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味其得 山水画与花鸟画的审美意趣及绘画技法均有显著差异。山水画或是描绘雄山秀水,瀑布亭台,或是叠嶂寒林,夜泊舟楫,是寓情怀、心境于自然之中。花鸟画更多描绘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花鸟之趣,人的闲情雅意。所以山水画务必得其势,花鸟画意在得其趋。 绘画的技法是与画家的审美与追求联系在一起的。如山水画在得其势、得其境,得其韵。花鸟画在一叶一枝、一羽一翎、一动一静间见追求,见意趣。正为如此,《其峰画语》有言:“作写意花鸟,切忌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妙在不清不浑,浑中有清,似清实浑,清浑相发。” 笔情墨韵 笔墨在长期的发展中,具有了典型的民族性、人文性。 用笔的藏露、中侧、顺逆、整破,运笔的快慢、轻重、转折、顿挫,行笔的纵横、往复、垂缩、强弱,用墨的浓淡、干湿、老嫩、泼积,相互交错,变化多端,构成了中国画笔墨的泱泱大观。 笔墨既要有传统根基,又要有现实生命力;既要内蕴丰富,又要富有灵性,既不失其品位,又要格调雅致。 笔墨既体现着个体的特殊性,又有着普遍的规律。笔墨的发展,应遵循规律,又张显个性,在个性中体现笔墨的时代性。 笔墨的运用不是独立的,与个人的自然禀性、情感体验、审美追求、绘画风格、时代特征均有密切关系。 笔墨的发展与更新,需要画家对自然山水的深刻体验与感悟。这种体验与感悟可为笔墨发展提供灵感与动力。 确实,笔墨应成为画家表达、书写现代生活与心灵的手段。笔墨的现代性只能从继承与革新的恰当关系中把握,而不能从割裂、否定传统笔墨中获得。 自由运用笔墨,书写博大的自然与自由的心灵,且达到一定的高度与深度,实属不易,需要画家长期的修炼、反复的实践,不断的感悟与及时的总结。 文/孙文忠—原创 孙文忠,1962年生,198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