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阜阳生态园 苏辙的颍州情缘 陆志成

 hbzzny 2017-01-27

    

   苏辙,字子由(1039年-1112年)。苏轼(号东坡)之弟也。“唐宋八大家”之一。十九岁与兄同登进士科,后又同入制科。初为大名推官。先后历任陈州文学教授、齐州掌书记、著作佐郎、南京(今河南商丘)通判,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坐兄“乌台诗案”得罪,谪筠州盐酒税,移知绩溪县。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宣仁太后主政,以秘书省校书郎召为右司谏。元祐五年(1090)代轼为翰林学士、权吏部尚书使契丹,使还为御史中丞。元祐六年(1091)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副宰相)。宋哲宗亲政后绍圣元年(1094),以奏论中把先朝比为汉武帝而被加罪,落职知汝州;旋又降朝议大夫,筠州居住;接着再降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徽宗崇宁中,蔡京当国,复降朝请大夫、罢祠,居许州。最后复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号颍滨遗老。政和二年(1112)卒,享年七十三岁。著有《欒城集》。
   《宋史·苏辙传》评曰:“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淡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相迫。”又论:“辙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其兄。……辙与兄进退出外,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独其齿(年岁)爵(官位)皆优于兄,意者造物之所赋与,亦有乘除其间哉!”
   从以上介绍可见,苏辙一生仕官履历中并无颍州一地,但他却曾三次到过颍州,而这三次都与欧阳修相关。故要了解苏氏两兄弟同欧阳修的师生渊源,要说清这一层关系,还要先从张方平其人说起。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至嘉祐元年(1056),张方平(字安道)知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在他即将任满离开益州的这年三月,眉州眉山人苏洵带领苏轼、苏辙两个儿子到成都拜谒张方平,“方平一见,待之国士。”苏洵请教张方平道:我想让两个儿子参加乡举考试,可以吗?张方平批阅过苏氏兄弟的文章后,告诉苏洵:从乡举,犹如骏马驰骋在狭街窄巷,施展不开他们的本领,发挥不了他们的才能。建议他们晋京应试。张方平一番话,开拓了苏氏父子的眼界,增强了他们博取高远前程的信心;苏洵决心带二子赶赴汴京,“请明公(张方平)引而察之。”不过张方平又说,我引导的资格还不够,我只能把你们介绍给当今的文坛泰斗欧阳修。张方平向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写了推荐信,“作书办装,使人送之京师!”
   其实,这中间还有一层曲折:原来张方平与欧阳修一直存在政见等方面的矛盾,“素不相能”,没有什么私交方面的往来。但是张方平作为朝廷地方大员,一位政治家,为国荐才“不以其隙为嫌”,怀着对欧阳修人品与文品的敬重和信任,毅然出面向欧阳修作了书荐。而欧阳修“亦不以安道(方平)荐之非其类”,而排挤国之贤才,反而极力帮助苏氏兄弟。巧合的是,欧阳修时任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于嘉祐二年(1057)正月出任贡举主考官,该科苏氏兄弟被同取为进士。后于嘉祐五年(1060)三月,又荐举苏氏兄弟应试制科。制科又称制举,是由皇帝亲自诏令对才识优异的士人举行的特殊考试。参加制科考试,必须由大臣担保推荐。考试策论,限制字数,要求很严。苏氏兄弟又被擢荣列在三等与四等(一、二等虚设),同为“堪应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至于在文学上,更为激励推誉,“天下于是高此二人”。宋·叶梦得《石林诗话》曰:“苏氏兄弟出入四十余年,虽物议于此二人各不同,而未尝敢有纤毫于其间也。”从以上史实来看,欧阳修对苏氏兄弟的知遇之恩,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为天下所赞誉。而正是这份情谊,促使苏氏兄弟多次来到颍州,期间苏轼两到颍州,苏辙三次来到颍州,同颍州结下旷世情缘。下面重点只说苏辙的三到颍州:

为拜访恩师,他首次来到颍州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六月,欧阳修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回到颍州居住。苏氏兄弟各自作有《贺欧阳少师致仕啟》。七月,苏轼因受到王安石变法派排挤,请乞外郡,朝廷命出任杭州通判。在自京赴杭途中先到陈州(今河南淮阳),同在陈州任文学教授的弟弟苏辙相聚月余,然后于九月十七日两兄弟离陈州,来颍州同谒恩师欧阳修。
   欧阳修高兴地欢迎他们兄弟的到来。他们一同谈事论文,或饮宴于“六一堂”中,或优游在颍州西湖之上。苏轼作有《陪欧阳公燕西湖》,苏辙作《陪欧阳少师永叔燕颍州西湖》:
   西湖草木公所种,仁人实使甘棠重。归来筑室傍湖东,胜游还与邦人共。公年未老发先衰,对酒清欢似昔时。功成业就了无事,令名付与他人知。平生著书今绝笔,闭门燕居未尝出。忽来湖上寻旧游,坐令湖水生颜色。酒行乐作游人多,争观窃语谁能呵!十年思颍今在颍,不饮耐此游人何!这首诗里,苏辙除形象地描绘了恩师退休后,在颍州西湖岸畔优美环境中清欢生活之外,重要的是赞誉欧公“仁人”、“甘棠”之善政。《史记·燕召公传》纪云:西周时期与周公齐名的大政治家召伯,在治理西部地域时,甚得广大百姓的拥戴。他在巡行城市乡村的过程中,曾在甘棠树下宣传政事,决断狱案,使大小官员和庶民百姓安居乐业,各得其所,社会安定,百业繁荣。他去世后,人们怀念、追思他的德政,作诗歌咏他:以甘棠树枝叶茂盛的形象,赞美召伯的仁风厚德。从此甘棠之德政,象征惠民、爱民的“甘棠之风”,为百姓所企盼与赞美,为官员施政尚德的追求。欧公一生为政宽仁、简约、便民,治颍日,尤为甘棠善政的践行者。作为欧公的学生,苏辙十分理解老师欧公的为政思想。本诗中开篇所说“西湖草木公所种,仁人实使甘棠重”,实是把欧公在西湖遍植瑞莲、黄杨多种草木,视之为播撒甘棠文化的种子遍布于颍州大地上,使甘棠精神发扬光大而代代传承。
   在一次宴会上,兄弟俩还遵师之命为欧公家藏的一座石屏即兴赋诗。苏轼作《欧公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苏辙所作《欧公所蓄石屏》,诗的内容是:
    石中枯木双扶疏,粲然脉理通肌肤。剖开左右两相属,
   细看不见毫发殊。老樗剥落但存骨,病松憔悴空留须。丘陵迤逦山麓近,云烟澹泊风雨余。我惊造物巧如此,刻画琐细供人须。公家此类尚非一,客至不识空嗟吁。案头紫云抱明月,床上寒木翻饥乌。赋形简易神自足,鄙弃笔墨嗟勤劬。天工此意与人竞,杂出变怪惊群愚。世间浅拙无与敌,比拟赖有公新书。——诗后自注:月石砚屏及石上寒林栖鸟,皆公诗所赋。
   苏氏兄弟二人与欧公在颍州盘桓二十余日后,兄轼将往东踏上赴杭州通判的路途,弟辙也要往西返回陈州;二人在西湖清颍亭泪别。苏轼作情意悱恻的《颍州初别子由二首》,留下“征帆挂西风,别泪滴清颍”的名句。苏辙答有《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第一首中,他咏道:“托身游宦乡,终老羡箕颍。隐居亦何乐,亲爱形随影。”苏辙与兄长兄弟情深,企盼着形影相随,他钟情于“箕颍”,也曾怀有卜居归隐颍州之念。
    第二首诗中,好像自己已经如愿乐居在清淮圣地,描绘出一幅虽然平凡却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
   放舟清淮上,荡潏洗心胸。所遇日转胜,恨我不得同。江淮忽中断,陂埭何重重。紫蟹三寸筐,白凫五尺童。赤鲤寒在汕,红粳满霜风。西成百物贱,加餐慰贫穷。胡为复相念,未肯安南东。人生免饥寒,不受外物攻。不见田野人,四壁编茅蓬。有食辄自乐,谁知富家翁。(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