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太极拳抬腿过高,原来有这样的弊端

 盛_王_朝 2017-01-24

有拳友问:练太极拳,开步、提腿、蹬脚时,腿要抬多高合适?

没有标准!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腿抬的高,证明腿有力,开了胯,是好现象。

果真如此吗?

如果是舞台上的表演,高抬腿确实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说不定还会技惊四座,掌声雷动。

练太极拳抬腿过高,原来有这样的弊端

但对于练拳而言,这样的做法好处不多,弊端倒是不少。

为什么?

许多拳友会有这种体会:在练金鸡独立、擦脚、蹬脚之类的单腿站立动作时,有时会站立不稳,不但初学者,就是练了很久的拳友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用腿的支撑力不足来解释,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有经验的拳友会告诉你:是因为你的气没有沉下去。

只要出现站不稳的情况,一定是气没有沉到丹田。

气(劲)断了!

其实,不止是单腿站立的动作,如果你丹田有气感的话,留意一下,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开步都存在丹田气感短暂消失的现象。

开步就断劲!

而过去之所以没有发现,主要是开步时,腿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很短,断劲转瞬即逝,你的大脑给忽略了。

所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腿抬的越高,在空中停留的越久,断劲就越多!

练太极拳抬腿过高,原来有这样的弊端

其实,不止是练功,从应用的角度看,腿抬的高也是百害而无一利。

凡是注重腿的运用,认为腿的攻击力要强于手臂的拳友,一定是武打片看多了。

飞身蹬踹、扫堂腿、连环腿……影视剧里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眼花缭乱的动作,只是武打导演为凸显视觉效果而设计的套路。

练太极拳抬腿过高,原来有这样的弊端

实际应用中,大腿看似粗壮有力,却不是击打对手的最优选择,外家拳内家拳都是如此。

原因呢,一是腿的运行距离较长,耽误时间,第二,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用腿攻击对手,自己容易失去平衡。

而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更是决定了它只适合于贴身近战。

关于太极拳各部位的威力,有这样一种说法:

宁挨十拳,不挨一肘,

宁挨十肘,不挨一靠,

宁挨十靠,不挨一胯。

从胯到拳,攻击力竟能衰减1000倍!

当然,这只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但它对太极拳的发劲原理却描述得十分到位:“劲”源自丹田,离丹田越近,威力越大。

贴身近战,是保证击打效果的必然选择,腿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那腿到底抬多高合适呢?

几个建议:

  1. 开步时,离地面越近越好(关于这样做的好处,可参考下面的拳友体会)。

  2. 蹬脚、擦脚时,到膝盖的高度就够了(膝盖是很脆弱的,攻击此处事半功倍且容易保持自身平衡)。

  3. 金鸡独立、金刚捣碓之类的动作,大腿与地面平行就好。

  4. 把握一个原则:尽量减少腿在空中停留的时间。

练太极拳抬腿过高,原来有这样的弊端

拳友体会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要求仅针对初级阶段拳友,对于能实现单腿虚实转换的高手来说,腿多高多低都是无所谓。

想看更多有趣有料能用的太极拳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太极六月丹田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