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德国潜艇战史(五)

 q1338 2017-01-25
1941年下半年起,英军成立了第一个装备美制四发动机远程轰炸机B—24“解放者”的作战部队——第一二零中队,B—24轰炸机作战半径大,续航时间长达16小时,武备为10门机关炮和6颗深弹,电子设备有AS—VII雷达和自导天线,性能先进。是当时唯一可以在大西洋中部海域为船队提供空中支援的机型。
  1941年7月7日,美国应冰岛政府请求,接替英军在冰岛防务,美国海空军开始进驻冰岛,并以冰岛为基地,为运输船队护航。
  7月18日,美国国会鉴于英国护航军舰数量不足,批准了为英国建造100艘1500吨驱逐舰、20艘扫雷舰和4艘救生船的计划。同时允许修理在横渡大西洋时受损的英国船只。这对于正处在极端艰苦困难之中的英国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一来英伦三岛造船厂的船坞因为大量建造船只已经达到了极限,二来造船厂在德军飞机不断空袭下也难以正常开展工作,而在美国造船厂建造和修理这批船只,不但减轻了英国造船厂的巨大负荷,更可以节约将受损船只拖回英国的宝贵时间。
  不久,英美之间还开始了关于美国为英国建造登陆舰艇的谈判。
  7月20日,由于德军部分潜艇被调往北极海域,在大西洋活动的潜艇数量减少了,加上英军加强护航的努力,以及船队为了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而北移航线,使德军潜艇战果开始下降。邓尼兹相应调整部署,命令潜艇巡逻线北移,并要求驻波尔多的远程侦察机加强侦察,组织与潜艇的协同作战。
  但整个7月,德军潜艇的战绩仍大幅度下降,仅击沉22艘运输船,计9.4万吨。
  8月,随着德军大批新潜艇的建成服役,长期以来一直困扰邓尼兹的潜艇数量不足的困难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他终于拥有足够的潜艇可供调遣,随即组建了由17艘潜艇编成的“北方”艇群,投入冰岛——格陵兰——纽芬兰一线海域寻找战机。
  8月10日至1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纽芬兰的阿根夏举行首脑会晤,批准了1月两国参谋长会议达成的协定。美国海军则根据这一协定制定了大西洋护航计划表,承担起纽芬兰至冰岛之间的护航责任,具体是美军驻冰岛的护航舰艇前往纽芬兰附近的海上会合点接替加拿大海军的护航军舰,然后再护送从北美开往英国的船队直至下一个海上会合点,交给英国海军,同时接受从英国返回北美的空载船队,将其护送回冰岛。
  8月同样也是德军潜艇的低潮时期,只击沉运输船23艘,总吨位仅8万吨。对于德军潜艇部队而言,最大灾难是U—570号被俘。
  8月27日,英军从冰岛起飞的岸防航空兵第二六九中队1架“桑德兰”巡逻飞机,在冰岛以南约150千米海域发现了正在下潜的U—570号潜艇,便立即投下烟幕筒,标示出潜艇位置,随后向基地报告,不久二六九中队第二架“桑德兰”飞机赶来支援。而U—570并未意识到危险,很快又浮出水面,立即遭到飞机的攻击,四枚深弹全部命中,海水从炸开的破口汹涌而入,与潜艇上的蓄电池发生反应,产生了大量有毒的氯气,艇长拉姆洛海军少校只得下令弃艇,此时英军飞机仍在用机枪扫射潜艇甲板,拉姆洛认为要保全艇员的生命只有投降,便用白色木板发出投降信号,飞机这才停止射击。随后又有数架飞机陆续赶来,严密监视潜艇。
  午夜时分,英军4艘武装拖网渔船和2艘驱逐舰才赶到,由于当时海上风大浪急,英军无法靠帮。直到28日中午英军跳帮组才登上U—570潜艇,由“北方首领”号武装拖网渔船牵引拖带驶往冰岛。尽管U—570号上的德军官兵在英军登艇之前就破坏了无线电收发报机和密码,但英军仍从该艇获得了德军新型鱼雷及潜艇结构等方面的重要情报。后来U—570号被拖至英国,经过修复后更名为“格拉夫”号,于9月19日编入英国海军序列。
  9月4日,美军“格里尔”号驱逐舰在驶往冰岛途中,接到英军巡逻机的通报,前方约18000米发现德军潜艇,“格里尔”立即加速至20节,并做好了战斗准备。当到达发现潜艇海域后,“格里尔”号航速降至10节,声纳开机搜寻,很快就确定了潜艇位置。此时英军巡逻机因燃料即将耗尽,又接到美舰并不准备实施对潜攻击的通知,便对潜艇投下了深弹后返航。而德军潜艇误以为是美军驱逐舰投下的深弹,随即向美舰发射了鱼雷,美舰规避鱼雷之后则还以深弹攻击。随后双方在高速机动过程中失去接触。——史称“格里尔”事件!其实早在1941年6月20日,美军“德克萨斯”号战列舰就曾遭到过德军潜艇的鱼雷攻击,只是美舰当时没有察觉,也就没有还击。向德军首先开火的殊荣就被“格里尔”号得到了。
  9月11日,罗斯福总统就“格里尔”事件发表声明,宣布只要轴心国的潜艇进入美国防务所必须保护的海域,一经发现,不加警告立即攻击!——这就意味着美国中立国的立场已彻底改变了,从最初还保留名义上中立的“现金自运”,到后来设立的安全海域及驱逐舰换基地,再到租借法案,直到替英国建造、修理船只,最后到“一见即打”,从标榜中立一步步站到了英国一边,简直已经是事实上的参战了!只缺公开宣战的形式而已了。
  9月15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上将发布命令:“对于轴心国所有袭击商船的舰艇,不论是水面舰艇还是潜艇,都可采取一切手段予以消灭!”
  德军8月派往冰岛——格陵兰——纽芬兰一线海域活动的“北方艇群”在9月9日终于大有收获,U—85发现了从加拿大开往英国的SC—42护航运输船队,该船队编有70艘运输船,由1艘驱逐舰和3艘护卫舰担负护航。
  根据U—85号的报告,U—81、U—82、 U—432和U—652等4艘潜艇先后赶来,于9日夜间连续发起攻击,共击沉6艘击伤1艘运输船。
  9月10日白天,由于3艘护卫舰在船队后面救援被击沉船只的落水者,为船队提供保护的只有1艘驱逐舰,德军潜艇乘机大胆实施白昼攻击,又击沉1艘运输船。
  入夜后,又有4艘潜艇赶来,与前一天到达的潜艇一起组织集群攻击,先后击沉7艘运输船。护航军舰竭尽全力还击,击沉U—501号。
  午夜后,2艘英军护航舰、加拿大和自由法国军舰各1艘陆续赶来增援。
  11日上午,英军第二护航大队所属的5艘驱逐舰和空军第一零二中队也从冰岛赶来支援,护航力量因此大大提高,增援的英军驱逐舰随后发现并击沉了德军U—207号潜艇。这个白天,德军潜艇只击沉了2艘运输船。
  11日夜间德军潜艇的集群攻击由于英军护航军舰的卓越努力,没有取得任何战果。
  12日白天英军护航军舰驱走了所有与船队接触的潜艇,保障了船队当晚的航行安全。
  13日以后,由于天气恶劣,能见度很低,英军护航力量又非常强大,德军这才放弃了攻击。此次护航破交作战,德军共击沉16艘运输船,计6.5万吨。仅损失1艘潜艇。
  9月在其他海域,德军潜艇同样取得了辉煌战果,总共击沉53艘运输船,总计20.2万吨。
  10月10日,英美护航运输船队的运转体系基本建立起来,美国海军负责掩护纽芬兰——海上会合点——冰岛一线。
  10月14日夜,U—553号潜艇发现了从加拿大开往英国的SC—48护航船队,该船队刚经过风暴区,有11艘船只失散掉队,此时还编有39艘运输船,由4艘护航军舰保护。U—553立即发起攻击,击沉了2艘运输船。附近海域活动的8艘德军潜艇闻讯后随即赶来,但在英军护航军舰的全力抗击下,大都被驱逐,只取得击沉1艘运输船的战果。
  16日SC—48护航船队又得到了美军一个护航大队5艘驱逐舰和1艘护卫舰的增援。入夜后,德军潜艇再次掀起了攻击高潮,先后击沉6艘船只,击伤美军“奇尔尼”号驱逐舰。
  17日5艘英国驱逐舰接替美军护航大队,船队还得到了从冰岛起飞的岸基航空兵的支援。但德军潜艇仍疯狂攻击,击沉了英军1艘驱逐舰。
  至18日,德军潜艇共击沉8艘运输船,4.1万吨,还击沉击伤驱逐舰各1艘。
  10月30日,为HX—156护航船队执行护航任务的美军驱逐舰“鲁本?詹姆斯”号(舷号DD245)在搜索德军潜艇中,被德军U—552号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左舷弹药舱,引起剧烈爆炸,当即被炸沉,该舰160名官兵中仅45人获救。这是美军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的第一艘军舰。
  面对德军潜艇的猖獗活动,英军进一步加强了护航,为驱逐舰装备新型的SC雷达,并在护航中扩大警戒海域范围,以便及时发现德军潜艇;还开始将一些大型运输船改装成拥有飞行甲板的护航航母,搭载战斗机以拦截德军的远程侦察机和进行反潜搜索;此外还装备了“雪花”照明弹,这种照明弹配有降落伞,发射后留空时间长,可以将船队周围照得如同白昼,并可保持好几分钟,使德军潜艇更加难以实施夜间水面攻击。
  与英军相反,德军潜艇的破交不但没有加强,反而有相当数量的潜艇被派往执行其他任务,因此10月战绩下降到击沉32艘,15.7万吨。
  11月德军潜艇部队运气更坏,不仅未取得辉煌战绩,只击沉12艘运输船,计6.2万吨,为一年中最低,而且还损失了1艘为潜艇补充油料的补给舰。
  11月7日和1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两项中立法修正案,允许美国运输船携带自卫武器进入交战海域,为英国运送物资,并对轴心国的袭击进行还击。
  德军“阿特兰蒂斯”号辅助巡洋舰是战争中德军第一艘以袭击商船为目的的海上袭击舰,此时主要担负为潜艇补充油料的使命
  11月22日,“阿特兰蒂斯”号辅助巡洋舰正在南大西洋阿森松岛以北海域为U—126号潜艇补充油料,被英军“德文郡”号重巡洋舰发现,英舰迅即开火,“阿特兰蒂斯”号连中8发大口径炮弹,很快沉没。U—126号迅速下潜才幸免于难,待英舰离开后上浮救起“阿特兰蒂斯”号百余舰员。这艘袭击舰在沉没时,总战绩为击沉运输船22艘,总吨位达14.5万吨
  12月由于在大西洋上活动的潜艇仅15艘,德军潜艇战绩再次下滑,仅击沉9艘,4.6万吨,还损失了第二艘补给舰。
  12月1日,德军潜艇补给舰“皮索恩”号正在南大西洋为UA和U—68号潜艇补充油料,被英军“多塞特郡”号重巡洋舰发现,德军两艘潜艇立即下潜,并向英舰发射鱼雷,均未命中。“皮索恩”号在英舰炮火警告下被迫停航,在舰员离舰后,被英舰击沉。
  12月9日,鉴于美军介入护航的程度越来越深,希特勒宣布取消对攻击美军舰艇的限制。在这之前,由于希特勒担心将美国拖入战争,要求潜艇在攻击护航舰艇时必须先确定其国籍,并禁止攻击美国军舰。这一指示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德军潜艇攻击护航军舰的手脚,因为要确认军舰的国籍而不被发现是很困难的,有时德军潜艇为了确认国籍得冒很大风险,甚至会因此暴露而遭到攻击,有时只得干脆放弃攻击。
  12月11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三天后,德国对美宣战。对于德国而言,此时与美国宣战,还是太突然了,尚缺乏必要的准备。希特勒决定派遣潜艇前往美国沿岸袭击美国运输船只,但邓尼兹手中的潜艇一部分在地中海,一部分被调往北欧,准备应付英军对北欧的登陆,还要在大西洋上保留部分潜艇袭击英国的护航船队,实在没有力量再去攻击美国沿岸,因此直至一个多月后,才向美国沿海派出潜艇。
  尽管同盟国在冰岛建立了航空兵基地,能够派出飞机掩护在大西洋航行的船队,但在超出飞机航程之外的大西洋中部海域,仍是鞭长莫及,这一没有飞机掩护的空白区域,被反潜专家称之为大西洋空白区,而同盟国的海军官兵和运输船的水手形象地称之为“恐怖的黑窟”或“黑坑”。
  仅仅依靠少量水面舰艇护航的船队是难以有效抗击德军潜艇的疯狂攻击,而出动大型舰队航空母舰,在潜艇威胁程度极大海域为船队提供空中掩护也被事实证明是得不偿失的。因此英国海军一直在尝试能有一种造价低廉,建造简便的航空母舰来担纲这一重任,最终就出现了以海军辅助船只或运输船改装的护航航母,第一艘被投入使用的护航航母是“大胆”号,该舰是由被俘获的德国“汉诺威”号商船改建,排水量5500吨,载有6架飓风舰载型战斗机,1941年6月下水服役,1941年12月14日出海为HG—76护航运输船队护航,该船队由33艘运输船组成,护航军舰除“大胆”号外,还有3艘驱逐舰和9艘护卫舰
  12月16日德军侦察机发现HG—76船队,当晚代号为“海盗”的艇群5艘潜艇就奉命向船队所在海域接近,准备实施攻击。
  12月17日,德军U—107、U—108和U—131号三艘潜艇发现船队,并开始接近。从“大胆”号上起飞的1架“海飓风”战斗机发现了德军U—131号潜艇,立即开火射击,迫使潜艇下潜。接着5艘护航军舰全速赶来,进行了长时间的深水炸弹攻击,迫使U—131浮出水面,正在空中巡逻的英军战斗机对潜艇进行了攻击,却被潜艇甲板上的机枪火力击落,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架被潜艇击落的飞机。但潜艇随即遭到了英军两艘驱逐舰的准确炮击,中弹多处,艇长只得下令弃艇。
  12月18日,两艘英军驱逐舰发现并击沉了德军U—434号潜艇,而从“大胆”号起飞的战斗机击落了两架监视船队航行的德军侦察机。
  12月19日,德军U—574号潜艇与船队发生接触,击沉了英军“斯坦利”号驱逐舰,但很快就被赶来的英军“鹳鸟”号护卫舰击沉。U—108号则以火炮击沉了1艘运输船。当天下午,“大胆”号上的战斗机又击落了两架德军侦察机,但德军U—107号潜艇仍与船队保持着接触,并将另外4艘潜艇召唤来。
  12月21日黄昏,船队周围频频发现潜艇踪迹,很明显晚上德军潜艇必将发动猛烈攻击,因此船队于天黑后不久改变了航向,试图规避潜艇截击,但未成功。入夜后,2艘德军潜艇突破护航军舰的警戒,实施了攻击,但在护航军舰的全力掩护下,只击沉了1艘运输船,还付出了U—567号被击沉的代价。由于护航军舰全部在保护船队,“大胆”号没有掩护单独在船队警戒圈外航行,被德军U—751号潜艇发现,U—751号对准“大胆”号进行了两次鱼雷齐射,一举将其击沉。
  12月22日,船队进入英军岸基航空兵活动半径,得到岸基航空兵的大力支援,德军潜艇难以取得战果,遂停止了对船队的攻击。
  此次破交战,英军损失护航航母和驱逐舰各1艘,运输船2艘,击沉了德军潜艇4艘。尽管“大胆”号被击沉,但仍初步显示了护航航母的作用,潜艇要突破护航航母和水面舰艇的协同掩护,将要付出非常巨大的代价。护航航母的出现,预示着潜艇末日将要来临。
  整个1941年,德国海军以潜艇为主要破交兵力,潜艇主要采取夜间集群水面攻击的“狼群”战术,展开于大西洋上英美军防御薄弱的海域,集中兵力连续攻击,取得了不小战绩,全年共击沉运输船432艘,总吨位约217.5万吨,在作战中共损失潜艇24艘。而且由于德军逐渐将建造潜艇列为军事工业优先生产项目,使德军潜艇数量大为增加,不但补充了作战中的损失,至年底潜艇总数更是高达236艘,其中完成战斗训练能投入实战的达90艘
  英国开始尝到了德国潜艇的苦头,全年新建造船只吨位仅能弥补损失吨位的45%,如果没有美国海军的大力支援,损失还要惨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