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前几篇文章中提到红楼梦中的丫鬟碧浪,很多读者不以为然,还讥笑为碧浪洗衣液。先师曾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本来不想费唇舌解释,可转念一想,既然是交流红学文化,还是有义务把分歧的来源将出来。 红楼梦成书以来传阅不断,即曹雪芹在世时,手抄者不在少数,所以红楼梦的版本众多,有初期的抄本,后期的抄本,有第一手抄本,有转手抄本等等。所以每个版本都不一样,多少都会出现文字不一样,再加上后来高鹗对前八十回文字大量删改,曹雪芹文字原貌损坏过多,后来因为程高本作为官方流传开来,后来的红楼梦多以程高本为主,即现在的新华书店发行的通行本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为曹雪芹、高鹗著;这是很多读者读红楼梦接触的第一个文本。这个版本因为自红楼梦清朝流传开来就一直作官方定版。到现在各大新华书店的百二十回红楼梦仍然以此本为主流。 自民国时期红楼梦手抄本被胡适购得,称为甲戌本。于此前后,红楼梦抄本被陆续发现,至今有十几种。但是这些手抄本的红楼梦,第一回第顶格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里面有大量的朱批,是研究红楼梦最珍贵的资料,所以又统称为脂批本。比如鲁迅先生写的《中国小说史略》所用《红楼梦》引文,皆取戚蓼生序本而舍程高木活字本,可见,鲁迅当时已重钞本而轻程高本。 手抄本的出现使得红学研究突飞猛进,从而又引起了曹学、版本学、脂批学等等分支花开叶茂。作为初读红楼梦的朋友,刚开始看程高本,起码可以看个全貌。高鹗基本上维持了红楼梦大悲剧的结局。对于红楼梦的流传还是有功劳的。如果真的喜爱红楼梦,对书中很多疑问有兴趣进一步探讨,则可以细读脂批本。 脂批本也有很多种,选一个自己认可的版本。红楼梦的版本的非常重要,同样一句话,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同音一个字,或许意义就不一样了。比如林黛玉的眼和眉,通行本为: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列藏本为: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哪个对黛玉的眉目形容更为传神呢?读者自思。 像红楼梦里面丫鬟的名字,有几个是比较混乱的,比如程高本作碧痕,但有的脂批本作碧浪;周汝昌先生认为碧浪当是原笔,后人以浪字有嫌疑而改了。但是碧浪与水事每每有关,如提水,打发宝玉洗澡。很多人认为碧痕比碧浪好听,或许出于先入为主的观念。宝玉的另一个丫鬟,绮霰;但是绮霰也并不统一,前文中是绮霰,到后文中便成绮霞。这两个名字肯定是一个人,霞字和霰字从字形上看很一样,手抄者弄混了也正常,但是哪一个更像是原笔呢,或者更接近作者的意思呢?宝玉丫鬟中的名字有檀云、麝月、茜雪但是没有霞字,如果有绮霞,都属于一样的物态。谢朓的诗句中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所以名字有可能出自这首诗,至于绮霰似乎不妥,因为有贾母正院仪门外绮霰斋之名,给丫鬟起名不应与斋名犯同,更何况是贾母处的房子,宝玉焉能如此放肆。 红楼梦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我见有读者问“三季人”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典故,是说一个蚂蚱化作绿衣人跟孔子的弟子曾子打赌,蚂蚱说一年有三季,曾子说一年有四季,争辩不休,请孔子判决。孔子看了一眼绿衣人,说一年有三季。绿衣人很高兴的走了,曾子不解,孔子因而说,蚂蚱春天生,秋天死,他就没有经历过冬天,所以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三个季节,你跟争论再长时间也没有意义。这个典故,跟我们说的“坐井观天”相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