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振华:理气消梅汤,治慢性咽炎疗效佳

 杉木轩 2017-01-24

明医公开课第333期
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


作者:李振华

编辑:李邦源


导读:凉膈散愈多年慢性咽炎(内附4篇慢性咽炎治疗方法,开阔思路)


慢性咽炎的病机与论治


慢性咽炎属中医的梅核气病,多发于中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该病以自觉咽喉有异物感,如梅核或痰块阻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咽部拘紧、干燥,有时隐痛,伴有胸闷气短等症,每因情志不舒、进食刺激性食物、饮食伤胃或语言过多而症状加重。祖国医学对本病发现较早,汉代医圣张仲景在所著《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慢性咽炎的治疗,现临床多以清热消炎药物治之,诸如薄荷保喉片,青霉素保喉片,西瓜霜含片等等,效果不佳。这主要是不明确该病发生之病因病机,对症用药的结果。根据慢性咽炎常因情志不舒或胃部胀满而加重病情,且伴有胸闷气短、肝脉弦大等症,其病因病机主要是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横逆于胃,胃失和降,聚湿生痰,肝胃之气失其疏泄和降而上逆,痰随气升,痰凝气滞于咽喉而发病。


咽喉是肺胃之门户,如肺胃蓄热,火热炎上,气血结于咽喉,局部可见充血色红,或有小米粒状肿块,出现咽干或隐痛。情志不舒,胃部胀满,胸闷气短,肝脉弦大,皆系肝气不疏,肝胃不和之象。因而慢性咽炎发病部位虽在咽喉,但其致病之机理,则为肝郁气滞,肝胃不和,气血痰湿,随肝气上逆,结于咽喉而发病。医圣张仲景对该病之病机早有卓见,在治疗上用半夏厚朴汤,其中苏叶、厚朴具有舒肝理气之作用,半夏、茯苓、生姜配厚朴可以和胃,药物虽少,但切中疏肝和胃之病理,有根治该病之妙用。


余出生于中医世家,半个世纪以前,父亲讲,他治梅核气病,即用张仲景的半夏厚朴汤原方,临证有效,但见效甚慢。后在原方的基础上,扩大药物为香砂六君子汤去党参加厚朴以和胃祛痰湿,去苏叶改为枳壳、小茴香、乌药、香附配厚朴以增强疏肝理气降逆之力,并加清利咽喉之桔梗、牛蒡子、山豆根、射干。如肺热咽干加麦冬、知母,咽喉痛加黄连,并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保持情志愉快,会收到更满意的效果。


数十年来,余治疗梅核气病,依先父之教导,用上述药物,病程在3—5年者,常10剂药左右而痊愈。其治法定为疏肝和胃,清利咽喉,方名为理气消梅汤。肝肾阴虚,或肺胃有热,亦可导致咽喉干燥不爽,症似梅核气病,临床因少见,故不赘述。



摘自《李振华医案医论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