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作文会有这样的毛病:写出来的文章像蜻蜓点水,无法深入,流水账一样的记述,让人难以产生共鸣,自然也难得到高分。面对孩子的这一毛病,很多家长只能急在心里却又无计可施。真正的好作文,是应该有细致的描述、真实的感情和流畅的语言的。 绝大多数的孩子,在叙述或描写时,虽然将内容事无巨细地表述出来了,但是主题不够突出,反而使得文章的内容没有重点。还有一种情况,写作文时像录音机一样,把大事小事全都记下来,毫无紧要的一件事,也能写上一两百字,让读者根本找不出他重点要说什么。还有一点就是,多阅读难道真的没用?答案是否定的,老师建议是没错,孩子的阅读却是无效的。为什么?很显然,孩子阅读量虽然够了,但是孩子基本是看了就忘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本没有任何批注和好词好句的积累,更别说写作方法的学习。那么怎么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写作能力呢?以这篇作文为列,讲一讲写作当中一些方法。 我们先来看这篇题为《上中学的第一天》的作文: 我在兴奋和焦急中终于盼到了天亮。我匆匆洗漱完毕,然后吃早餐。早餐过后,我便开始催促爸爸,让他带我去报名。于是爸爸就带着我去报名。在报名时,我羞答答地低着头,所以没有注意老师的长相。 下午,我又一次来到学校,准备四处参观参观,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我一踏进校园,踏进这块神圣的土地,就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鸟语花香,绿树成阴。 和同学们互相认识了一下。我们在谈笑时,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蓝老师走了进来。他是那么年轻。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严肃而又不失和蔼。接下来,我们发了新书。我先把它们写上名字,然后粗略地翻了一遍。之后,蓝老师便向我们讲解了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大约五点半的时候,放学铃响了,我立刻向家里冲去。 晚上,我躺在床上,感慨万千:“这是初中学习生涯的第一个学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一定要在这一个学期里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初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篇作文,就是非常典型的“流水账”作文。它以时间为序,逐一交代了一天的事件,很明显的“内容贫乏、形式单调、缺乏情感、不分主次”。就这篇作文而言,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应该先思考这篇文章的一个主体结构,要弄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而不是简单的说一件事情就完了。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走进这个校园,望着一栋栋高大的楼房和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偌大的校园,一个人也不认识,还真有点儿害怕。 在家时曾要求爸爸妈妈送我到校,可他们就是不同意,说是让我自个儿锻炼锻炼。我好不容易找到了教室,里面已经坐了许多同学。我刚要进去,但一看那么多人,吓得不禁后退了两步。不知是谁从后面推了我一下,我才极不情愿地低着头匆匆走了进去,在角落里找个座位坐下,便再也不敢抬头。 上课时,老师进来点名。我发现老师每念一个同学的名字时,大家都好奇地看着他(她)。我从小就怕被人看,一看我就脸红心跳、手足无措。我又一次紧张起来,心里祈祷着:“上帝保佑,大家千万别朝我看……”可偏偏事与愿违。“孟娟娟!”老师一念我的名字,竟然一下子站起来两位女生——我还纹丝未动呢!教室里顿时笑声连天,我则又想笑又害怕。这下可热闹了,这么多孟娟娟!我正想着,老师说:“我们班流行孟娟娟!还有一位未现身呢!”同学们立即搜寻到了犹豫不决的我。几十道目光齐刷刷地向我射来。我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躲起来。 瞧,这就是我上中学第一天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好笑。 这篇作文明显比上一篇要好很多,它文章的字数和上一篇的差不多,但它给我们的印象则要清晰得多——作者选择上学第一天的“害怕”作为重点来写,这是一个重要原因。有多处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这篇作文里成功的细节描写有两处: 一是作者走进教室的那部分。在这部分里,“吓得不禁后退了两步”、“极不情愿地低着头匆匆走了进去”、“在角落里找个座位坐下”、“再也不敢抬头”等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逼真而生动地呈现了作者的“害怕”; 二是老师点名那部分,作者在心里祈祷同学们不要朝自己看以及被点名时不敢站起来等细节,将作者的“害怕”呈现得更为具体和饱满。 其实,“记流水账”这个毛病主要是因为孩子没有掌握到写作的方法。除了在学校正常学习外,家长们也要给孩子做出分析并且细心的指导,让孩子写出更好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