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意译 子夏(卜商)向孔子请教说:“笑咪咪的脸真好看,滴溜溜的眼真漂亮,穿上白色的衣服,就已光彩夺目了。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绘画时最后才上白色。”子夏说:“那么礼是不是后来才产生的?(先有仁,才有礼,“礼”是白色的)”孔子说:“能够带给我启发的就是商啊,现在可以同你谈《诗》了。”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够明了,但是杞国人不足以验证。殷朝的礼,我也明了,但是宋国人不足以证明,是因为懂得那些文章(或文献)的老者找不到了,如果这些老年人能够懂得夏礼、殷礼的话,我就可以说出来验证给他们看。 孔子说:“鲁国祭祀礼的时候,从灌礼以后(因为后面是违礼),我就不想观看了。” 有人向孔子请教祭祀宗庙的礼,这个礼怎样讲才能让人明白。孔子说:“不知道啊,难以说清;如果能够说得明白,就证明他知道得非常清楚,彻底明了。这样的话,治理天下,就像把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说着,指着自己的手掌。 祭祀祖先的时候,如同祖先就在那里;祭祀神明的时候,如同神明就在那里(或:祭祀祖先时有如祖先真的灵在,祭鬼神时有如鬼神真的灵在)。孔子说:“我不赞成那种祭祀时有如不祭祀时的态度。”与:赞成。 王孙贾请教孔子说:“与其讨好尊贵的奥神,不如讨好当令的灶神,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得罪了天,就没有地方可以献上祷告了。”
|
|