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EUS遇到“假瘤子”(一)--------内镜手术之雷(血管)

 penazy 2017-01-22

    消化道粘膜下肿瘤(submucosatumor SMT)的内镜切除已日益普及,然而时有“假SMT”被误切的报道,其中外压或粘膜下变异血管无疑是最凶险的“假瘤子”,稍有不甚将酿成大祸,将这些貌似SMT的血管称之为“内镜切除之地雷”毫不为过,接下来笔者就近年来碰到的相关病例谈一谈如何用EUS来“扫雷”。

一:食道篇

食道位于后纵隔,全程伴行于胸主动脉,其中上段食道周边结构复杂,是血管异位外压的主要区域,一起看看下面的病例。

1:支气管动脉迂曲导致的外压

胃镜发现食道上段距门齿26厘米处一粘膜下隆起(图A),超声小探头提示隆起处为无回声结节(图B白色箭头处),局部食道壁层次不清,但低回声结节底部与远处巨大圆形无回声结构相连,改环扫EUS观察见低回声结节内有血流信号(图C白色箭头)且与胸主动脉关系密切,故食道隆起考虑来源于胸主动脉分支血管的外压,CT血管重建(图D)提示左支气管动脉严重迂曲压迫食道。支气管动脉畸形临床罕见,多继发于支气管扩张、肺癌的疾病,该患者有多年支扩伴咯血病史(患者CT可见左下肺的支气管扩张),故最终诊断考虑为支扩致支气管动脉迂曲外压食道。

2  血管瘤样隆起导致外压

胸部血管瘤样扩张可压迫食道,内镜下表现与平滑肌瘤极其相似,两者必须仔细鉴别,否则误将血管瘤按平滑肌瘤进行镜下切除将引起严重后果,小探头超声沿食道连续扫描可见血管瘤与外界血管想通。另一鉴别方法是通过增益后发现血管瘤内代表血细胞点状高回声,必要时完善环扫超声或增强CT检查。(图2

2 动脉瘤的食道外压( A:内镜可见食道后壁中段隆起 B:超声见圆形低回声 C:向上连续扫描发现病灶变为短柱状 D:再上一平面见低回声结果和外界相同(黄箭头处)


3:奇静脉弓外压

常规胃镜发现食道右前壁的粘膜下隆起,表面光滑,小探头超声内镜发现呈板栗样低回声病灶,内部可见散在点状回声,扫描平面稍作调整后发现有小管状结构汇入低回声,扩大显示范围后证实奇静脉弓外压(见图3)。

3 奇静脉外压( A:食道右前壁隆起 B:超声现板栗样低回声结构(黄箭头) C:不同平面发现小管状结构汇入该结构(黄箭头) D:扩大显示范围后证实奇静脉弓外压。

4:食道孤立静脉瘤

食道孤立性静脉瘤常见于食道中上段,多数是单个存在,又叫食道孤立性静脉扩张。患者通常无临床症状,往往是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内镜下食道静脉瘤呈青蓝色或紫蓝色圆形或卵圆形扁平状隆起,表面粘膜完好,无搏动,边界清楚,周围食道粘膜无异常。声内镜探查可显示静脉球黏膜下层,呈均匀的低回声区域,但调强增益后可见其内部的点状高回声(红细胞),如伴有血栓形成则内部为高回声或等回声(图 4)。部分孤立静脉球表面色泽正常,小探头超声难以将其与囊肿鉴别,此时可借助普通超声内镜的彩色多普勒技术来显示瘤体内血流信号。

 下面的病例相对少见,内镜下可见柱状粘膜下隆起,表面淡紫色(图A),开始探查发现病灶内部为低回声,其下方固有肌层完整(B),但随着探头上移,可见看到低回声病灶穿过固有肌层与外界想通(图 C 白色箭头处),因此考虑带有交通支的柱状静脉瘤。

二:胃篇

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位于后腹膜,故外压动脉形成的假SMT主要存在于胃后壁,此外,胃粘膜下的各种扩展畸形的血管也是伪装成“假瘤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元凶。

(一)  胃的外压血管

脾动脉和脾静脉是与胃后壁毗邻的主要血管,不同于走形较直得脾静脉(环扫超声的下的高尔夫球杆的柄),脾动脉走形迂曲(图 5),时常压迫胃后壁形成“假瘤子”。

图 5

1:迂曲脾动脉外压

下面病例可见高位胃体后壁明显隆起(图6A),超声内镜发现弧形血管外压(图6B),CT平扫及血管重建证实脾动脉外压(图6C-D)。

图 6

2另外一例脾动脉外压。

7

3:间质瘤后方的脾动脉

脾动脉外压的区域(胃底体交界后壁)也是胃间质瘤好发部位,EUS探查该区域间质瘤时要尝试探明瘤体后方是否存在脾动脉,为内镜安全切除提供更多信息。下面病例后壁可见粘膜下隆起(图8A),其内镜下表现和上一例病人十分相似,小探头发现病灶是来源于固有肌层横行肌肿瘤(其下方可见肌间隔和纵行肌图8B,但病灶远侧可见低回声(图8B*处),缩小图像扩大探查视野确认病灶浆膜侧为脾动脉(图8D白色箭头),故该病例在内镜切除时要十分小心勿伤及后方脾动脉。

8

(一)  粘膜下层的粗大血管

1:胃粘膜下的粗大静脉

粘膜下层分布的较大血管也可造成胃粘膜的局限隆起,以静脉为主,多见于胃底及高位胃体,超声探查可见粘膜下层的无回声管腔样结构(图 9),多角度扫描可见管腔样结构相互连接。

9 胃粘膜下层静脉

A 高位胃体后壁粘膜略隆起

B MPS探查见粘膜下层来源的低回声管腔样结构

2:胃底静脉曲张

胃静脉瘤多位于胃底,内镜下多为结节状巨大隆起,周围有时能观察到相连的蓝紫色曲张静脉,而静脉瘤表面常无色泽变化。超声内镜下表现为黏膜、黏膜下层或浆膜下层来源的簇状类圆形无回声管腔结构,互相之间可有融合,有时可见穿透胃壁内层次间的血管。超声内镜的彩色多普勒功能来观察静脉瘤内部的血流动态(图 10)。

10胃底静脉瘤

A 胃底巨大结节样隆起,表面光滑

B 超声内镜见内部多个无回声管状结构(内部见血流信号)

2:粘膜下异位动脉

粘膜下层的动脉细小,极其罕见的情况下可发现畸形动脉,动脉管壁明显厚于静脉,鉴别困难时需借助常规超声内镜的多普勒功能来辅助诊断。下面病例胃窦可见一粘膜下隆起,表面光滑(图 11 A),超声微探头可见无回声圆形结构,周边可见一圈较厚的环状血管壁(图 11 B)。

11 胃粘膜下层动脉瘤

A 胃窦大弯侧粘膜局限隆起

B EUS探查见粘膜下层来源的厚壁管状结构(指环征)


4:胃窦异位动脉

         胃窦大弯侧可见一短圆柱状粘膜下隆起,表面光滑(图12 A),超声微探头发现厚壁环状结构(指环征),中央无回声(图12 B),改环扫超声内镜后见内部明显血流信号(图12 C-D),故考虑粘膜下异位动脉。

12 胃粘膜下层动脉瘤

粘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前常规要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因此提高EUS识别“血管性假瘤子”的能力极其重要,笔者认为EUS操作者首先要有风险意识,熟悉外压和畸形血管的好发部位,要多角度动态观察,一旦怀疑“血管性假瘤子”,及时改换大探头超声内镜并使用多普勒观察内部血流,如仅有超声小探头,常需借助CT等影像学工具,切勿贸然进行内镜下切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