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篇,“始作俑者,其无後乎”。旧说:“最早开始用木或陶等制作俑人来代替真人进行殉葬的人,引申为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其实是从东汉赵岐以来的误解,溥正做了纠正,本意应该指最早开创好的风气的人。以上说法并无考证,根据现代汉语第6版词典解释“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 基本信息 名称:始作俑者 拼音:shǐ zuò yǒng zhě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近义词:罪魁祸首 用法:褒义,谓语 结构:联合式 例句: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 内容: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