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癌从口入

 昵称30671027 2017-01-29

牛奶致癌?烤肉致癌?方便面致癌?……

每隔一阵子,就会有这样的“传言”“软文”跳出来刺激着现代人本就绷紧的神经!很多食物就这样被冠以“致癌”之名,而有些人更抱以“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的态度果断摒弃了它们…… 关于“食物致癌”的说法五花八门,那么就让小编我带大家擦亮双眼,拨开迷雾!看看究竟什么食物致癌!

致癌物是指能诱发机体患有癌症的“坏物质”,它的范畴包括任何能臧家人类患癌风险的物理、化学物质及生活、工作方式等。

1965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便开始了确定致癌物的工作,并于每年发布更新致癌因素的信息。目前,致癌物被分为4各等级,其中不少与食物相关。

1级

烟草、酒精饮料、黄曲霉素、槟榔、中试咸鱼等明确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

大家生活中可能对喝酒、吸烟习以为常,但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日积月累便可能成为癌症的“元凶”。

黄曲霉素则主要存在于霉变的坚果、玉米和大米等食物中。具有可证实的致癌作用。因此对于这些食物一定要存储得当,并在食用时注意清洗

2级

丙烯酰胺、铅、4-甲基咪唑等可能性较高的致癌物质。

这类物质在动物实验上已证实有明确的致癌作用,但针对人群研究的证据目前还比较有限。

生活中,经常采用高温油炸、高温油烟烹制的食物接触到丙烯酰胺的机会比较大,应尽量减少或避免食用。(还有一类2B级的致癌物,是具有致癌可能,但可能性在动物和人群中的证据都不充足。)

3级

苏丹红色素、胆固醇、咖啡因、三聚氰胺、糖精等尚不能分类的致癌物。

这类物质动物和人群研究的致癌证据都不够充分,或者动物实验证据充分,但人群研究则明确无致癌作用。虽然无明确致癌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顾数量放心吃,因为它们同样会带来很多其他健康风险。

4级

指相关研究中没有充足证据证明其有致癌性的物质,食物中属于此类的物质比较多。

4个等级的“致癌物”在饮食中的“伤害”不可一概而论。对于1级和2A级的致癌物应该尽量避免,2B级的致癌物无需过度紧张。而对于3级和4级的致癌物不用过度担心,因为目前的研究中没有发现其致癌可能。

致癌食物的认识误区

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堪忧。大家普遍对于致癌食物可谓“谈癌色变”,很多事物已经别列入不再食用的“黑名单”。然而我们往往对于这些致癌物有不同的认识误区。

第一:致癌物吃了就可能患上癌症。

“剂量”决定毒性。食物中的致癌物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会使身体“中毒”。比如:吃了一个发霉的花生不可能很快患癌症。而长期食用油炸食品或烧烤,便会增加患癌风险。

第二:很多食物可能致癌,因此应该不吃。

现在很多“致癌食物”往往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传言。比如“牛奶致癌”“微波炉致癌”“剩饭致癌”等等。我们应该保证食物摄入的多样性,以维持身体的均衡健康。同时癌症的成因是多因素的,如基因遗传、不良生活方式等,不可单一的归结为某种致癌物导致的。

1 一足量

每天摄入足量的蔬菜及水果,尽量满足吃够25种食物,尽量多吃全谷类和豆类的食品。

2 二控制

控制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做到不吸烟、不喝酒!与此同时要远离二手烟等。

3 三少吃

少吃或不吃加工过的肉类,尤其是“红肉”,如腌制肉、肉罐头等等。并在日常饮食中少油少盐。

(陕中附院 肿瘤一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