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铜墨盒为何价值不菲!

 DA大虾米 2017-01-29

  多体古文字墨盒数量不少,充分说明它受到墨盒使用者的欢迎、收藏家的青睐。个中主要原因是,墨盒上集中展示了多种古老的汉字的艺术魅力。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汉字形体不断演变,一般分为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籒文、篆文)和近代文字阶段(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秦末汉初是汉字发展两个阶段的过渡时期。

  汉字起源于图画,离不开线条的表现,或者说,汉字是借助于带有绘画素质的线条美来进行书写,尤其在古代文字中特别明显。“多体古文字墨盒”就是表现这种带有绘画素质的线条,字体各异,大小不一,或实或空心双勾,刻工精湛,深浅自如。所以,不管你认识与否具体书写的是什么字,已经无关紧要,只是欣赏古文字书法之美。而且有些字能识、有些字可猜,更引起人们收藏和欣赏的兴趣。

  

  特别应该了解多体古文字墨盒产生的时代背景。清代乾嘉时期,各地大量出土商周铜器,学者们专注于搜集、研究和著录,金石学空前发展,自乾隆开始,将内府收藏的的古代铜器陆续印成《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四部巨著;随后私家藏器也刊印成书,记录图形、铭文考释,如钱坫、潘祖荫,阮元、吴大澂等人都有撰述,大家熟知的有《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这为墨盒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多体古文字墨盒、钟鼎铭文墨盒、钟鼎彝器图形墨盒等的制作如鱼得水,这类墨盒满足了人们好古、附庸风雅的审美情趣。

  

  刻铜名家也有参与创作多体古文字墨盒,见到的就有陈寅生的。寅生以行楷闻名于世,少作金文篆书。见到冷兄(盛世收藏论坛ID:掌柜地)藏有寅生的多体古文字墨盒,刻有“伯作宝尊彝”(敦文字)、“龙伯作奔戟”(周伯龙戟铭)和盉字、残碑文式等,署款“弟寅生敬铁笔”。

  

  寅生另有阳文“松竹”款的圆形墨盒,盒面镌刻文字分外、中、内三圈,各按顺时针旋读,共28字,品相佳。外圈为行楷“光绪二年岁在丙子仲春之月寅生摹刻”,中圈为隶书“汉瓦文曰宜富当贵”,内圈为仿汉瓦当篆书(双勾刻)“宜富当贵”。藏者吕老先生自鉴,“这是一方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应酬之作,而是构思奇特、布局巧妙,既仿古汉瓦当,又有创新,将多种书体、刻技融汇一起。集书法与刻铜艺术同显于其上的珍品。真不愧为铁笔宗师,前无古人后无超越者。按光绪二年,推算系陈寅生四十六岁时,正值其艺术高峰时期所作。”是谓的评。

  

  又见到仁甫刻的多体古文字墨盒,上刻“大祝禽鼎”(周器)、“长宜子孙”(洗文)、“己侯俿作宝钟”(模古,钟鼎文)。有考证明“仁甫”为屈兆麟(1866-1937),字仁甫 ,北京人,1884年进清宫造办处如意馆听差,擅长工笔花鸟,后升至如意馆司匠长。字“仁甫”者,不止一人,此为屈兆麟,证据不充分。从题款的字迹看,酷似寅生之字,所以,我同意冷兄的看法,或是寅生的“代刀”,或此“仁甫”另为刻铜高手。

  

  但是,就我所见这类多体古文字墨盒,署刻者名的罕见,间见有馈赠的上下款。如见民国一汉洗文与钟鼎文二体的古文字墨盒,对角对称排列,汉洗文空心双勾,钟鼎文秀美规正,墨盒刻画精工细作,没有款识,刻者亦未署名。文字清晰,汉洗文为吉语“寿命昌宜侯王”、“宜子孙大吉祥”,钟鼎文“王作永宫齐鬲”、“穆作父丁宝尊彝”。

  

  有些多体古文字墨盒更着重其装饰意味。如陈寅生刻有一墨盒,盒面上几组图案采取重叠的形式,文字亦重叠,依稀可见“仁寿”、“五鳯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天”等字,显而易见,文字在这里已经成为装饰图案的附庸。这种重叠的形式犹如起于元、盛于清末民初的国画“锦灰堆”(又名八破图、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等)。“锦灰堆”,以画残破的文物片段堆栈构成画,活像灰堆里拾出来的,故名。内容有古旧字画、废旧拓片、青铜器拓片、瓦当拓片、虫蛀的古书、废弃的画稿以及扇面信札等,显出古朴典雅,古色古香、雅趣横生之趣。此盒所集的仅仅是“古文字”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