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泡茶时都会遇到哪些知识点?推荐收藏。

 落了平阳 2017-01-28


盖碗:茶叶和水的共同载体,两者在这里交叉融合,生成千变万化的茶汤。


公道杯:茶汤的载体,均分茶汤。

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干泡台:放置盖碗,这样泡茶时不至于把水弄得到处都是,可以用家中盘子代替。



茶巾:擦拭用,主要用于干壶。


茶席:茶汤不至于直接滴在桌布上,弄脏桌布。美观适用。


水盂:用于承接弃置茶水和茶叶底。可以使用家中的大碗或者小鱼缸代替。


茶:铁观音需要冷冻保存。



水:在这里必须要告诉大家,泡茶过程中最好不要使用自来水或蒸馏纯净水哦!


小贴士:如果你实在因为环境所迫选择了自来水,记得要把自来水接放置一天,或者在即将烧开的时候开盖释放氯气。


烫杯:一是卫生,二是让器具的温度升高,当茶烫倒入时不会马上变凉。


顺序:盖碗->公道杯->品茗杯->水盂。


投茶量可是泡茶成败的第一步。茶放多了,叶子舒展不开,茶汤浓度滋味不能充分表现,口感不完整,茶叶放少了,可以通过延长浸泡时间去改善茶汤的浓度,但是冲泡次数就会相应减少,不同茶叶的投茶量可以参考投放示意图。

闻香一是体验茶的香气,二是判断是否有杂味。如果有杂味,洗茶手法要略重。



除了卫生原因,茶叶在长期的运输与储藏过程中,品质活性会降低很多,所以我们要用热水浸润激发茶叶,让叶片舒展,这样叶子中的物质可以更快被泡出来。


洗茶的速度一定要快,浸润时间过长,茶叶中的物质浸出的过多则得不偿失,对于一些浮存杂味的茶,洗茶手法略重,冲去杂气。


洗茶时沿着盖碗内壁均匀注水,左右手持壶顺、逆时针往怀里走,避免用开水猛砸茶心。




冲泡的手法视茶而定。刚开始用盖碗泡茶的朋友容易烫到手,所以如果实在怕烫,可以水不要加太满,或者把盖碗碗口稍微一斜,把水倒出来一点。浸泡时尽量不要用碗盖用力向下搅动茶叶,会破坏茶汤口感。


小贴士:烫到了可以摸耳朵降温哦~



每次出汤必须出干净、彻底、不留根,出汤完毕后不要把盖儿敞开,以免茶叶温度降的过快,绿茶除外。



顺序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倒入品茗杯的时候要把手放低,也就是低斟,这样可以保证香气和温度,要记得倒7分满,这样不会烫客人的手,倒茶结束做收水动作,避免茶汤滴到茶台。



拿杯子的时候,要用食指、拇指持杯,中指顶住杯底,既稳当又好看。
喝前闻一下汤面香,然后小口啜饮。品字三个口嘛,千万不要一口闷~


温度:温度越高,内含物质渗出的速度越快。


一般成叶或者发酵度高的茶需要使用高温冲泡,例如正山小种,普洱;低温适合冲泡嫩芽类和发酵度低或不发酵的茶,比如绿茶、黄茶等。


时长:对于茶叶来说浸泡时间越长,茶叶的浸出物质越多,口感就越浓,相应的汤色也就越深。


不同的茶类的冲泡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而且根据冲泡的次数也需要相应的调整。


我们帮大家画了一张曲线图,(以铁观音为例)表现了每一泡铁观音都浸泡了多长时间。在熟练之后,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冲泡时间和次数。


次数:不同茶类可以冲泡的次数不尽相同,一般来说,绿茶3-5泡,红茶乌龙茶6-8泡,普洱在八泡以上。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