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家拳起源说

 无不利 2017-01-22

 (资料来自网站) 

《搏者·张松溪传》

· 沈一贯《喙鸣文集》(搏者张松溪传)

我乡弘正时。有边诚。以善搏闻。嘉靖末又有张松溪。名出边上。张衣工也。其师曰孙十三老。大梁街人。性粗戆。张则沈毅寡言。恂恂如儒者。张大司马罢而家居。引体抗然坐之上座。曰。边师之徒袒裼扼捥。嗔目语难。张乃摄衣冠。不露肘。边师喜授受。显名当世。而张常自匿人。求见辄谢去。边师之弄技。进退开阖。有绪如织。而张法直截。尝曰。一捧一痕。吾犹轻之。胡暇作此 闲事。边尝北游。值六马驾。负其力。肩之不胜。出于轮而病伛。有少林僧数十辈。寻边。边迁延之。至日晡与斗。烛入灭烛。而跃坐梁上。观诸僧于曰。相击于暗中而乘其毙。大抵间用术。
倭乱时。少林僧七十辈。至海上求张。张匿不见。好事少年怂涌之。僧寓迎风桥酒楼。张与少年窥其搏。失哂。僧觉遮之。张曰。必欲一试者。须呼里魁。合要死无所问。张故孱然中人耳。僧皆魁梧健力。易之。诺为要。张衣二如故。袖手坐。一僧跳跃来蹴。张稍侧身。举手而送之。如飞丸度窗中。堕重楼下。几死。盖其法。云搏。举足者最下。易与也。

张尝被监司征使教战士。终不许。曰。吾盟于师者严。不授非人。张尝踏青 郊外。诸少年邀之。固不许。还及门。诸少戒守者曰。毋入张。闭之月城中。罗拜曰。今进退无所。且微观者。愿卒惠之。张不得已。许之。门多回石。可数百斤者。命少年累之。累之不能定。张手定之。稍之以瓦。而更累一于其上。祝曰。吾七十老人。无所用。傥二劈到底。供诸君一笑。可乎。举左手。侧而劈之。三石皆分为两。

张终身不娶。无子。事母以孝。闻死于牖下。所教徒。仅仅一二。又不尽其法。余尝从其徒问之。曰。吾师尝观予师。予师夸吾师。曰。何如。师曰。吾不知。吾党问之。师曰。夫刺。则刺矣。而多为之拟。心则歧矣。尚得中耶。余闻而憬然。因忆往时。尝问王忠伯。边人何伎而善战。忠伯言。边人无技。遇虏近三十步。始发射短兵。接直前攻刺。不左右顾者。胜瞬者。不可知。旁视死矣。今张用此法。又悟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非谓不被人刺至挠且逃。直如飞蝇之著体。忘挠与逃。鼓精奋神。专笃无两。雷万春面集匕矢而不动是矣。

张有五字诀。曰勤。曰紧。曰径。曰敬。曰切。其徒秘之。余尝以所闻妄为之解。曰勤者。盖早作晏作。练手足力。少睡眠。薪水井臼必躬。陶公致力中原。而恐优逸不堪。以百甓从事。此一其。曰紧者。两手常护心胸。行则左右护胁。击刺勿极其势。令可引而还。足如有循。勿举高蹈。阔丁不丁。八不八。可亟进。可速退。心常先觉。毋令智昏。立必有依。勿虚其后。众理会聚。百骸皆束。猬缩而虎伏。兵法所谓始如处如。敌人开户者。盖近之。曰径。则所谓后如脱兔。超不及距者。无再计。无返顾。勿失事机。必中肯綮。既志其处。则尽身中一毛孔力。咸向赴之。无参差。若猫捕鼠。然此三字。则击刺之术尽矣。曰敬者。儆戒自将。勿露其长。好敌者。必遇其敌。其防。其防。温良俭让。不忮不求。何用不藏。曰切者。千忍万忍。掐指咬齿。勿为祸先。勿为福 始。勿以身轻许人。利害切身。不得已而后起。一试之后。可收即收。不可复试。虽终身不见其形。不成其名。而无所悔。盖结冤业者。永不释日。犯王法者。终无贯期。得无慎诸。

闻张之受于孙惟前三字。后二字张所增也。其戒心又如此。君子曰。儒者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千橹。岂不备哉。使人畏而备之。孰与使人无畏而无备之为周。夫学伎以备患。而虑患乃滋甚。则焉用伎。恃伎而不虑患。患又及之。伎难言矣。故君子去彼处此。

沈一贯简介
图片  图片  图片

沈一贯(1531~1615)字肩吾,又字不疑、子唯,号龙江,又号蛟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及诗人。

隆庆二年(1568),成三甲进士,选庶吉士,不久授职检讨。万历二年(1574),出任会试同考官,之后历任翰林院编修、日讲官兼经筵讲官、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右春坊右谕德、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加太子宾客。万历十二年(1584),升作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教习庶吉士,为郭正域师。万历二十二年(1594),出任南京礼部尚书。万历二十二年(1594),出任南京礼部尚书、正史副总裁;协理詹事府,但未赴任。万历二十三年(1595),入内阁,参与机务。万历二十九年(1601)十一月,成为当朝首辅张居正主政时,与张多有不合,长期被闲置不用。张居正去位,经廷臣举荐,沈一贯升东阁大学士,始入阁参预明廷机务。史载“一贯之入阁也,辅政十有三年,当国者四年,枝柱清议,论者丑之”。当时万历帝长期称病疏于朝纲,大权遂旁落沈一贯手中。沈一贯网罗朋党,大力排除异己。沈一贯执政后期,楚太子狱、妖书案、辛亥京察案三事均与他有直接关系,故而弹劾者甚众。万历32年(1605)考察京官(京察)时庇护同党打压异议而引公愤,因势利导,告病请退。不久召启用,封晋太子太保兼少师,不久再次受到弹劾,遂以愈七十高龄托病辞官,归乡杜门不出十年之久,整日埋头诗书著述,于八十四岁去世。卒,赐太傅,谥文恭。

《宁波府志·张松溪传》

(雍正 宁波知府曹秉仁纂修 《宁波府志》卷三十一 艺术)

      张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梦元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由三峰而后至嘉靖时,其法遂传于四明,而松溪为最著。

  松溪为人恂恂如儒者,遇人恭敬,身若不胜衣,人求其术辄逊谢避去。时少林僧以拳勇名天下,值倭乱,当事召僧击倭,有僧七十辈,闻松溪名,至鄞求见,松溪蔽匿不出,少年怂恿之,试一往,见诸僧方校技酒楼上,忽失笑,僧知其松溪也,遂求试,松溪曰:“必欲试者,须召里正,约死无所问。”许之,松溪袖手坐,一僧跳躍来蹴,松溪稍侧身,举手送之,其僧如飞丸陨空堕重楼下,几毙,众僧始骇服。尝与诸少年入城,诸少年闭之月城中,罗拜,曰:“今进退无所,幸一试之。”松溪不得已,乃使诸少年举圜石可数百觔者累之,谓曰:“吾七十老人无所用,试供诸君一笑,可乎?”举左手侧而劈之,三石皆分为两,其奇异如此。

  松溪之徒三四人,叶近泉为之最。得近泉之传者,为吴崑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皆各有授受,崑山传李天目、徐岱岳,天目传余波仲、陈茂弘、吴七郎;云泉传卢绍岐;贞石传夏枝溪、董扶舆;继槎传柴元明、姚石门、僧耳、僧尾,而思南之传则有王征南。征南名来咸,为人尚义,行谊修谨,不以所长炫人。

  盖拳勇之术有二,一为外家,一为内家。外家则少林为盛,其法主于搏人,而跳踉奋躍,或失之疎,故往往为人所乘。内家则松溪之传为正,其法主于御敌,非遇困危则不发,发则所当必靡,无隙可乘,故内家之术为尤善。其搏人必以其穴,有晕穴,有哑穴,有死穴,相其穴而轻重击之,无毫发爽者。其尤秘者,则有敬、紧、径、劲、切五字诀,非入室弟子不以相授,盖此五字不以为用而所以神,其用犹兵家之仁、信、智、勇、严云

简介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宁波知府曹秉仁所编《宁波府志.张松溪传》中,将天下拳术分为外家拳内家拳,外家以少林为代表,而内家则以张三峰所传张松溪为正宗,这便是出自黄宗羲的说法。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记载了内家拳的源流,后代学者多依从其说。

 

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
 王征南简介 

   王征南(1617—1669),名来咸,字征南。早年从军,以“七矢破的,补临山把总”,由于“屡立战功”,官至于“都督佥事副总兵”。由于参与反清复明,事败后隐居乡野,“终身菜食以明其志”。征南虽然罢事家居,但慕其才艺者来访不绝。由此还引发了王征南与松江武艺教师的一场精彩比武,据《王征南墓志铭》载:“征南谢不敏。教师轩衣张目曰:亦可小试之乎?征南固谢不敏。教师以其畏己也,强之愈力,征南不得已而应。教师被跌。请复之,再跌。”王征南晚年秘密收徒传武多人,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思想家黄宗羲之子黄百家,就拜王征南为师,学练武当内家拳。王征南下世的当年,一代文宗黄宗羲就给他写了墓志铭,在中国武术史上,首次提出:“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王征南死后七年(1675年),他的弟子黄百家其著《内家拳法》和《王征南先生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王征南的内家拳法。其功理功法和“五不传”的择徒原则,[大都与太极拳相同。王征南之后南派太极拳还传到南京、四川等地,出现了一大批武林高手。明末著名武术家、剑术家,武当真武松溪派传人,与黄宗羲为明朝近代文武代表,有文有黄宗羲,武有王征南之说!死后,黄宗羲再为其做《王征南墓志铭》,并对其武术做了一定评价。

 

黄宗羲简介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余姚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王征南墓志铭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於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三峰之术。百年之後。流传於陕西。而王宗为最著。温州陈州同。从王宗受之。以此教其乡人。由是流传於温州。嘉靖间张松溪为最著。松溪之徒三四人,而四明叶继美近泉为之魁。由是流传於四明。四明得近泉之传者。为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皆各有授受。昆山传李天目、徐岱岳。天目传余波仲、吴七郎、陈茂弘。云泉传卢绍岐。贞石传董扶舆、夏枝溪。继槎传柴玄明、姚石门、僧耳、僧尾。而思南之传。则为王征南。思南从征关白。归老於家。以其术教授。然精微所在。则亦深自秘惜。掩关而理。学子皆不得见。征南从楼上穴板窥之。得梗概。思南子不肖。思南自伤身後莫之经纪。征南闻之。以银数器。奉为美檟之资。思南感其意。始尽以不传者传之。征南为人机警。得传之後。绝不露圭角。非遇甚困则不发。尝夜出侦事。为守兵所获。反接廊柱。数十人轰饮守之。征南拾碎磁偷割其缚。探怀中银望空而掷。数十人方争攫。征南遂逸出。数十人追之。皆地匍匐不能起。行数里。迷道田间。守望者又以为贼也。聚众围之。征南所向。众无不受伤者。岁暮独行。遇营兵七八人。挽之负重。征南苦辞求免。不听。征南至桥上。弃其负。营兵援刀拟之。征南手格。而营兵自掷仆地。铿然刀堕。如是者数人。最後取其刀投之井中。营兵索绠出刀。而征南之去远矣。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晕穴。哑穴。一切如铜人图法。有恶少辱之者。为征南所击。其人数日不溺。踵门谢过。使得如故。牧童窃学其法。以击伴侣。立死。征南视之曰。此晕穴也。不久当苏。已而果然。征南任侠。尝为人报雠。然激於不平而後为之。有与征南久故者。致金以雠其弟。征南毅然绝之。曰。此以禽兽待我也。征南名来咸。姓王氏。征南其字也。自奉化来鄞。祖宗周。父宰元。母陈氏。世居城东之车桥。至征南而徙同嶴。少时隶卢海道若腾。海道较艺给粮。征南尝兼数人。直指行部。征南七矢破的。补临山把总。钱忠介公建□以中军统营事。屡立战功。授都督佥事副总兵官。事败。犹与华兵部勾致岛人。药书往复。兵部受祸。雠首未悬。征南终身菜食。以明此志。识者哀之。征南罢事家居。慕其才艺者。以为贫必易致。营将皆通殷懃。而征南漠然不顾。锄地担粪。若不知己之所长。有易於求食者在也。一日。过其故人。故人与营将同居。方延松江教师讲习武艺。教师倨坐。弹三弦。视征南麻巾縕袍若无有。故人为言征南善拳法。教师斜盼之。曰。若亦能此乎。征南谢不敏。教师轩衣张眉曰。亦可小试之乎。征南固谢不敏。教师以其畏己也。强之愈力。征南不得已而应。教师被跌。请复之。再跌而流血破面。教师乃下拜。贽以二缣。征南未尝读书。然与士大夫谈论。则蕴藉可喜。了不见其为麤人也。余弟晦木尝揭之见钱牧翁。牧翁亦甚奇之。当其贫困无聊不以为苦。而以得见牧翁。得交余兄弟。沾沾自喜。其好事如此。予尝与之入天童。僧山焰有膂力。四五人不能掣其手。稍近征南。则蹶然负痛。征南曰。今人以内家无可眩。於是以外家搀入之。此学行当衰矣。因许叙其源流。忽忽九载。征南以哭子死。高辰四状其行。求予志之。余遂叙之於此。岂诺时意之所及乎。生於某年丁巳三月五日。卒於某年己酉二月九日。年五十三。娶孙氏。子二人。梦得前一月殇。次祖德以某月某日葬於同嶴之阳。铭曰。有技如斯。而不一施。终不鬻技。其志可悲。水浅山老。孤坟孰保。视此铭章。庶几有考。

译文

    少林拳以拳勇闻名天下,然而以打人为主,别人也可以乘机反击。有所谓内家的,以静制动,来犯的人应手就跌倒,因此把少林别称为外家。内家大概起源于宋代的张三丰。张三丰是武当山炼丹士,宋徽宗召见他,在路上受阻不能前进。夜里他梦见真武大帝传授他拳法,天明,他以一人之力杀贼百余名。张三丰的武术,百年后流传于陕西,以王宗最为有名。温州的陈州同从王宗学到其技,并用来教练本乡人,于是其技在温州流行。嘉靖期间,张松溪最为著名。松溪的土地有三四个,以四明人叶继美字近泉的最为第一,由此,其技又在四明流传。四明的到近泉传授的,有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都各有传授。昆山传给李天目、徐岱岳,天目传给于波仲、吴七郎、陈茂弘。云泉传给吴绍岐。贞石传给董扶舆、夏枝溪。继槎传给柴元明、姚石门、和僧耳、僧尾。而思南的传人就是王征南。思南从军征关白(即日本,应为丰臣秀吉,抗日援朝),年老后回家,以自己的内家数传授徒弟,但其中微妙精深的地方,就深自密惜,关起门来独自温习,跟他学的人都不能看到。征南在楼上把楼板挖了个洞偷看,得到一个大概。思南的儿子不成器,思南为自己的身后事无人料理而伤心。征南知道后,便取了几件银酒器,奉献给他最为购买上好棺木的费用。思南有感于他的诚意,才完全把不传的秘技统统传授给他。征南为人机警,学到真传后,绝不显露锋芒,不到十分危急的时候不拿出来。他曾于夜间出去探查情况,被守卫的士兵俘获,反绑在廊柱上,有几十个人聚集在一起一边喧闹狂饮一边看守着他。他捡起一块碎瓷片偷偷的割断绑缚的绳索,拿出怀中的银子,往空中抛掷,趁几十个人正在抢夺,征南就逃了出去。几十人追赶他,都跌倒在地趴着起不来。跑了几里地后,迷失了道路,田间看守的人又以为他是贼,聚集众人围住他。征南所到之处,没有人不受伤的。某年底,他一个人出行,碰到七八个营兵要拖他去背重东西,他苦苦推脱求免,均不被理睬。征南就走到桥上,丢掉背着的东西。营兵拔出刀朝他砍,征南徒手相拒,营兵都自己跳起来扑到在地上,刀也锵然落地。象这样跌倒的营兵有好几人。最后,他夺取营兵的到丢到井里。等到营兵取来井绳取出刀时,征南已经走得很远了。他凡打人时都利用穴位,死穴、昏穴、哑穴,一切按铜人图法。有一恶少侮辱他,被他打了,这人便几天不能小便,登门谢罪后,才得以回复正常。有个牧童偷学了他的打人方法击打同伴,同伴马上死去,王征南看了说,“这是晕穴,不久会醒转过来。”过一会果真如此。征南好打抱不平,曾经为人报仇,那是激于不平而干的。有人与他是很久的故交,送钱要他去与自己的弟弟为仇,征南毅然与他绝交道:“这是用看待禽兽来看待我了。” 征南名来咸,姓王,征南是他的字。他家是从奉化迁来鄞(音进)县的。祖名宗周,父名宰元,母陈氏。世代居住在城东的车桥。到征南是迁到同岙(音奥)。年轻是他隶属海道卢若腾,海道衡量个人的武艺给与口粮,他曾领用过几个人的口粮。巡按御史巡视部属,征南七箭中的,补授临山把总。钱忠介公起兵,他以中军统领军务,屡立战功,授为都督佥(音千)事、副总兵官。失败后,他仍同华兵部联络海岛上的人,用药写密信往来。华兵部被害,而仇人的头还未被悬挂(杀掉报仇),他终身素食,以表明自己的志愿,知道的人都为他悲伤。他不问世事家居,羡慕他技艺的人,认为他贫穷必定容易招致,营将也都向他通殷勤,他却漠然不顾,耕田挑粪,象不知道自己擅长的技艺有易于求食的本领。一天,他去看一个老熟人,老熟人与营将住在一起,正请了一位松江教师讲习武艺。武师傲慢的坐着弹三弦,把身穿布衣的王征南不放在眼里。那位老熟人向他说王征南擅长拳法。教师斜视着说:“这个你也会吗?”征南推辞说不会。教师敞衣扬眉说:“可以试一试吗?”征南坚持推辞说自己不会。教师以为征南惧怕自己,更加强邀他,征南不得已便答应了。教师被征南跌了一跤,要求重来,第二次更跌得流血破面。教师于是向他下拜,并用两匹细绢送给他。征南不曾读过书,但与士大夫谈论,却含蓄有物令人欣喜,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个粗人。我弟晦木曾与他一起去见钱牧斋老先生,钱老也觉得他很奇特。当他贫困潦倒无以为生时,却不以为苦,而为能见到钱老、同我们兄弟交往而沾沾自喜。他喜爱结交到了这样的地步。我曾经一起同他去天童寺,有个和尚叫做山焰的很有力气,四五个人不能抓住他的手,他稍稍靠近王征南,就负痛跌倒。王征南说:“现在的人认为内家没有什么可以用来炫耀,于是将外家功夫搀入里面,这个学问很快就要衰败了。”因而同意述说内家的源流。倏忽又过九年,王征南因为悲痛儿子夭亡而死。高辰四把王征南的一生写了出来要求我写墓志。我于是在此写了这篇墓志。这哪里是他许诺时想到的呢?征南生于定思念三月五日,卒于己酉年二月九日,享年五十三。娶妻孙氏,有两个儿子:梦得,前一个月夭折,次子,祖德。以某年某月葬与同岙之南。墓志铭为:有这样的技艺,却不施展出来。终究不肯将技艺出卖,志气让人悲悯。一旦水浅山老,孤坟难保,看了这段铭文,就几乎可以考证了。

 
 

 《王征南先生传》  清·黄百家

 

 

按:(清)张潮辑《昭代丛书》收录有黄百家《内家拳法》,其实是以百家之《学箕初稿》本之《王征南先生传》,芟其首尾,略加删节,更名而来。今以《学箕初稿》本为底本,恢复其原貌,然此文或由刊刻不精校对有误,且古人行文多异体字通假字,前后文略有抵牾,今一任其旧。以繁化简时有些字现在都已不常用,或无法显示出来,只能以其他字代替或略加说明,惟愿尽量保持原样,请读者自行分辨之。限于学识,断句标点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谅之教正之。

 

 

    征南先生有绝技二:曰拳,曰射。然穿杨贯戟善射者,古多有之,而惟拳则先生为最。盖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峰既精於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先生从学於单思南。而独得其全。余少不习科举业,喜事甚,闻先生名,因裹粮至宝幢学焉。先生亦自绝怜其技,授受甚难其人,亦乐得余而传之。有五不可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居室欹窄,习余於其旁之铁佛寺。

    其拳法有应敌打法,色名若干:长拳滚斫、分心十字、摆肘逼门、迎风銕扇、弃物投先、推肘捕阴、弯心杵肋、舜子投井、剪腕点节、红霞贯日、乌云掩月、猿侯献果、绾肘裹靠、仙人照掌、弯弓大步、兑换胞月、左右扬鞭、銕门闩、柳穿鱼、满肚疼、连枝箭、一提金、双架笔、金刚跌、双推窗、顺牵羊、乱抽麻、燕抬腮、虎抱头、四把腰等。

    穴法若干:死穴、哑穴、晕穴、咳穴、膀胱、虾蟆、猿跳、曲池、锁喉、解颐、合谷、内关、三里等穴。
    所禁犯病法若干:嬾散、迟缓、歪斜、寒肩、老步、腆胸、直立、软腿、脱肘、戳拳、纽臀、曲腰、开门捉影、双手齐出。
    而其要则在乎錬,錬既成熟,不必顾盼拟合,信手而应,纵横前后,悉逢肯綮。
    其錬法有錬手者三十五:斫、削(xiāo)、科、磕、靠、掳、逼、抹、芟、敲、摇、摆、撒、镰、扌囂、兜、搭、剪、分、挑、绾、冲、钩、勒、耀、兑、换、括、起、倒、压、发、插、削(xuē)、钓。
    錬步者十八:瓦(上左土右石,下瓦)步、后瓦步、碾步、冲步、撒步、曲步、蹋步、歛步、坐马步、钓马步、连枝步、仙人步、分身步、翻身步、追步、逼步、斜步、绞花步。
   而总摄於六路与十段锦之中,各有歌诀。其六路曰:

        佑神通背最为高,斗门深锁转英豪,仙人立起朝天势,

        撒出抱月不相饶,扬鞭左右人难及,煞鎚冲掳两翅摇。
   其十段锦曰:
          立起坐山虎势,回身急步三追,架起双刀歛步,滚斫进退三回,分身十字急三追,架刀斫归营寨,纽拳碾步势如初,滚斫退归原路,人步韬随前进,滚斫归初飞步,金鸡独立紧攀弓,坐马四平两顾。
    顾其词皆隐略难记,余因各为诠释之,以备遗忘。

    诠六路曰:斗门:左膊垂下,拳冲上当前,右手平屈向外,两拳相对为斗门。以右足踝前斜靠左足踝后,名连枝步。右手以双指从左拳钩进复钩出,名乱抽麻。右足亦随右手向左足前钩进复钩出,作小蹋步,还连枝。○通臂:长拳也,右手先阴出长拳,左手伏乳,左手从右拳下亦出长拳,右手伏乳,共四长拳,足连枝,随长拳微搓挪左右,凡长拳要对直,手臂向内、向外者,即病法中戳拳○仙人朝天势:将左手长拳往右耳后向左前斫下,伏乳,左足搓左,右手往左耳后向右前斫下钩起,阁左拳背,抅右拳正当鼻前,似朝天势,右足跟划进当前,横向外,靠左足尖,如丁字样,是为仙人步,凡步俱蹲矬,直立者病法所禁。○抱月:右足向右至后大撒步,左足随转右,作坐马步,两拳平阴相对,为抱月,复搓前手还斗门,足还连枝,仍四长拳,歛左右拳,紧叉当胸,阳面右外左内,两肘夹胁。○扬鞭:足搓转向后,右足在前,左足在后,右足即前进追步,右手阳发阴,膊直肘平屈横前,如角尺样。左手扯后伏胁,一歛,转面,左手亦阳发阴,左足进同上○煞鎚:左手平阴屈横,右手向后兜至左掌,右足随右手齐进至左足后。○冲掳:右手向后翻身直斫,右足随转向后,左足揭起,左拳冲下着左膝上为钓马步,此专破少林搂地挖金砖等法者,右手掳左肘,左手即从右手内竖起,左足上前逼步,右足随进后仍还连枝,两手仍还斗门。○两翅摇摆:两足搓右作坐马步,两拳平阴着胸,先将右手掠开,平直如翅,复收至胸,左手亦然。
    诠十段锦曰:坐山虎势:起斗门,连枝足搓向右作坐马,两拳平阴着胸○急步三追:右手撒开,转身,左手出长拳,同六路,但六路用连枝步,至搓转方右足在前仍为连枝步,而此用进退歛步,循环三进。○双刀歛步:左膊垂下,拳直竖当前,右手平屈向外,叉左手内,两足紧歛步。○滚斫进退三回:将前手抹下,后手斫进,如是者三进三退。凡斫法,上圆中直下仍圆,如钺斧样○分身十字:两手仍着胸,以左手撒开,左足随左手出,右手出长拳,循环三拳,右手仍着胸,以右手撒开,左足转面,左手出长拳,亦循环三拳。○架刀斫归营寨:右手复叉左手内,斫法同前,滚斫法但转面,只三斫,用右手转身○纽拳碾步:拳下垂,左手略出,右手下出上进,俱阴面,左足随左手右足随右手搓挪,不转面两纽○滚斫退归原路:左手翻身三斫,退步○縚搥连进:左手平着胸,略撒开,平直,右手覆拳兜上,至左手腕中止,左足随左手入,歛步翻身,右手亦平着胸,同上○滚斫归初飞步:右手斫后,右足搓挪○金鸡立紧攀弓:右手复斫,右足搓转,左拳自上插下,左足钓马近半步,右足随还连枝,即六路拳冲钓马步○坐马四平两顾:即六路两翅摇摆,还斗门,转坐马摇摆。六路与十段锦多相同处,大约六路錬骨使之能紧,十段锦紧后又使之放开。
    先生见之笑曰:“余以终身之习,往往犹费追忆,子一何简捷若是乎?虽然,子艺自此不精矣!”
    余既习其拳,射则以无其器,而仅传其法。其射法:一曰利器,调弓审矢,弓必视乎己力之强弱,矢又视乎弓力之重轻,宁手强於弓,毋弓强於手,如手有四力五力,宁挽三力四力之弓,古者以石量弓,今以力,一个力重九斤四两,三力四力之弓,箭长十把,重四钱五分,五六力之弓,箭长九把半,重五钱五分。大约射的者,弓贵窄,箭贵轻,御敌者,弓宁宽,箭宁重。二曰审鹄。鹄有远近,欲定镞之所至,则以前手高下准之,箭不知所落处是名野矢,欲知落处,则以前手之高下分远近,如把子八十步,前手与肩对,一百步则与眼对,一百三四十步则与眉对,最远一百七八十步则与帽顶相对矣。三曰正体,盖身有身法,手有手法,足有足法,眼有眼法,射虽在手,实本於身,忌腆胸偃背,须亦如拳法,蹲矬连枝步,则身不动,臀不显,肩肘腰腿力萃於一处。手法务要平直,必左拳与左肘,左肩及右肩右肘节节相对,如引绳发箭时,左手不知巧力,尽用之右手左足尖,右足跟与上肩、手相应。眼不可单看把子,盖眼在把子,则手与把子反不相对矣,只立定时将左足尖恰对垛心,身体既正,则手足自相应,引满时,以右眼观左手,无不中矣!
    然此虽精详纤悉,得专家之秘授者,犹或闻之。而惟是先生之所注意,独喜自负,迥绝乎凡技之上者,於拳则有盘斫。拳家唯斫最重,斫有四种:滚斫、柳叶斫、十字斫、雷公斫,而先生另有盘斫,则能以斫破斫。於射,则於斗室之中,张弦白矢,出而注镞,百发无失。卷席作垛,以凳仰置桌上,将席阁之,使极平正,以矢镞对席心,离一尺,满彀正体射之,矢着席,看其矢镞偏向,或左或右,即时救正之,上下亦然,必使其矢从席罅无声而过,则出而射镞。但以左足尖对之,信手而发,自然无失。此则先生熟久智生,划焉心开而独创者也。方余之习拳於铁佛寺也,琉璃惨澹,土木狰狞,余与先生演肄之余,浊酒数杯,团圞绕步,候山月之方升,听溪流之呜咽,先生谈古道今,意气忼慨。因为余兼及枪、刀、剑、钺之法,曰:“拳成,外此不难矣。某某处即枪法也,某某处即剑、钺法也。”以至卒伍之步伐,阵垒之规模,莫不淋漓倾倒,曰:“我无传人,我将尽授之子矣!”余时鼻端出火,兴致方腾,慕睢阳伯纪之为人,谓天下事必非龌龊拘儒之所任,必其能上马杀敌下马擒王,始不负七尺於世。顾箭术虽授,未尝习其支左屈右之形,因与先生约,将於明年正月,具是器而卒业焉。当是时,西南既靖,东南亦平,四海晏如,此真挽强二石不若一丁之时。家大人见余跅弛放纵,恐遂流为年少狭邪之徒,将使学为科举之文。而余见家势飘零,当此之时,技既成而何所用,亦遂自悔其所为。因降心抑志,一意夫经生业,担簦负笈,问途於陈子夔献、陈子介眉。范子国雯、万子季野、张子心友等,而诸君子适俱亦在甬东。先生入城时,尝过余斋,谈及武艺事,犹为余谆谆恺切,曰:“拳不在多惟在熟,鍊之纯熟,即六路亦用之不穷,其中分阴阳止十八法,而变出即有四十九。”又曰:“拳如绞花槌,左右中前后皆到,不可止顾一面。”又曰:“拳亦由博归约,由七十二跌(即长拳滚斫、分心十字等打法名色)三十五拿(即斫、删、科、磕、靠等)以至十八(即六路中十八法),由十八而十二(倒、换、搓、挪、滚、脱、牵、绾、跪、坐、挝、拿),由十二而总归之存心之五字(敬、紧、径、劲、切),故精於拳者,所记止有数字。”余时注意举业,虽勉强听受。非复昔时之兴会,而先生亦且贫病交缠,心枯容悴而惫矣!
    今先生之死止七年,干戈满地,锋镝纵横,吾乡盗贼亦相蚁合,流离载道,白骨蔽野。此时得一桑怿足以除之,而二三士子犹伊吾于城门昼闭之中。当事者命一二守望相助等题,以为平盗之政。士子摭拾一二兵农合一之语,以为经纪之才。龙门子秦士录曰:“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言念先生竟空槁三尺蒿下,宁不惜哉!嗟乎!先生不可作矣!念当日得竟先生之学,即岂敢谓遂有关于匡王定霸之略,然而一障一堡,或如范长生樊雅等护保党闾,自审谅庶几焉!亦何至播徙海滨,担簦四顾,望尘起而无遯所,如今日乎?则昔以从学于先生而悔者,今又不觉甚悔夫前之悔矣!先生之家世本末。家大人已为之志,小子不敢复赘。独是先生之术,所授者惟余,余既负先生之知,则此术已为广陵散矣,余宁忍哉?!故特备著其委屑,庶后有好事者,或可因是而得之也!虽然,木牛流马,诸葛书中之尺寸详矣,三千年以来,能复用之者谁乎?

 

《内家拳法》图片

 

内家拳起源说

内家拳起源说

内家拳起源说

内家拳起源说

内家拳起源说

内家拳起源说

内家拳起源说

内家拳起源说

内家拳起源说

内家拳起源说

内家拳起源说

黄百家《内家拳法》 

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

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翻之,是名内家。

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

王征南先生从学与单思南,而得其全。


余少不习科举业,喜事甚,闻先生名,裹粮至宝幢学焉。

先生亦字绝怜其技,授受甚难其人,亦乐得余而传之——

有五不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

居室陋窄,习余于其旁之铁佛寺。


其拳法有应敌打法名色若干:

长拳滚斫、分心十字、摆肘逼门、迎风铁扇、弃物投先、推肘扑阴、弯心杵肋、舜子投井、剪腕点节、红霞贯日、乌云掩月、猿猴献果、绾肘裹靠、仙人照掌、弯弓大步、兑换抱月、左右扬鞭、铁门闩、柳穿鱼、满肚疼、连枝箭、一提金、双架笔、金刚跌,双推窗、顺牵羊、乱抽麻、燕抬腮、虎抱头、回把腰等。


穴法若干:死穴、哑穴、晕穴、咳穴、膀胱、虾蟆、猿跳、曲池、锁喉、解颐、合谷、内关、三里等穴。


所禁犯病法若干:懒散迟缓、歪斜寒肩、老步腆胸、直立软腿、脱肘戳拳、扭臀曲腰、开门捉影、双手齐出。


而其要则在练,练既成熟不必顾盼拟合,信手而应,纵横前后,悉逢肯綮。

其练法有:
练手者三十五:斫、削、科、磕、靠、掠、逼、抹、芟、敲、摇、摆、撒、镰、嚣、兜、搭、剪、分、挑、绾、冲、钩、勒、跃、兑、换、括、起、倒、压、发、插、删、钓。


练步者十八:瓦步、后瓦步、碾步、冲步、撒步、曲步、踏步、敛步、坐马步、钓马步、连枝步、仙人步、翻身步、追步、逼步、斜步、绞花步。


而总摄于六路与十段锦之中,各有歌决:


其六路曰:
佑神通臂最为高,斗门深锁转英豪。
仙人立起朝天势,撒出抱月不相饶。
扬鞭左右人难及,煞锤冲掠两翅摇。


其十段锦曰:
立起坐山虎势,回身急步三追。
架起双刀敛步,滚斫进退三回。
分身十字既急三追,架刀斫归营寨。
扭拳拈步势如初,滚斫退归原步。
八步韬随前进,滚斫归初飞步。
金鸡独立紧攀弓,坐马四平两顾。


顾其词皆隐略难记,于因各为诠释之,以备遗忘。

诠六路曰:
斗门:左膊垂下,拳冲上当前,右手平屈向外,两拳相对为斗门。以右足踝前斜,靠左足踝后,名连枝步;右手以双指从左拳钩进复钩出,名乱抽麻。右足亦随右手向左足前钩进复钩出,作小蹋步还连枝。
通臂:长拳也。右手先阴出长拳,左手伏乳。左手从右拳下亦出长拳,右手伏乳共四长拳。足连枝,随长拳微搓挪左右。凡长拳俱要对直手背,向内向外者,即病法中戳拳。
仙人朝天势:将左手长拳往右耳后,向左前斫下,伏乳。左足搓左。右手往左耳后,向右前斫下,钩起,搁左拳背,拗右拳正当鼻前,似朝天势。右足跟进滑进裆前,横向外靠;左足尖如丁字样,是为仙人步。凡步俱蹲矬,直立者病法所禁。
抱月:右足向右之后大撒步,左足随转右,作坐马步。两拳平阴相对为抱月。复搓前手还斗门,足还连枝,仍回长拳。敛左右拳,紧叉当胸,阳面,右外左内,两肘夹肋。
扬鞭:足搓转向后,右足在前,左足在后,右足即前进追步。右手阳发,阴膊直肘平屈,横前如角尺样。左手扯后伏肋,一敛转面,左手亦阳发,阴左足同上。
煞锤:左手平阴屈横,右手向后兜至左掌,右足随右手齐进至左足后。
冲掠:右手向后翻身直斫,右足随转向后,左足揭起,左拳冲下着左膝上,为钓马步。此专破少林搂地挖金砖等法者。右手掠左手,左手即从右手内竖起,左足上前逼步,右足随进,后仍还连枝,两手仍还斗门。
两翅摇:摆两足搓右作坐马步,两拳平阴着胸,先将右手掠开,平之如翅,复收至胸,左手亦然。


诠十段锦曰:
坐山虎势:起斗门,连枝足搓向右作坐马步,两拳平阴着胸。
急步三追:右手撒开,转身左手出长拳同六路。但六路用连枝步,至搓转方右足在前,仍为连枝步;而此则用进退敛步,循环三进。
双刀敛步:左膊垂下,拳直竖当前,右手平屈向外叉左手内,两足紧敛步。
滚斫进退三回:将前手抹下,后手斫进,如是者三进三退。凡斫法,上圆,中直,下仍圆,如钺斧样。
分身十字:两手仍着胸,以左手撒开,左足随左手出,右手出长拳,循环三拳,右手仍着胸,以右手撒开,左足转面,左手出长拳,亦循环三拳。
架刀斫归营寨:右手复叉左手内,捉法同前滚斫法,但转面只三斫,用右手转身。
扭拳碾步:拳下垂,左手略出,右手上出下进,俱阴面。左足随左手,右足随右手搓挪,不转面两扭。
滚斫退归原路:左手翻身三斫,退步。
韬随连进:左手平着胸,略撒开平直,右手覆拳兜上,至左手腕中止,左足随左手入敛步翻身,右手亦平着胸,同上。
滚斫归初飞步:右手斫后,右足搓挪。
金鸡独立紧攀弓:右手复斫,右足搓转,左拳自上插下,左足钓马步进半步,右足还连枝,即六路拳冲钓马步。
坐马四平两顾:即六路“两翅摇摆”还斗门,转坐马摇摆。


六路与十段锦多相同处,大约六路练骨,使之能紧,十段锦紧后又使之放开。


先生见之笑曰:

余以终身之习,往往犹费追忆,子一何简捷若是乎?虽然学子自此,不精矣。


先生之所注意,独喜身负,迥绝乎凡技之上者,则有盘斫。

(拳家惟斫最重。斫有四种:滚斫、柳叶斫、十字斫、雷公斫。而先生另有盘斫,则能以斫破斫。)

此则先生熟久智生,划焉心开而独创者。


方余之习拳于铁佛寺也,琉璃惨澹,土木狰狞,

余与先生演肄之余,浊酒数杯,团?绕步,侯山月之方生,听溪流之呜咽,先生谈古道今,意气慷慨,

因为余兼及枪、刀、剑、钺之法曰:

拳成外,此不难矣。

某某处即枪法也,某某处即剑、钺法也。

以至卒伍之步伐,阵垒之规模,莫不淋漓倾倒曰:

我无传人,我将尽授之子。

余时鼻端处火,兴致方腾,慕睢阳、伯纪之为人,谓天下事必非龌龊拘儒所任,必其能上马杀敌,下马擒王,始不负七尺于世。

当是时,西南既靖,东南亦平,四海宴如,此真挽强二石,不若一丁之时。

家大人见余斫驰放纵,恐逐流于少狭邪之徒,将使学为科举之文。

而余见家势飘零,当此之时,技既成而何所用,亦遂自悔其所为。

因降心抑志,一意夫经生业,担簦负笈,问途于陈子夔献,陈子介眉,范子国雯,万子季野,张子心友等,而诸君子适俱在甬东,

先生入城时,尝过余斋,谈及武艺时,犹为余谆谆恺切曰:

拳不在多惟在熟,练之纯属即六路亦用之不穷

其中分阴阳止十八法,而变出即有四十九。

又曰:拳如绞花捶,左、右、中、前、后皆到,不可只顾一面。

又曰:拳亦由博而归约,由七十二跌(即长拳、滚斫、分心十字等打法名色)二十五拿(即斫、削、科、磕、靠等)以正十八(即六路中十八法);由十八而十二(倒、换、搓、挪、滚、脱、牵、绾、跪、坐、挝、拿);由十二而归之存心五字——敬、紧、径、劲、切。

故精于拳者,所记止有数字。

余时注意举业,虽勉强听受,非复昔日之兴会。而先生亦且贫病交缠,心枯容悴而惫矣!

今先生之死止七年,吾乡盗贼亦相蚁合,流离载道,白骨蔽野。

此时得一桑怿,足以除之;而二三士子,犹伊吾于城门画闭之中。

当事者命一二守望相助等题,以为平盗之政。

士子遮拾一二兵农合一之语,以为经济之才。

龙门子秦士录曰: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

言念先生竟空槁三尺蒿下,宁不惜哉!


嗟乎!先生不可作矣,念当日得先生之学,即岂敢谓遂有关于匡王定霸之略,然而一障一堡,或如范长生、樊雅等保护党闾,自审谅庶几焉。亦何至播徙海滨,担簦四顾,望尘器而无遁所如今日乎!

则昔以从学于先生而悔者,今又不觉甚悔。

夫箭之悔矣,先生之术所受者惟余。

余既负先生之知,则此术已为广陵散矣。

余宁忍哉!故特备著其委屑,庶几有好事者或可因是而得之也。

虽然,木牛流马,诸葛之书中之尺寸详矣,三千年以来,能复用之者谁乎? 

 黄百家简介

黄百家(1643年12月6日-1709年4月29日),乳名祝国,原名百学,字主一,号不失,又号耒史,别号黄竹农家,清初浙江余姚通德乡(今属梁辉镇)黄竹浦人。国子监生,黄宗羲第三子。

其父黄宗羲(梨洲)亦精技击,曾于明末组织武装于浙江四名山抗击清兵,并作《王征南墓志铭》记述王来咸事迹。幼承庭训,博览群籍,研习天文历法数学。清康熙十九年(1680),明史馆聘黄宗羲赴京与修,以年老辞,总裁遂延请百家及万斯同赴京入馆,以所学撰《天文志》、《历志》数种。能传父学,其父晚年著述常有口授,辄执笔代书。黄宗羲撰《宋元学案》,成17卷去世,他和全祖望续成100卷。

拳术,自幼师事鄞县内家拳师王来咸王瑞伯),承其传,精通内家拳。著《内家拳法》,详细介绍王来咸拳法。又问业于梅文鼎,习推步法,有所得,撰《勾股矩测解原》。晚年得耳疾,左目损光,仍著述不辍。尚著有《明文授读》、《体独私钞》、《王刘异同》、《夷希集》、《北游纪方》等[1]

2年表

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二十六日,黄百家出生于浙江余姚,父亲是黄宗羲,母亲是叶宪祖之女叶氏(字宝林)。
清顺治五年(1648)随舅公氏翁逸读书,同时跟随黄宗裔学经学。
康熙六年(1667)二十五岁的黄百家和其父黄宗羲的弟子一同学习。
清康熙十四年(1675),黄宗羲作《王征南先生传》,记述王征南的拳射之术。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黄百家进京参加明史的编撰。
康熙二十七年(1688)携书回家编写。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编写完成,再次进京编写《明史·历志》,次年四月编成。因为其父年老力衰,黄百家辞职回到南方。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七月初三日,黄宗羲辞世。黄百家继续编纂黄宗羲未完成的《宋元学案》。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因《明史·历志》的手稿遗失,重新编写。
康熙四十八年(1709)三月二十日,黄百家辞世。
 

 《清史稿》与“清中叶,河北有太极拳”( 赵廷铭 

内家拳起源说

 我国古代的传统,自唐以后由新王朝官修前朝历史相沿成习,《清史稿》就这样产生的。由北洋军阀设馆,书写者是清史的遗老,主编是一位深居高位,经历同治、光绪、宣统三朝的元老——赵尔巽,他见清朝已皇冠落地,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自己又深受清代帝王恩宠,怎么办?于是便有以写史来答谢恩主,同时也借纂书来网罗前清遗老的初衷。袁世凯称帝后,任赵为馆长,编纂《清史稿》,《清史稿》成书分三期而成:第一期民国三年至六年(1914——1917),可谓准备和筹办期,多赖以翻书考证和翻实录及《东华录》;第二期民国六至十五年(1917—1926),稍有头绪,以时代为段落,择人分任,但也经常竭厥馆员散乱,时停时续;到第三期即民国十五年至十六年(1926—1927)赵尔巽身体日渐衰危,急刊为佳,稿未曾详校即随印随发,前后不遑兼顾。最终定稿五百三十六卷,分订一百三十一册,初印一千一百部(关外四百)1927年12月开始发行。1929年故宫博物馆接管《清史稿》,即严禁发行,不久因史料价值颇丰,解禁。《清史稿》内容来源于(东华录)32卷,《九东华录》195卷,《咸丰东华录》100卷,《同治朝东华录》100卷(东华续录)220卷,还用了各帝王起居注、圣训、国史及军机处档案,方略馆中正副抄本、刊本、禁书、奏折、上谕等,其收集参照面之广,这在历代正史中是罕见的,可谓是三百年史料之大宗,尽管此书存在许多欠缺和不足,还是保持了我国正史的传统与本例的连续性,不愧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一部史籍。

    为什么不叫《清史》,是仿王鸿绪《明史稿》之例,故其书题日《清史稿》。
    下面我就把《清史稿》卷五百五,列传二百九十二,艺术四,王来咸即“王征南传”中出现的“清中叶,河北有太极拳”的记述讲清。王征南是拳界名家,《清史稿》所以把它列在列传中的首位,不能不说这位浙江鄞县名人的地位,其先祖奉化,到祖父时迁到鄞县学传内家拳法。
    内家拳法起于武当道士张三丰。这种拳法特点是以静制动,应手即发(仆)不同于少林拳。到明中叶,王宗岳最出名,到明嘉靖(1522-1566)张松溪为最著名,弟子有三、四人;宁波的蔡继美最有成就,得到蔡继美教练的有吴昆山、周云泉、陈贞石等。河北拳家甚多,单说“清中叶,河北有太极拳”就是指杨禄样、武禹襄太极拳而言了,因永年是杨、武太极拳的发源地。杨禄禅生于嘉庆四年(1799年)活跃在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同治十一年(1872年)故去,这不正是清中叶吗!杨禄禅之后,杨班候、杨健侯至杨澄甫以及杨振铭(守中)杨振基、杨振择、杨振国、赵斌、傅钟文等亲族及弟子从永年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香港、西安等地传拳,使杨式太极拳弘扬发展至国内外。武禹襄与杨禄禅是同代同乡人,武式、吴式和孙式太极拳相继出现。这是史实,是功绩,是为人类造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