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江湖》中的通文馆圣主李嗣源,历史上竟然败给这个人!

 思明居士 2017-01-23

李存勖在当皇帝之前还是个英明的领袖,也是个勇猛的将军。但是,当了皇帝的李存勖却沉湎于戏剧表演,整日和一些戏子搞在一起,根本无心朝政,只当了四年皇帝就弄得叛乱四起,最后还身死人手,这些在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有很精彩的描写。

李存勖死后,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坐上了皇位,改年号为为天成,这一年是公元926年。国号虽没变更,其实这个横行多年的沙陀李氏家族也是亡国灭祀了。

李存勖

后唐长兴四年二月,夏州人杰出的领袖和统帅李仁福也病故了,他的儿子李彝超继为定难军节度使,并袭为朔方王。

李仁福活着的时候,后唐朝廷表面上对他是重用和信任的,实际上却很不放心,既害怕他潜通契丹,又担心他吞并合朔和南侵关中。

《画江湖》中的李嗣源形象

因此,一直等待时机将他消灭,现在李仁福死了,似乎时机已经成熟了。

李嗣源为了消除夏州这个隐患,决定采取“调虎离山”之计,发布了将李彝超与彰武节度使安丛进对调的命令。李嗣源此举意在釜底抽薪,将李氏家族拖出老巢夏州,让他们失去赖以生存、坐大的土壤。

李嗣源

夏州会答应吗??当然不会!!李嗣源也知道这个道理,他也准备了武力作为后盾,后唐朝廷派出邠州节度使药彦稠率军5万,前往接收夏州。

夏州李氏家族是决不会轻易就范的,他们决心保卫夏州。李彝超一面上书洛阳的后唐朝廷,讲明世代居于夏州,无法迁镇的理由;一面调集党项羌和所谓“诸胡”骑兵万余人守城抵御。

这个夏州城是“五胡乱华”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的都城,那个匈奴人曾天真地以为自己即将“一统天下,君临万邦”,因此名之为“统万城”。

赫连勃勃最终没能“统万”,但这个夏州城修得确实坚固,据说城墙是用“蒸土筑之”的。

据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榆林镇·夏州城》记载夏州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广十步,宫墙高五仞,其坚可砺刀斧”。

统万城遗址

夏州人占据这么一个固若金汤的城池,唐兵轻易是攻不进来的。同时,李彝超又出奇兵,派党项一万多骑兵,进攻后唐军队的运粮队伍,造成后唐军队死伤惨重,粮运中断。

后唐军队围攻夏州百余日,还是无法攻下,士兵又极度厌战。这个时候,夏州方面又伸出了和平的橄榄枝,李彝超登城向唐军要求媾和说:

“夏州贫瘠,非有珍宝蓄积,可以充朝廷贡赋也。但以父、祖守此土,不欲失之。蕞尔孤城,胜之不武,何足烦国家劳费如此??幸为表闻!!若许其自新,或使之征伐,愿为众先。”

在唐兵厌战、士气消沉、粮运受阻的形势下,李彝超的和平攻势发挥了效力,唐军随即撤退。

李嗣源武力解决夏州问题的尝试失败了,他只好又授予李彝超检校司徒、定难军节度使的头衔,继续承认夏州的实际独立地位。

李彝超也继续作后唐名义上的藩属,继续向洛阳的朝廷称臣纳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