头竟然有些湿润了。想起自己曾在无数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倚望南窗,企图在梦里的江南寻找一方诗意的天空;也曾在细雨迷蒙的黄昏,举目北望,以期在朔风扬起的北国实现内心储运许久的夙愿。幽幽的箫音,一直深入内心。久居塞北平原,习惯了北方的粗犷豪迈,殷殷期待江南的柔婉清丽,无论是小城雨巷的幽深,还是流水人家的恬淡,都久久地萦绕在心间,装扮成一个彩虹似的梦。梦中是无边的绿色,有雨后幽草的青翠,有春来江水蓝绿交融的明丽,有河水任意的流淌,岸边停泊一叶小舟,在期待一个摇橹的人,划动着层层波浪,划动着悠悠岁月……

 

  13、心灵之水,奔涌流淌的河床。

   野外之舟,渴望到达心灵的彼岸。

   春潮带雨晚来急,我是断肠人,在野寂无人的水之湄想象,你也是怎样地孤独。只想在凉风清雨中,能给你披一袭蓑衣,或撑一篙水草。

   一种深情的渴望。以圣者般的步履,以三分的酒意,七分的诗情,不即不离,聆听春雨亲吻大地的声音。而对岸,摆渡人不在。

   舟自横!自雨中来,自水中去。朝圣的人,或许,也只想做一群闲云野鹤,那也说不定。

   把那只木舟,随想成通往世外桃源的钥匙。

   搁舟之后,忘路之远近。

   整片青山绿水掩一鸿窃窃私语的春雨。春天很长,春天之后还是春天。朝圣的人永远在季节的前方。少了繁华,心就纯了。多了感激,寂寞也就远了。

   只是,今生的这个渡口,我可是你明眸无尘?你可是我等候的,那一身葱绿的少年?

   能赶上这雨,遇见这舟,无人也是相遇。

   相遇自是缘,不如不归!

 

  14、在这个将近六月,阳光渐渐烫人的五月里,再说起三月桃花雨,似乎有些不太合时宜了。然而,就像在经历了一些事后,才会有所领悟,有所收获一样,当那个杏花春雨的季节过去了,我的眼前,如此迟疑地出现烟色的美丽,像一支无形的画笔,左一抹右一抹地在脑海中抹出一幅桃花雨来。

日常生活的琐碎,总会忽略一些细节,当匆忙地在马路上走过,忽然就看到了一树初红。春天,无论盼与不盼,她总会如约而至,在呖呖细雨中,在一朵嫣然绽放的桃花里,缠缠绵绵地来。然后草长莺飞,鸟声如洗,干净的春,像那点初开的娇红。

然后然后,似乎有一支柔曼而温婉的歌,带着琉璃古典而精致的质感,在雨落桃花轻轻颤动中,浮上一种透明的暗香。

如此如此,一幅雅逸的国画般,厚重立体而浪漫灵动的季节,像画一样,展开在我们身边。

只是只是,我们总是蜷伏和沉醉家居生活,让稀薄的闲情磨蚀殆尽,纵是还有一点情趣,却失去发现美丽的能力了。于是我提醒自己,即使再忙,也要忙里偷闲,去拈草惹花,山水也自有其灵肉,虔诚地与之对话,享受一份大自然的默契。

诗人韦应物吟道: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在烟火人间,在自然面前,每个人的感觉是如此不同,而诗人的感觉和发现,更是这样的形象纤细。我想,只有永远不失去对生活对大自然亲近的热爱和情趣,才能保持这样一种从一朵最朴素的小花,也能看到整个春天的风情。

诗意地栖居,当我第一次读到这个美得无法形容的句子时,心里恍惚了很久。至今也没有足够的智慧来实现,只能把它当作生命中最爱不释心的一种境界。如何诗意地,在烟尘人间?后来又读到陆游的“一树梅花一放翁”,才明白人是不可能分身乏术的,也许就是这样,才会感觉着花草山水的感觉,无奈而不漠然,花谢而人还在,即使再想随花而谢,最终还是那具灵肉合一的沧桑之身。

写到这里,不觉有些悲观了。

最后最后,在桃花雨散珠溅玉的天地里,还有天籁可共鸣,还有万物与人的情爱,我还要怎样的感动和世界?

 

  15、出门总是忘记带伞,或许是压根就不想带。

或许是因为出生在北方黄土高原的一个小盆地。在我们这里“春雨贵如油”,印象当中雨是吉祥的象征,能生万物。

喜欢落雨的日子,闲暇时,我可以坐在窗前用好几个时晨去听雨点点滴滴落在屋檐或是树叶上的声音。城市的背光幽黯在水意弥漫中,风起过苍茫的街道、楼顶,远远近近,单调里有一种柔婉与亲切。偶尔,有从远处传来的音乐,或是悲伤或是欢快的,都与淅淅沥沥的轻风细雨柔和在一起,给灰色的天空曾添一抹或是清淅或是浓烈的色彩。雨中的叶子越发的绿了,碧绿,绿的耀眼。偶尔,有一片叶子飘落雨中,静静地,静静地,随风沉沉浮浮,最后,像一个带着水晶桂冠,衣着淡黄沙裙长发飘逸的女子与街上打着伞,或是没打伞行色匆匆的人们没在巷子的深处。

若置身微雨中,天色是阴阴漠漠的,喧嚣的城市静了。湿风吹来,有点冷,也有点儿香,是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清香。细细的雨帘中,路旁的树朦朦胧胧,像是走进一幅水墨江南画里。抬起头,任那些小雨点儿,像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欢快地向你跑来调皮地在你脸上留下一个甜甜的吻,那清凉的天使般的吻足可以滋润一颗枯竭的心灵,周围的一切变的亲切,不再有冷漠,不再有孤单。不由的你会向着它们恬静地笑了。若疲惫时漫步雨中,微风里漫天的雨丝,绵绵的,柔柔的,就像慈爱母亲的双手轻轻的抚慰,让你不再去想什么,就那样静静地,静静地偎依在她的怀里尽情享受那份安逸。

雨是真诚的,没有任何掩饰,小雨是温柔缠绵的,大雨是凉爽明快的,暴雨也不都是冷酷的。

记得的有一次,阳光明媚,行走在路途。突然,乌云密布闪电雷鸣。不容我如何地飞奔,刹那间,雨还是下了。雨点大颗大颗的,谁想中间还有玉米粒大小的冰雹,不时的狠狠地掉在我身上。地面上,它们凌厉跳跃着,树叶被这些晶莹剔透的小冰球砸的支离破碎。我茫然地望向天空,茫茫苍穹,我不知道雨带着的是何等的使命,滂沱的雨中一道道闪电划过天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路上早已没有人影,我无处可躲避,只能走下去,忘记所有的恐惧,茫然,无奈,疼痛,在失落走下去。雨,已是我唯一的朋友。

当眼前已是绿树和碧草渲染着的翠色的世界的时候,天空如洗,尉蓝的像一面镜子,鸟儿飞过,田间农人悠然,一切如同新生的时候,雨,早已走了。只剩下我与这个静谧的天地,还有远山上的一条虚幻的彩虹。从那些湿润的叶子,光洁的路面,清淅的城市里我懂得冷漠的雨里有一种真挚的豪情。

那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我穿过一片林子,看见一座远方模糊的青山,青山与树林之间是一座中间已经塌陷的土桥。因为长满了青草,远远看起来就像穿了一层绿色的衣服.断桥下是潺潺的流水,虽浅,但清澈透亮,偶有小鱼游过,直如一片掉入流水中的树叶。我的视线停留在那片叶子上,看着它飘啊,飘啊,最后沉入水底的沙泥中。习习的凉风吹拂起我满头的长发,眼涩。睁开眼睛,碧空的弯月静静地透过疏桐落在我的窗前。我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一点:“谁人梦不醒,醒来仍虚幻.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拿起枕边的诗本随手翻来,是韦应物的那首:

独怜幽草涧边上,上有黄鹏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真是枕上诗书闲梦好,小宅风景雨来佳了。

   

  16、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为什么?我的坚持,我的梦想都到哪里去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那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怎么又被弄得这么复杂?

   古语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而我的桑榆又在哪里?

   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人能拯救你,除了你自己:我是知道的。只是这句话说起来轻易,但实践便没有那么容易,怎么泅渡?没人知道,春潮带雨晚来急,也许若干年之后,抚着那些历历在目的萧条往事时,才会懂得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悲哀吧!

   只是,当初那些纯洁天真早已隐没不见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