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七 除晦气:有洁癖的人免疫力低?

 湖心书馆 2017-01-24

二十七 除晦气:有洁癖的人免疫力低?

2017-01-23
                      
 
今天很多人都洗澡、洗衣,预示着除掉旧年的晦气,来迎接新年!

undefined

不知道你有没有“摊上”一个洁癖的妈妈,

如果有,

那你必然曾经或者正在经历这样的事情!

你妈说:“这两件衣服怎么能一起洗呢!细菌太多!”

“哎呀!掉在地上怎么能吃呢,我为什么会有你这样不爱干净的孩子…”

宝宝内心os:

老妈这么干净好吗?

undefined

有很多人都会认为:有洁癖的人太爱干净导致对抗细菌能力不强,若是到了正常的环境或者脏乱的环境后马上就会得病。

有洁癖的人,生病几率是更高了还是更低了?

关于“有洁癖的人太爱干净,抵抗力低”这一说法,显然是对被称为“卫生假说”的医学理论的一种误读。

英国学者 Strachan 于1989年首先报道了儿童花粉症的患病率与家庭大小、家中年长同胞的人数呈负相关,并因此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幼年早期从年长同胞身上传过来的感染性疾病对于免遭变应性疾病具有保护作用,从而较少发生湿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等变应性疾病。这就是所谓的“卫生假说(Hygiene Hypothesis)”

undefined

生命早期一定“暴露窗口”年龄接触到由其他成员带来的微生物的感染有助于过敏性疾病的预防。

另一方面,研究发现家养宠物对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也有保护作用。更多的研究还发现,生命早期感染微生物和寄生虫有助于减少诸如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罗恩氏病、1型糖尿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

卫生假说的困惑

1、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与卫生假说的预期结果不相符合:首先,某些西方国家近年来儿童和成人哮喘的患病率开始下降,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些国家的卫生状况降低,或者家庭成员增多。与此相反,美国内城居民哮喘的患病率居高不下,特别是非洲移民而来的穷困人群,而内城家庭的卫生状况普遍较差。

2、感染与哮喘的关系错综复杂:尽管有证据显示婴幼儿早期某些特定的呼吸道感染,如麻疹可以降低哮喘的发生发展,但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呼吸道病毒的感染与哮喘的触发关系密切。现今认为,感染对哮喘发作究竟是保护作用还是诱发因素取决于暴露的时间、暴露的环境以及遗传易感性。

3、基础研究结果显示,暴露于低剂量抗原不能针对常见抗原诱导产生免疫耐受,反而增加变应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undefined

卫生假说提出至今已有20余年,有关这一学说的争论从未终止。在中国,平衡也可以说是“和谐”。大多数微生物不是病原体,很多是人类的朋友;人的健康离不开微生物的参与,共生的有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人越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女性来说,肠道、口腔微生物要多样,而阴道微生物要相对简单,可能意味着健康;婴幼儿的肠道、口腔、鼻咽微生物要多样化;孩子脏点养,早接触更多微生物,不危险,是免疫和神经系统正常发育所需;带孩子走近大自然,接触土壤、牲畜,在家里饲养宠物,多与人接触,都有利于微生物多样化;家庭环境需要的是整洁,而不是严格少菌少尘甚至无菌无尘。

强树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