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公元前7世纪,古印度的政治史还处于朦胧的状态中,没有确切的年代记载,没有较为系统而切实的政治史资料。由于彼时的印度诸邦林立而无统一国家,遂称“列国时代”。 此阶段摩揭陀逐渐强盛,难陀王朝(由摩诃帕德摩·难陀创建)时统一了恒河流域,已初具帝国规模。 下图(图1)——列国时代的印度
在反对马其顿人的起义中,一个名叫旃陀罗崛多的人处于领导地位。关于其出身,有出自养孔雀的寒微家族及刹帝利莫里亚家族的不同说法。在赶走占据旁遮普地区的外来者后,旃陀罗崛多挥师东向,攻陷华氏城,推翻难陀王朝,孔雀王朝步入历史舞台。 至阿育王时,孔雀帝国达到了极盛阶段,除最南端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起摩揭陀东界,西抵兴都库什山,均被纳入了帝国版图。约前187年,普沙密多罗·巽伽弑君自立,终结了孔雀帝国,此后的印度长久地游荡于内部分裂和外族不断入侵的阶段。
606年,(hé)曷利沙伐弹那登上了坦尼沙国王位,称“戒日”。助盟友穆克里国收复了曲女城。由于穆克里国王位虚悬,戒日王与其姐罗伽室利(穆克里国王后)联合统治。随后经数年征伐,兵不释甲,象不卸鞍,降服北印度诸国。612年,坦尼沙和穆克里合并,戒日帝国诞生,定都曲女成。 而遮娄其王朝(据有德干高原)的强大,封锁了戒日王的南进路线,帝国的南部疆界在纳尔马达河停下了脚步。 戒日帝国,这个由许多小王国组成的松散政治联盟,在印度封建制度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割据倾向愈益强化。647年,戒日王死后,帝国随即瓦解,北印度重新陷入分裂局面。
兴起于阿富汗西部,1200年前后据有德干高原以北地域的古尔王朝,在1206年苏丹穆伊兹·乌丁死后陷入分裂,德里总督库特卜·乌丁擅权自立,统治北印度。德里苏丹国问世,乃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稳固的伊斯兰教政权,前后历时300余载、5个王朝:奴隶王朝(1206—1290)、卡尔基王朝(1290—1320)、图格拉王朝(1320—1414)、赛义德王朝(1414—1451)和罗第王朝(1451—1526)。 图格拉王朝苏丹穆罕默德·图格拉在位时期,德里苏丹国的疆域达至巅峰:西起印度河流域,东至孟加拉,北抵克什米尔,南达科佛里河。印度绝大部分被纳入了伊斯兰教政权的统辖范围,唯有最南端的维查耶纳伽尔王国始终保持着印度古老的宗教及文化。
1526年,帖木儿直系后裔巴布尔在德里附近的帕尼帕特击败罗第王朝苏丹伊布拉欣,德里苏丹国终结,莫卧儿帝国揭开了其历史篇章。至1605年,63岁的阿克巴弥留之际,缔造了印度历史上空前强大富强的王朝。统治阶级富得流油,奢侈无度。他们的宫廷比凡尔赛宫更加壮丽豪华;加沙汗的孔雀皇冠,耗费1000万卢比历时7载;特别是亚格拉的泰姬陵,以美轮美奂的身姿、无数的鲜血及损耗演绎着加沙汗的痴情迷恋…… 下图(图5)——阿克巴时的莫卧儿帝国
下图(图6)——莫卧儿帝国的衰落
下图(图7)——英国对印度的统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