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法工程疗法---彭印高

 国学SH72 2017-01-23
       下面进入我们治疗耳聋的具体方法。
    1、抗饥饿  前面已经介绍了。在实施辟谷的前要扎针,做抗饥饿的准备。在真正进入辟谷时期,还要扎针配合气功来抗饥饿。
    2、排病气的方法前面已经介绍了。在扎针以后运用气功在针尾抓出病气,然后有的人会沿着经络逐渐向远端排病气。
    3、针刺治疗 1}针刺治疗耳聋所要追求的目的是恢复耳内组织细胞和它们的功能,指向性地消除耳听动脉内的脂斑,和排病气配合辟谷清理内环境。我们有三种取穴方法a、传统的治疗耳聋取穴,在耳朵周围取穴如听宫、听会、耳门。扎针时要让病人口中咬一根筷子或者其他东西,让病人始终保持嘴张开,这样这几个穴位就容易扎进去,扎这几个穴位关键的手法是要扎到一定的深度,扎得浅往往就没有作用,许多针灸医生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效果就不好。b、循经取穴和传统方法取穴。本来传统针灸方法来治疗老年性耳聋的效果不是太好的。有一本书说耳聋最难治,扎针半年之内不要问有没有效果。可是在运用减法工程疗法时传统针灸也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传统针灸治疗耳聋,除了在耳朵周围取穴,循经取穴一般取中渚、合谷、太冲、太溪、复溜等穴位。对肾经的穴位一般采用补法,如果是肝经的穴位一般用泻法。中医理论认为这种耳聋一般是肾亏和肝火上亢,要补肾泻肝。c、全息共振经络系统。在手上脚上有耳朵的对应点穴位,另外取穴还应该考虑耳听动脉的对应穴位,和肾脏的对应穴。针刺时可以不考虑气至病所手法,但是如果用了手法达到了气至病所,效果应该会好得多。2} 神龟八卦经络系统也可以用来治疗老年性耳聋,其效果和全系共振经络系统差不多。但是我们发现针刺神龟八卦经络系统的排病气现象不明显,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长期的效果要差一点。
    以上这些治疗运用以后,如果病人的听力没有彻底丧失,一般一个疗程以后都会有明显效果,经过三四个疗程大多数病人都会基本恢复。不少病人会告诉我们与别人打电话,别人会反映沟通容易了。
    基底动脉缺血性头晕   基底动脉缺血一般有两种原因。1、基底动脉硬化;2、颈椎病。基底动脉硬化多发生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后动脉内的脂斑阻塞了动脉造成了动脉血流不畅而缺血。颈椎病是椎动脉所穿过的颈椎横凸孔增生挤压了椎动脉而造成椎动脉狭窄缺血。而两条椎动脉向上并为基底动脉,所以椎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基底动脉缺血。基底动脉是脑后重要的动脉,在基底动脉上分出耳听动脉,小脑下动脉等进入内耳和小脑。耳听动脉供血不足会造成耳聋。而感觉平衡的内耳迷路和维持平衡的小脑的血液供应都来源于基底动脉。所以基底动脉缺血会引起头晕,和平衡失调。这两种原因的基底动脉缺血因为最后结果但是一样的,所以症状也是一样的,无非是头晕头昏运动平衡失调。在西医的治疗可能会不一样,但是在中医看来治疗原则都是一样的。对于这种头晕头昏运动平衡失调,传统的针灸治疗往往取穴百会、风池,认为百会能够息风止晕,风池能够止晕。而我们从多普勒脑动脉血流速仪观察,针刺百会可以对脑供血不足者改善脑供血。风池穴也有这样的作用。这两个穴位具有明显的治标作用,在治疗这种病时能够马上产生效果。另外中医对这个病还针对中医所认识的病因作治本治疗。中医认为头晕往往是肝风上亢,进一步考虑是肾亏造成肾水不足,水不足就使得肝木得不到营养而失调,所谓的水不涵木。所以针刺治疗时一方面要泻肝还要补肾。泻肝往往取穴太冲,和在胆经配合取穴,补肾一般取穴太溪,或者复溜,或者的腰部取穴肾俞。如果在基底动脉缺血造成头晕头昏平衡失调的同时,还伴有头部明显的症状,那可以在局部临近取穴。
    上面所说的传统针灸方法在指标效果上讲是可以的,见效是很快的,但是要想彻底治愈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光凭针灸要想彻底解决基底动脉缺血的根本原因是难以想象的。而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就必须用减法工程疗法。理论上目前的医学能力水平是没有办法清除硬化动脉内的脂斑的。彭教授认为这是因为大多数的现代人每天所摄入的食物热量大大超过了机体所消耗的能量,大多数现代人每天都在把多余的营养转化为脂肪。在这种大背景下,血脂高、动脉硬化的病人即使是服用了降血脂的药物,也不可能把动脉壁上的脂斑清除掉。而减法工程疗法让病人辟谷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一点不进食,就逼着机体能耗脂肪。加上针刺的指向性引导机体消耗指定部位优先消耗脂肪,就可能清除特定部位的脂斑。颈椎病所长出的骨刺是由于内环境的各种毒素所激发出来的,主要是经络内的病气掩盖了经络正常的空间网络结构,在体内的物质性毒素的协同作用下长出了骨刺。只要这些毒素被清理干净,在让经络能够发挥正常作用,骨刺就会被吸收。
    白内障  白内障是许多病的并发症,但是有很多病人是属于老年性白内障。在说明进入老年以后由于体内的毒素积累,内环境恶化使得眼内出现白内障。一旦得了白内障就必须手术去除,针灸有金针拨瞳方法就是用针刺针刺进眼内把白内障拨到一边使得不挡住视力。无论是西医手术还是针刺金针拨瞳都必须等到白内障成熟以后才能进行,在这以前眼科给一些滴眼药水,或者一些口服药,但效果不大。彭教授在他发现的新经络系统——全系共振经络系统中有治疗眼病的穴位;眼明一号、眼明二号对白内障也有非常好的疗效,大多数病人在针刺以后马上会觉得眼睛会发亮,视力马上等到改善。通过一段时间的针刺治疗,眼科证明白内障会逐渐消退。当然在这样治疗的同时配合辟谷 也就是用减法工程疗法效果会更加好。
    具体方法1、辟谷与辟谷准备。先针刺做一个阶段的准备,然后用气功封胃,在辟谷过程中用针刺解决饥饿和饥饿反应及其相关的身体不适和反应,和配合气功协助解决这些问题。2 、针刺治疗。除了辟谷需要针刺协助,在辟谷中和辟谷以后针刺对于白内障的治疗有很重要的作用。针刺治疗白内障有两种取穴方法:A、传统理论指导下全身治疗针刺方法。中医理论认为“肝开窍于目”,眼睛的病必须同时治理肝,肝属于木,如果肝木虚,就必须补肾,肾属于水,按照“虚者补其母”的原理,肝虚必须补肾。中医治疗,无论肝是虚还是实都会补肾,所谓“以水涵木”。例如高血压病中医认为是肝阳上亢,也就是肝和肝经内邪气盛,除了应该泻肝经的邪气照道理还应该按照“实者泻其子”的原则泻心经穴位。事实上无论中药还是针灸都是采取补肾的方法。按照经络循行的路线肾经也入眼,这样分析治疗白内障取肾经的穴位必定会有好处。B、针对眼睛的治疗。传统的针刺治疗往往在眼睛的周围取穴,如扎睛明穴、四白穴等,这些穴位对白内障的治疗确实有效,扎这些穴位病人害怕紧张,也容易扎到血管造成眼球出血。所以彭教授主张利用经络的共振原理来扎眼睛相对应的穴位。在神龟八卦经络系统和全系共振经络系统都有眼睛的对应穴位。针刺这两个经络系统的眼睛穴位都会马上改善视力。连续针刺这些穴位,都能够使得白内障逐渐消退,在辟谷的配合下消退就更明显。虽然这两种经络系统眼睛的穴位,在针刺以后都能够马上出现效果,(同样用这两个经络系统也可以治疗玻璃体混浊、飞蚊症等西医眼科难治的眼病)但是神龟八卦经络系统在针刺时不会产生循经感传,而针刺全系共振经络系统眼睛的穴位只要手法得当,基本上都可以产生循经感传效果。只要是有了循经感传效果那会明显增强疗效。所以现在我们治疗白内障使用全系共振经络系统比较多。当然同时使用这两种经络系统也可以,大多数情况这样效果会更好。
    糖尿病
    糖尿病分成两种类型: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即一型和二型。一型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所以必须补充胰岛素。二型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机体对胰岛素的依赖量逐步增加,最后以至于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衰竭而不能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当血糖超过肾脏的肾糖阈就会在尿中出现葡萄糖,尿中有糖就产生利尿,这样就出现尿多症状。因为机体损失大量水分产生口渴多喝水。因为葡萄糖从尿中流失机体会缺乏营养和能量而会促使饥饿。这样就产生三多一少的症状。一型糖尿病的治疗不是减法工程疗法适应症,而减法工程疗法对二型糖尿病有非常好的疗效。现在中西医对二型糖尿病只能达到控制血糖需要终身治疗,用药量越来越大,不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产生。相比之下减法工程疗法就有比现在的医学手段优越的多的效果。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经过五个或者更多的疗程,可以达到三年五年之内不用吃药即近期治愈,剩下的患者也可以达到胰岛素患者其它药物减量的效果。这对于二型糖尿病因为有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任何药物都会逐步加大药量,药物的逐渐失效相比,这疗效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减法工程疗法治疗糖尿病可以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比如说用针刺治疗糖尿病眼病其效果和见效速度令人吃惊。
   现代医学治疗糖尿病除了节食运动以外,药物有胰岛素和D860磺脲类和二甲双胍类。这些药在刚开始使用时都是很有效的,但是随着治疗时间这些药都会慢慢效力下降。这是因为二型糖尿病的根源是胰岛素抵抗,就是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慢慢下降。更何况除了胰岛素以外治疗糖尿病的所有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甚至有些病人死于药物的毒副作用。现在对胰岛素抵抗的产生原因没有很好的解释,使用除了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以外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就是这三种药物。磺脲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是促使胰岛B细胞的分泌,但是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抵抗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过上一段时间又要增加用药量,注射胰岛素也一样,也会不断增加用药量。如前面所说,彭教授认为:胰岛素抵抗与其它很多老年病一样,是由于细胞膜上激素受体受到脂类物质的掩盖遮挡,使得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激素也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要想解决胰岛素抵抗和类似的老年病,就必须清除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这些在细胞膜上掩盖受体的脂类物质,彭教授认为是属于中医所说的“痰”。而辟谷就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祛痰方法,这过程中配合针灸那会使辟谷祛痰作用如虎添翼。
    中医把糖尿病称为消渴,认为病在肾脾胃。针刺治疗糖尿病取穴在舌下两条静脉穴位定名金津、玉液。用三棱针放血可以止渴生津。我们认为糖尿病人的口渴是因为排尿太多,而排尿多是因为血中葡萄糖超过肾糖阈而产生的利尿作用。所以糖尿病的口渴,病之根源既不在唾液腺也不在肾,而在于食欲亢进引起的血糖升高,我们观察到糖尿病人的食欲都极其强,普遍不能耐受饥饿。这样就会产生病人大量进食而升高血糖,当血糖超过肾脏的重吸收糖的能力极限{即超过肾糖阈}糖就会在尿中排出而出现糖尿现象。所以我们在治疗糖尿病时用针刺抑制食欲,要比治疗其他病用辟谷疗法时所用的穴位,治疗时间和发放的内气都要多。另外彭教授在印度瑜伽和藏传佛教气功的启发下,开发了中脉经络系统,但是中脉经络系统在躯体的正中,在胸段前面有胸骨,后面有脊柱遮挡,没有办法扎针。而在腹部由于中脉经络位于腹部深处,要扎到位置必须穿过许多脏器。所以自古至今没有人针刺中脉经络系统来治病。彭教授运用经络共振原理在四肢开发出中脉经络系统的共振经络系统,在四肢的中脉投影经络系统上扎针,就相当于在躯体的中脉经络系统上扎针。并在四肢中脉经络系统上,相当于带脉高度找到带脉轮的穴位。彭教授认为带脉对糖尿病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个高度水平有脾脏,胰腺,胃,肝脏和肾脏。中医认为脾胃与食欲消化有关,食欲亢进时针刺脾胃经的穴位可以抑制食欲,而胰腺中的胰岛是分泌胰岛素的组织,中医认为肾脏对机体的健康寿命有决定作用,而一种疾病只要时间长了都会伤肾,何况中医观点认为消渴与肾有关。我们认为针刺肾经的穴位有可能会提高肾糖阈和有利于降低尿糖的作用。肝脏中不但有处理血糖的机制还有葡萄糖的感受器,所以疏通肝经也有利于降低血糖。我们的体会针刺中脉经络系统的带脉轮对于降低血糖抑制食欲都有很明显的作用。
    我们在针刺时还运用传统的经络系统穴位,但是取穴除了参考传统中医的观点还结合现代的糖尿病知识和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抑制食欲的穴位,和降低血糖促使脂代谢的穴位等。另外就是配合辟谷为辟谷作针刺准备。二型糖尿病的起因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机体为了维持血糖的正常,于是要多分泌胰岛素,但是因为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没有解决而且越来越严重,所以发展到后来胰岛的分泌量达到最大也不能维持血糖的正常,而且这时往往因为胰岛的长期大量分泌造成了胰岛的疲劳衰竭,于是就会出现血糖升高。而对于胰岛疲劳衰竭的病人采取辟谷的方法,就会使得胰岛得到休息,这非常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还有如果病人已经有了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大多数是由于血糖升高后出现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会使得氧合血红蛋白的释放氧的能力下降,这样全身细胞就会因为缺氧而能量不足,长期下去就会产生如神经系统的病变、眼底的病变这些并发症。由于辟谷会明显降低血糖,反复辟谷可以有效地减少糖化血红蛋白,于是这些并发症就能够从源头上得到解决,这时再配合针灸治疗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针刺治疗这些并发症,具体取穴应该按照并发症的症状和侵犯器官选择穴位。
    我们体会由减法工程疗法治疗糖尿病要比治疗冠心病时间长,一般都需要五个疗程甚至更长,而且不能保证治愈以后不再复发。所以糖尿病人应该最好在治愈以后,每年还需要预防性治疗二三个疗程。这样不但可以巩固疗效,而且还可以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从西医的观点看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是从中医观点看这两种疾病有其共同的病因,都与“痰”有关,在我们的治疗中大多数的病人都会在辟谷中剧烈排痰吐痰,病情越重排痰就越多,严重者可以每分钟吐好几口痰,针刺一个小时走的时候病人可以提走半塑料袋的痰。因为这两种病的中医原因基本相同而治疗原则也基本相同,所以本文就把这两种病放在一起讨论。
    支气管炎由于比较难于彻底治愈,反复发作成为慢性,而多发于老年人,所以临床上称之为老慢支。老慢支到后来会演变成肺气肿,再由此发展成肺心病,最后往往死于心力衰竭。慢性气管炎往往既有咳嗽又会哮喘,这种哮喘往往是肺功能不足和心力衰竭所造成的。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首先使用抗菌素消炎控制感染,有心肺功能衰竭的就給氧和纠正心衰。但是由于抗菌素在气管壁难于达到有效浓度,要彻底治愈老慢支很难,随之的肺心病、心衰也不能在根本上治愈。中医把慢性支气管炎的原因分成外感和内伤,这两种原因互相影响转化。我们理解所谓的外感是感冒引起的急性发作,而久治不愈就会引起内伤,内伤往往在机体原有的内脏各种损伤基础上发生,从而可以进一步分成肺阴亏损、脾虚失运聚湿生痰、肝气郁结和肾虚摄纳无权多种类型。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很多方法,除了中药,针灸拔火罐,还可以埋线,穴位贴敷药物和药物熏蒸等等。彭教授在早年试过以上各种方法,虽然都有效果,但是都难于治愈。
    彭教授从实践中得出体会,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都是由于痰和手太阴肺经的先天不完善的原因,而肺经功能的不完善和遗传相关。在这些病人的肺经上面都可以摸到肺经的经络不畅通的印记,进一步询问患者的父母亲及其父母亲的兄弟姐妹以及再上一代直系亲属中必定有这种病患者。而这些病人的子女虽然还没有得病,但是他们的肺经上往往携带有病记痕。在这种遗传基因的作用下后天的反复感冒和肺支气管感染,或者是接受风寒侵犯,进一步伤害了肺和肺经,或者是肥胖等原因使得机体聚集了痰。在这些后天的不良因素与先天遗传的双重作用下就会转化为慢性支气管炎。
    西医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机体对某种特定的致敏元发生的变态反应。在肥大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的作用下支气管平滑肌发生痉挛,造成吸气困难。中医对这种病的认识除了有痰的原因以外还有肾亏和肺脾功能差的内因、外感风寒等外因。西医治疗本病是用肾上腺素类药物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B受体,也有人用阿托品阻断副交感神经的M受体来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也可以用糖皮质激素抗过敏,或者用抗组织胺类药物来抗过敏。如果病人在过敏的基础上并发感染,还考虑使用抗菌素。这些方法都只是解决症状,只是治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医针灸治疗这种病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差不多,从长期疗效看都不理想。中医虽然有朱丹溪的祛痰方法,能够抓住疾病的根源,但是没有能够看到病人明显的排痰。我们的实践证明减法工程疗法能够实实在在地让病人排痰,在针刺排病气以后让病人辟谷,病人都能大量排痰。彭教授认为免疫性疾病都是中医观点的“痰”,祛痰以后所有的免疫性疾病基本上会改善。支气管哮喘也一样,我们都观察到随着治疗病人的痰越吐越少,病情越来越好,最后病人不吐痰了,病也好了。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除了要辟谷以外针灸很重要,针灸的作用除了是让病人排病气、抗饥饿以外,还有用传统的针灸理论方法来针对病因和被累及脏器经络来调理治疗。如果病人是肺和肺经有问题,就要在肺经和大肠经取穴,如果病人受了风寒就要结合灸法和拔火罐,如果病人有痰湿就要按照传统的经验取丰隆穴和肺俞穴、脾胃经的穴位;如果病人肾亏,就要在肾经取穴并运用补法。彭教授在减法工程疗法治疗支气管炎的同时,还做抗菌素穴位注射,所用药物以前用青霉素、链霉素,现在多用头孢类抗菌素,注射穴位除了通常所用的背后的肺俞、风门穴,肺经的中府穴还有天突穴。另外还在第二三肋间隙胸骨旁注射,每个穴位每次注射0.5mml,一般经过两个疗程甚至几十年的患者都能基本治愈,这些病人一般在冬天或者是感冒后会久咳不愈,而经过我们治疗被认为已经治愈的病人,再遇到这种情况也不会久咳不愈,甚至不咳嗽了。彭教授认为明显支气管炎之所以难以治愈,是因为抗菌素达到支气管的有效浓度不高,所以不能有效消灭病菌。而穴位注射能够明显通过抗菌素的疗效。药物注射于穴位以后有可能经过特殊通道直接达到病灶,这种通道究竟是什么结构?人类现在的知识还不知道,也可能是一种时空结构,但是象天突,胸骨旁的穴位能够直接扩散到病灶。另外彭教授的经验,一些致病因素不容易很快消除的疾病,就要留针时间增加。在留针期间疾病的症状就不容易出现,而致病因素也会随着留针时间延长而逐渐消除。如果不留针而代之于使得针感延长的方法,只要一直有针感效果和留针时一样。彭教授在七十年代治疗阑尾炎时发现:急性阑尾炎病人虽然腹痛很厉害但只要扎上针,病人就能够立即止痛。但是如果不留针马上拔针,不出半个小时病人又会重新疼痛。而只要留针几个小时病人在留针期间就就绝对不会疼痛,这样拔针以后也不会复发。如果在阑尾穴注射链霉素0.5mL{链霉素的针感会遗留一天}这样病人往往都会好了。所以彭教授认为象这样由细菌造成的炎症,留针或者针感时间一定要长。而抗菌素穴位注射所造成的遗留针感会很长,这就会加强机体的抗菌效果。我们体会到穴位注射能够把抗菌素的疗效提高一个数量级。另外辟谷时机体处于低血糖和低营养状态,这种状态下对于病菌的生长是一个不利因素,{反过来糖尿病人一旦感染就难以治疗}这种环境条件加上抗菌素就能够大大增加抗菌素的作用,我们体会到这又能够把抗菌素的疗效更提高一个数量级。还有我们观察到辟谷时和辟谷后机体的免疫能力会增加很多,一些免疫球蛋白会明显增高。很多病人在治疗以前很容易感冒,病人说只要感冒病人从身边走过,就会被感染,而经过减法工程疗法以后这种情况就没有了。这样由于辟谷加上穴位注射,使得免疫功能提高,又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减少细菌的营养。估计用我们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抗病菌的能力,要比单纯使用抗菌素提高几百倍甚至上千倍,那些几十年不愈的病人在我们的治疗下基本上都能够治愈。
   慢性支气管炎时间长了以后都会转化为肺气肿,会影响心脏造成肺心病。理论上肺气肿一旦形成就不能逆转。但是我们发现这些病人经过减法工程疗法治疗,肺气肿和肺心病的症状也会大大好转,他们是否从病理组织学也发生了好转?我们还没有做研究,但仅仅从症状上看,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另外彭教授在近二十年研究实施减法工程疗法中发现一些有疤痕组织的病人,在经过减法工程疗法以后疤痕会消退。其中道理可能是清理了内环境以后。经络的功能得到发挥,经络的检测功能发现疤痕不是正常应该有的组织,所以经络就会发挥调整功能,使得疤痕组织吸收。按照这种思路肺气肿在运用减法工程疗法清理内环境以后,也可能得到恢复的。
   免疫功能性疾病 
   免疫功能的疾病包括过敏和免疫功能低下。像上面介绍的支气管哮喘就是一种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还有很多人是皮肤过敏,过敏性鼻炎。西医认为这些病都有过敏原。而且可以把一些常见的过敏原滴眼来确定到底是什么东西过敏。彭教授认为过敏性疾病大多数都是与痰证有关,而且是因为胖人多痰,所以胖人容易过敏。而胖人减肥以后过敏现象就会得到改善。彭教授就是这样的例子。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自己比较胖,曾经达到85公斤,那时不但对磺胺类药物过敏,也对一些食物过敏,还有支气管哮喘。而91年开始辟谷以后,这些过敏全部都没有了。后来他在减法工程疗法治疗冠心病等疾病时,原先对很多药物很多东西过敏的人,甚至扎针以后针眼会大片发红发痒,辟谷几次这些过敏再也没有了。特别是在辟谷中间会大量吐痰的病人,这种变化就更明显。所以彭教授提出过敏是痰证。
    免疫能力低下也与痰证有关。有不少肥胖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病人,在我们治疗前特别容易感冒。有的人说只要感冒病人在一米范围内走过,第二天就必定会感冒。但是他们经过用减法工程疗法治疗几个疗程以后,不但那些病治愈或者好转了,也不容易感冒了。和过敏一样,只要病人在治疗中吐痰越多,改变免疫低下就越明显。所以彭教授提出只要是免疫性疾病,不管是低下还是过敏都应该祛痰。
    除了祛痰以外针刺在治疗这些病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于过敏性疾病,中医的认识有血热、外感风寒等原因。针刺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再配穴。中医认为皮肤的疾病应该从肺和肺经考虑和取穴。因为皮毛受到肺的支配。所谓“肺主皮毛”。如果是一些皮肤过敏的病人是再受到外寒、风寒后就会发作,除了要给病人驱寒外,更应该从肺经取穴。驱寒的方法,第一是排病气,因为绝大多数的寒气是以病气的形式存在的。排除病气以后,这些怕冷怕风和受过风寒以后过敏的症状都会很快消失。排病气的方法是先疏通经络,这种情况当然是首先考虑疏通肺经。第二是给肺经温热来驱寒。中医的治病原则是“寒者热之”。综合这两点方法是在肺经和与其表里的大肠经上选定合适的穴位。如果皮肤过敏不是全身性的,就要考虑所侵害的部位属于哪条经络所通过管辖的,要在这条经络上取穴。比如说躯体的前正中是任脉,背后的正中是督脉,躯体两侧属于肝胆经循行部位。另外因为中医是全身综合考虑综合治疗的,所以病人如果有别的其他症状也要考虑同时治疗。所以也要根据病情加上相应的经络穴位。穴位选定以后,就要疏通经络。经络疏通以后大多数的病人就会自动出现排病气现象,那些还没有排病气的病人,就要用手法促使排病气。在排病气以后或者在排病气的同时用温针,或者用艾条沿着经络温灸,用热量来驱寒。
    如果病人属于血热,就要清血热。中医认为血受到三个脏器管辖:心生血,肝藏血,脾统血。所以要从这三个脏器和与之表里的脏器经络上考虑取穴。经络学认为脾经、肝经、肾经在三阴交穴交汇。所以很多涉及到血的疾病往往会取穴三阴交穴。经络学有专长治疗血液问题的穴位:血海穴和膈俞穴。膈俞血是八会穴中的“血会”,专治各种血液相关的疾病。所以这些穴位在治疗血热性过敏疾病常常被用到。有一种自血疗法,就是抽了自己的血注射在血海、膈俞和曲池穴的。我们认为所谓血热也是内环境恶化的一种,只要内环境清理干净了,这种血热就会好的。所以辟谷和排病气对于这种病的治疗有根本性的治疗作用。但是在清理内环境的过程中,刻意重点清理污染重点经络,就会加快疾病的好转。
   至于免疫机能低下,中医认为是肺虚,肺所管辖的气管,皮肤对外界的抵抗力下降。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内环境的恶化所致,当然有些人肺和肺经受到的侵害可能更严重。所以我们往往在施用减法工程疗法治疗其他疾病以后,根本没有管这个问题。等到其他疾病治好以后,免疫低下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我们治疗这些免疫性疾病,一般都是在治疗其他疾病的同时捎带治疗{除了支气管哮喘},因为辟谷以后基本上都会好的,不用专门针对免疫失调的穴位。
   颈椎病与腰椎,膝关节内骨质增生
   颈椎病有四种类型:神经根型、血管型、植物神经型和椎管型。这样造成颈椎病的表现形形色色。腰椎骨质增生大多数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和下肢麻木。膝关节内骨质增生也主要表现为膝盖疼痛。这四种病虽然部位不同表现也不同,但是按照经络理论和减法工程的解释都是一种类型,只是侵犯部位不同,表现不一样。按照彭教授的经络理论,经络是一种非物质的空间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罩在体表就在机体发育生长过程中决定了机体的外形,在内脏组织外覆盖就决定了内脏组织的外形,更重要的是,经络是生物场还决定影响了被包裹的组织、细胞的分化。但是如果某一处经络被病气所阻断,使得经络不畅通,而且病气把经络的空间网络的正常结构掩盖以后,形成不正常的空间网络结构。这样机体就会按照这种新的空间结构长出赘生物。如果病气还干扰了那里细胞的分化,细胞还会发生突变。所以彭教授认为骨质增生就是这样形成的。
   一般人都会认为一旦骨刺形成,因为骨刺非常坚硬,所以不用手术骨刺就不可能消除。实际并不一定是这样的。因为骨细胞是更新替换比较频繁的细胞。通过这种更替机体还完成了対钙的调节。在骨细胞的更替过程中,新生的破骨细胞溶解破坏周围的衰老的成骨细胞,在出现的空间自己生长。当长成以后自己又变成成骨细胞。衰老以后又被破骨细胞破坏。如果是在这种新老细胞更替的过程中,经络的功能和经络的空间网络结构是正常的,那么新的骨细胞还是严格按照经络的网络结构生长的,骨骼的形态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但是由于外伤,长期或者过度磨损,或者是因为遗传的原因,{主要是经络的遗传性缺陷}在那里积累了病气,这样病气就会产生像上面所说的干扰经络的空间结构和干扰经络的正常功能。于是就会形成骨刺。按照这种理论要治愈骨质增生,就必须疏通经络,还要排除骨刺周围的病气,恢复正常的经络空间网络结构。这样在经络的调控之下机体的骨细胞更替的过程中,会按照正常的空间网络结构重新生长,骨刺就治愈了,当然症状也就消除了。
   治疗这种病的方法,第一是针刺疏通经络,在疏通经络的基础上病人就比较容易排出病气。所有的针灸医生都认为针刺是在疏通经络。但是是否真正已经疏通了经络,大家没有判断标准,也没有具体的疏通经络的方法。彭教授对经络做了长期的研究,确定了一些判断经络是否被疏通的标准:第一如果病人在针刺治疗中发生了循经感传,而且针感已经到达有病的部位,即“气至病所”以后才能说这一段经络已经被疏通了。但是这种判断有一个问题就是,一般来说在人群中“气至病所”的发生率是比较低的,在能够发生气至病所的人中间,针感能够走完整条经络或者是能够走到有病的地方的人就更少。这样说能够真正把经络疏通的机会是不多的,换句话说经络是不太容易疏通的。张缙教授研究出一套促使经络感传的方法,使得循经感传的发生率可以达到80%。彭教授也发明了疏通经络的方法,还发明了气功效应针灸仪,使得循经感传和气至病所的发生率更高。另外在疏通经络的同时有一部分人属于隐性感传,即使被扎针的人已经发生了循经感传,病人自己并不知道。上面的判别方法就不适用。所以彭教授发明了第二种判别方法,就是在疏通经络的时候用左手捏经络的皮肤,如果捏了皮肤肌肉以后, 针刺的针上会觉得特别酸胀,说明经气已经到达这里了,说明从针到所捏的地方这一段经络已经被疏通了。
     彭教授疏通经络的方法有:1、左手按摩法;2、右手发放气功法;3、逐段针刺接力法;4、气功效应针灸仪法。第一第二种方法因为需要一定气功锻炼基础,这里不做介绍。这里介绍气功效应针灸仪方法,和逐段针刺接力法。
    针刺逐步接力法。a、在经络的远端选定的穴位上扎针以后,实施手法使其产生针感,并尽量让针感走得最远。这个过程中如果一边运针一边发放气功外气能够使得针感走得更远。彭教授因为研究经络感传好几十年,注意配合练气功,所以往往他在运针的时候针感能够比其他医生走得更远。如果针感走到经络的某处再也走不上去了,这时在针感的最远处扎上一针,再继续运针,这样针感又能够继续往上传导,按照这样的方法针感可以达到颈椎病处,这就是达到了气至病所。b、气功效应针灸仪疏通经络法。这个针灸仪是彭教授所发明的仪器,能够产生气功师发放外气的效果,用后病人会感到针感特别强,循经感传的发生率大大超过医生施用手法的发生率。所以彭教授往往拿来用作疏通经络用。方法是:先在预定的穴位上扎上电针,通电开仪器以后,在仪器的作用下针感会比较强,这样会促使循经感传,往往就会比一般的针法感传走得远。但是还有一些人不能达到气至病所的效果,就必须施用手法来促使循经感传。这时原则上也是用接力法。但是接力的扎针点不是按照针感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扎,而是固定每隔2.5寸扎一针。按照彭教授的经络的波动性原理,2.5寸的间隔是经络波的一个波长的距离。用这种方法,每间隔这么个距离扎针不但能够更好地促使循经感传,而且还会增强经气的量和能量。
    经络疏通以后,不但会表现在出现气至病所的现象,病人的症状会马上出现特别明显的好转,大多数症状可以当场消失。这时有利于病气的排放,不少病人就会自动排放病气。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病人要用方法促使排放病气。彭教授在《针刺泻法新论》里具体介绍了排病气的方法。
     我们初步观察到病人经过疏通经络和排病气作用以后,不但骨质增生的症状会治愈而且影像学也能够看到病情的好转。这证明只要病处的生物场正常,那里没有了病气,那里的经络空间框架结构正常,那里的经络功能针正常,即使有了骨刺也会在经络的调整作用下重新恢复原有的正常结构形态和功能。
    另外治疗颈椎病除了要从形态学的变化作根本性治疗以外,症状的治疗必须重视以外,病人往往关心的是骚扰自己的那些症状,至于形态学就很少重视了。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有感觉神经型和运动神经型,症状类型有疼痛型和感觉麻木型两种,运动神经型的表现为手臂活动受限。治疗神经根型的颈椎病,要仔细辨别属于哪一条经络的问题。感觉神经型的如果出现肩关节疼痛,就要看疼痛的具体部位,在肩关节正中肩隅穴部位,那属于手阳明大肠经,除了在局部肩隅穴扎针以外,还应该在远端取穴,如合谷、曲池,或者手五里。如果疼痛部位在肩隅前面那是属于手太阴肺经,就应该主要在肺经取穴,依次类推。总之,针刺取穴应当根据最痛点所在经络的部位来辨别相关经络,再取相应的穴位。同样肩部疼痛或者颈部疼痛也要辨别相关的经络。配穴方法一般是远近配穴,即在局部最痛点和远端穴位配合。远端的穴位针刺以后最好要让针感达到疼痛部位,就是要出现气至病所。往往出现这样的效果以后,疼痛会马上消失。所以基本上不需要局部阿是穴取穴。在局部阿是穴取穴往往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有时给予的手法重了,会使得针感比较长时间留在那里,这种遗留针感与原来的疼痛合在一起,病人会以为是扎了针更痛了。局部取穴与两种意义的取穴,一种是从症状的局部取穴,就是在疼痛部位,或者是运动受限的关键部位取穴。还有一种意义的局部取穴在从影像学片子看具体是哪一个脊椎骨发生变化,这样的取穴就要在颈椎的督脉取穴。本来传统的针灸学督脉在颈部是没有穴位的,但是我们还是在颈部的正中督脉线扎针,效果很好。运动神经型的颈椎病,表现为运动受限,手臂不能高举,不能后背。同样要根据受限的形式来确定是哪条经络的问题。这种鉴别不但需要经络知识还要解剖知识。总之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