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有机会 作者:Jing 图片来自Jack Liu和欢喜  鱼菜共生,“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种养循环体系。中国传统的桑基鱼塘、稻鱼共作、鱼塘水面竹筏上种菜等等,都是现代鱼菜共生技术的“灵感”来源。位于烟台牟平的艾维农园就采用这样的种植方式,鱼池中的水被抽到种植槽中,鱼粪便经过微生物和蚯蚓分解转化,变成植物可以吸收的养料,经过种植槽净化的水再回到鱼池中,如此循环往复。这样的种植方式非常省水、省力、完全免农药化肥。
虽然我和艾维农园的小伙伴们一直有联系,也看过央视和其他媒体对他们的报道,但我曾经还是有一丝疑问的。把鱼粪便用作种菜肥料这个资源循环的道理的确很好,但是从一个吃货的角度看,还有些问题是存在的,比如,没有了土壤,这样生产出来的食物够健康吗?鱼饲料的安全性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呢?……但是,当真的来到了艾维,这些疑问也就不再困扰我了,因为这里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生产食物,而是在于一种新生活方式以及对“农业”的新定义。 近两年,“可食地景”(用设计生态园林的方式来设计农地)这个概念渐渐在国内受到了很多关注,而其实艾维就是可食地景的一个典型范例。鱼菜共生技术体系本身倒并不和可食地景挂钩,国外的鱼菜共生农场大多只是注重食物的生产,把鱼养在圆圆的大水缸里,菜种得比较“平面化”,没有很多景观可言。但是艾维的鱼菜共生大棚里,立体化、多样化、把鱼菜共生和气雾栽培相结合,草本、灌木、乔木相结合,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很有特点的。 如果所有农场都长成同一个模样,用同一种方式单一化种植,那么农业的价值也就很单一化了。农业系统中产出的食物和其他产品,当然是非常重要的、是人类生存的必须。但是,如果在满足生存必须品的基础之上,用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形成自己的风格,那么一个农场的价值就能被更多地挖掘出来。 农业的意义,本来就不是仅仅生产农产品而已。乡村本就是五彩斑斓的、种植模式本就是多样化、因地制宜的。传统的乡村是人们生活的家园,是教育的场所,是人工生态系统,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今天的单一化农场,大多不再有这样的功能,反而对乡村文化造成破坏、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一些有想法的人,正在以小范围的努力,将现代科技和自然生态相结合,重新去定义“农场”和乡村。 以下的照片,前半部分来自有机会好伙伴和志愿者Jack Liu,后半部分来自艾维农园的欢喜哥。照片总是无法代替现场的体验,但是可以给大家一个大致的映像吧。  △ 门口的牌子是用旧门板刻出来的。
 △ 这就是艾维鱼菜共生大棚内景。地下是鱼池、地面是种植槽,空中是气雾栽培桶。

 △ 抢食的鱼儿们。来这里看到鱼群把我吓了一跳,很多鱼个头超大,比我2014年在央视视频里看到的大好多。
 △ 想象一下这里的香气吧。
 △ 曼陀罗花超级大,鼻子凑上去闻闻,可以把整个脸都盖住。
 △ 因为鱼池的水不断被种植槽进行过滤,水是清澈见底的。鱼像是在画中游。
 △ 植物把整个种植槽都盖住了。实在太旺盛了,想不通鱼便便怎么会这么有营养。上图中那些大个头的菜是黄叶甜菜,既好看又好吃。
 △ 居然连榕树都能种。这里可是只有陶砾,没有土壤的。肥料全部都是来自鱼粪便。
 △ 蜀葵。
 △ 山芋的叶子也这么好看。这是专门用来吃叶子的山芋哈。

△ 这是啥花呢? 

△ 西红柿也长得不错。
 △ 甘蓝。这下终于看清种植槽里的陶砾了。这里面微生物很丰富的哦。
 △ 罗勒和薄荷。
 △ 这个淡紫色花是瑞典常春藤。
 △ 酢酱草,在鱼池边上种了很多。
 △ 五色梅。
 △ 蓝雪花。
 △ 鸡冠花。
 △ 万寿菊。
 △ 紫鸭拓草。
 △ 再来一张薄荷。
 △ 滴水观音长得比人高。
 △ 紫叶生菜。
 △ 到处都很旺盛。眼睛不够用。
 △ 再近看一下陶砾。这个出水口,流出来的水都是来自鱼池的、富含鱼便便的水,这个区域的陶砾下层聚集着大量蚯蚓,随手拨一下就能看到。蚯蚓可以帮助将鱼便便中的养分分解。经过种植槽过滤的水再返回鱼池。
 △ 木耳菜也能这么小清新。
 △ 这里是专门做气雾栽培的大棚,每个种植桶中间都是空的,植物根部会被定期喷营养液。种植桶每天转一转,换其中一面朝南,这样6个面的植物都能充分享受阳光。
 △ 气雾栽培芹菜。
 △ 中午在鱼池上享用小火锅——餐桌就是搭在鱼池上的,吃饭时鱼从我们脚下悠闲地游过。上图中盆里的菜是艾维小伙伴们现摘了清洗好的。但是不够吃也没关系,不用离开座位,随便转个身就能摘各种食材直接丢进锅里煮煮。
 △ 鸟窝。
 △ 大棚里的养的鸽子可以到处飞,会出其不意吓你一跳。
 △ 金刚鹦鹉小翠是这里的“门神”,怎么样是不是很威风。
 △ 农场里猫狗成群,上图左边小黑猫叫呆萌,右边是狗狗小猴。中间的白猫咪木有名字。
 △ 哇,艾维徐庄主终于出场,和呆萌合个影。
 △ 这个是鸡舍。用竹子搭的穹顶,用料省、空间大、承压能力高。对于乡村是个相当实用的建筑形式呀。
 △ 站在大棚顶上拍的散养动物区。
 △ Jing和辛蒂的深情对视。
下面是来自艾维欢喜哥的照片~
 △ 徐庄主,很有活力的一位大叔。可能正是因为对于农业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好多。
 △ 视频拍摄中,没看过视频的亲赶紧点
有机会专访艾维农园徐箴言
视频里的铃铛声来自狗狗辛蒂,呀呀叫的声音来自金刚鹦鹉小翠。  △ 鸽子也陶醉在美景中了。
 △ Jack正在拍紫鸭拓草。拍出来的照片在上文中有哦。
 △ 这鱼池边上只有窄窄的一条小路,我蹲在地上拍视频,辛蒂想要“超车”未果,结果在上图这个画面之后不一会她就撞了我的PP,友好地示意“请让路”。

△ 我和大叔。  △ 呆维、花花、呆萌,娘三个。不晓得他们看着鱼池里的大鱼会是什么感受。
 △ 农场自产鸡蛋和自制香草面条。我们去的时候也品尝到啦。


看完了照片还想再去一次。
只可惜路途遥远。如果这样的农场在我居住的城市边上,我一定会经常去的。
 上图中左起分别为:欢喜、庄主徐箴言、路明、杜红、厨娘厉姐、王博、鹏哥 、马宁、老毕。这些年轻人当中有些是长期驻扎,有些是短期来这做义工。艾维还是WWOOF成员,接待来自全世界的志愿者以工换食宿。
如果坚持看到这里的亲们估计都还没看够吧? 那建议您去微信公众号艾维故事(aonefarm),还有巨多其他好图好故事供您欣赏。
原文转载自《有机会网》 原标题:《艾维农园,一步一景的可食花园》
作者:Jing 原帖地址:http://blog./23499.html 原文转载,仅增加插入了《有机会专访艾维农园徐箴言》视频链接
感谢有机会Jing主编的艾维行精美图文,虽然与Jack只在农场停留了短短半天时间,但是很多小可爱的名字都记得很清楚,昨天专门找小编挨个核对确认了农场里花花草草和小动物们的名字,所以……出现了不具名的某喵喵和这篇图文集。

昨天推送了文章后收获了“压力山大”的最美评价,短短的一天内点击率已经三千多,真是满心欢喜!您可以戳下方链接重温昨日美文,据说两篇一起看感觉更棒哟!
 对了,作为一个有强迫症的小编,特地核对了一下Jing和Jack来访艾维的时间是2015年10月25日,仅此表示纪念和感谢!俗话说得好:爱在烟台,难以离开……
延伸阅读
CCTV7农业频道《科技苑》艾维鱼菜共生专题报道《养鱼种菜居然可以如此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