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省名师工作室送培下乡活动有感

 长青马圆圆191 2017-01-23

柳河县实验小学:李科研

1031,迎来了吉林省名师工作室送培下乡活动,对于这一天我是既紧张又期待,紧张的是自己要在这次活动中与名师们互动作课,期待的是能和专家、名师学到一些所需的教学知识。

作为此次活动的授课教师,结合反复磨课及专家的点评的过程,自己深感教学之路的艰辛与高远,现就学到的一些教学理念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1.静心悟课。拿到一篇课文,不要急于备课或是查找其他可参考的课例,这样反而束缚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应该反复读悟,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再结合参考书及单元重难点、本课重难点来设计教学。备课前,要明确作为教者到底要教会孩子什么?而不是通篇走一遭,如同走过场,学后淡然无味,学无所得。

    2.沉心备课。教者对要教学内容的重难有了通体的把握,才能更好地设计出走心的课,细究一篇文章值得我们探究的点很多,只有围绕重难点有所取舍,才会打造高效的课堂。通常每篇课文都会有情可悟、有法可循。“情”即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法”即是本文的写作方法。所以教者如果把两者巧妙地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悟情中得法,就是真正实现地把阅读和写作合二为一了。如本次执教的《月光曲》,在引导学生把握贝多芬对穷兄妹情感的变化后,感悟即兴创作月光曲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自然地感受月光曲带给我们意境的同时,学习课文中联想和写实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名师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通过女孩一次又一次的幻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让我们深切地感悟到小女孩惨痛的经历,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

    3.潜心创课。我们经常会依据教科书及参考书一板一眼地进行通篇讲解,这样的教学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千篇一律的授课方法也会让他们毫无新鲜感。每篇课文的内容和结构都不尽相同,我们可以从单元整体来全面把握,根据自己教学所需,大胆选择,或删或增。同文异构,可以两篇同时对比学习感悟,感受作者对同一内容的不同写法。精略互通,同一单元的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内容所表现的主题往往是相通的,根据教学需要,几篇文章可以同时对比学习,感悟文章结构或表达的异同点。适当增删,对于同一单元的文章,不仅要教得好,而且要教得巧。对教学过程中满足不了我们教学所需时,可以适当地为本单元相关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精选一篇或几篇典型的文章,供学生们品读、感悟。合理取舍,篇幅太长的课文,把握教学重难点直接切入,着重品析。如第一位名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抓文章主线,重点感悟小女孩的情感变化,学习幻想的表达方法。

本次的教学活动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太多,除了阅读教学的相关理念还有作文教学的设计也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去深究。

    1.审情境于教学之中。良好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说写结合。而情境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观察、发现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感受自己或他人的内心世界。

    2.寓写法于教学之中。其实说才是写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发现、感悟后逐层表达,在反复说练中,点出要表达事物的写作方法。如本次作课的第二位名师在说练中教给孩子表达人物内心的多种方法:动作、神态、语言、环境等。这种自然的渗透会更让孩子更易于接受。

    3.寓例文于教学之中。下水文的使用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适当出现,或一段或一篇。要有助于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要么是突出结构上的范例,要么是突出写作手法的范例,要为本课的要点服务,学生读完后会有所感悟,有所帮助。

总之,学是为了更好地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自己学到的、想到的灵活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在不断的摸索与反思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